【摘要】:“把”字句是現(xiàn)代漢語中最常見、同時也是最具特點的句式之一。歷來受到各位學(xué)者專家的青睞和研究,其成果也可謂是相當豐富。以往的研究多是從“把”字句的賓語及“把”字句在語用、對外教學(xué)等方面研究,對“把”字句法結(jié)構(gòu)的研究并不多見?;诖耍疚臄M從生成語法角度,通過對比“被”字句和“把”字句異同點,探討“把”字句的詞性及句法結(jié)構(gòu)特征,以期推動“把”字研究新進程。
【關(guān)鍵詞】: 生成語法 “把”字句 “被”字句 詞性 句法結(jié)構(gòu)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較
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把“被”字當做“把”字句的互逆句式,來探討它們句式的相似和不同,討論它們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從句式角度來看,兩者的確存在一定相似之處,然而深其結(jié)構(gòu),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一)相似點
首先,兩種句式都是SVO結(jié)構(gòu)語序的變體。“被”字句的主語一般對應(yīng)著“把”字句的賓語。“被”句式表達“O被S VP了”,“把”句式表達“S把O VP了”。
第二,“把”和“被”為句子提供額外的論元位置?!氨弧钡闹髡Z和“把”的賓語通??扇菁{一個在常規(guī)句子中因位置不夠而無法出現(xiàn)的論元。然而,句子新論元的論元角色卻是由“把”或“被”之后的復(fù)雜謂語給予。
第三,非影響義的靜態(tài)詞匯不被允許出現(xiàn)在“把”字句及“被”字句中。無論是“把”字句,還是“被”字句,都具有“強受事性”和“弱施動性”特點(張伯江 2001)。強受事性要求事物完全被影響,受事一定要經(jīng)歷明顯的狀態(tài)變化,而動作性強的及物動詞則具有影響受事的能力,而一些非影響意義的動詞,例如“認識、喜愛、記憶”等心理認知活動的“靜態(tài)”類詞匯,不會對受事產(chǎn)生影響,因而不可用在“把”字句或者“被”字句中。例如,
*這個小貓被我愛
*我把這個小貓愛。
第四,兩種句式的謂語動詞不能是光桿形式。“把”和“被”謂語部分要包含某種終結(jié)點或結(jié)果,而“光桿動詞”本身沒有結(jié)果意義,所以后面需要補足成分提供終結(jié)性(楊素英,1998),也就是說“光桿動詞”本身往往表示一種“無界行為”,它不會產(chǎn)生某種結(jié)果影響,不被允許單獨出現(xiàn)在句中。但也有例外,比如短被動句中可以出現(xiàn)“光桿動詞”,“被”與“光桿”動詞組成一個韻律單位(馮勝利,1995)。同樣,當“光桿動詞”多于一個音節(jié)且具有動作行為及結(jié)果時(娜吉達.啊合買提汗,2015),或者該光桿動詞是動補類或者狀中類的詞時(張鑫,2018),比如說“把花屏打碎”、“為了考個好成績,把書看的很透徹”,也可以出現(xiàn)在“把”字句中。
(二)不同點
第一,常規(guī)的“把”字句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而“被”字句只有一層含義。“把”字句的結(jié)果補足語的主語或者領(lǐng)屬者既可以是句子的施事,又可以是“受影響者” 而在“被”字句中只能是“受影響者”。句式結(jié)構(gòu)可表達為:“把”字句:或無論長被動還是短被動,都涉及空算子的移位和控制。因而,只能跟“被”字句的主語相關(guān),表達為:
第二,在補語指向的“把”字句中,當“把”后名詞不是動詞的賓語時,不能轉(zhuǎn)換成“被”字句(張鑫 2018)。
例(1)這本書把我看的眼暈。
例(2)*我被這本書看的眼暈。
在這類致使“把”字句中,句子主語(“這本書”)是“致使者”,“把”后的“我”是受影響者,“這本書”使“我”處于眼暈的狀態(tài),表達一種“致使”的主動句式。而“被”字句中,無生命事物“這本書”不滿足做“致使者”或“施事者”的要求。
第三,“把”字句和“被字句”在直接受影響與間接受影響、直接使因與間接使因存在差異。首先,“把”字句要求其后名詞短語直接受到動作的影響,而“被”字句則可以表達動作的非直接的影響,真正受影響的論元可以未在句中出現(xiàn)。比如說,當“被”的主語是“非生命體”或者“動物”時,句子就可被理解為一個對該非生命體或動物的所有者的不幸事件,這時所有者是非直接受影響的“外部受影響者”。其次,“把”字句允許“直接受動者”,“直接使因成分”或“間接使因成分”,而“被”動句允許只能允許“間接受動者”和“直接使因成分”。用公式可表達為:NP直接/間接使因成分+ 把NP直接受動者+VP NP直接/間接受動者+ 被NP直接使因成分+VP。
第四,與“被”字句不同,“把”字句不與“所”共現(xiàn),并且“把”后的名詞短語解釋為動詞的賓語時,也不允許在動詞賓語位置上出現(xiàn)“接應(yīng)代詞”。
例如,他們把這些蘋果(*所)吃了
張三把李四踩了(*他)一下。
第五,“被”字句中,“被”給其主語“受事”的論元角色,而“把”則沒有給予論元角色的能力。
上述事實表明,“把”字結(jié)構(gòu)和“被”字結(jié)構(gòu),盡管負載特殊意義和提供額外論元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他們在指派論元角色、句法派生等方面卻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使用“被”子句的理解方式解讀“把”字句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為了更好的了解“把”字句,我們首先看一下它的句法詞性。
二、“把”字句法特性
關(guān)于“把”的句法詞性,歷來有學(xué)者將其分析為介詞,動詞,致使短語的中心語或者輕動詞等。我們看一下“把”字語法詞類的演化過程?!鞍选弊钤绲脑~性是動詞,具有“執(zhí)、握”的意思,可與賓語直接結(jié)合。
例,“無把銚推耨之勞,而有積粟之實。”《戰(zhàn)國策·秦策四》
唐五代開始,“把”逐漸虛化為介詞。用來引進憑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當于“拿”、“用”等。
例,生來不讀半行書,只把黃金買身貴?!啤だ钯R《嘲少年》
現(xiàn)代漢語中,“把”作為介詞的用法也廣而使用。“把”作為介詞可以表示“處置、致使”或者“動作行為的結(jié)果”。
例,她把頭一扭,就再也不說話了。
把她驚的說不出話來。
他把我的心都傷透了。
Sybesma(1992,1999)提出“把”字是個“致使”詞,這已經(jīng)被包含在介詞所表達的含義之中,因而不能歸為新的一類詞性。然而,“把”并不完全像其他介詞一樣,具有介詞的所有屬性。例如,致使“把”字句中,“把”就不能作為介詞與其后的名詞短語構(gòu)成一個成分前置。
例,這瓶酒把張三醉倒了。
*把張三,這瓶酒醉倒了。
這說明“把”字“介詞說”不能覆蓋所有事實?;诖耍S正德(1997)提出應(yīng)該將“把”歸為輕動詞,“把”類似于實意動詞之上的輕動詞,這種解說似乎提供了一種更為合理的解釋。接下來,我們會探討下生成語法角度下對“把”字句結(jié)構(gòu)的分析
三、生成語法下“把”句法結(jié)構(gòu)分析
黃正德(1997)將“把”分析為輕動詞,其句法結(jié)構(gòu)也類似于他的vP-殼,但又有些許不同。主要通過“方式副詞”在“把”字句及非“把”字句測試所知,“把”字句法位置高于輕動詞,方式副詞修飾輕動詞?!鞍选弊志渲校鞍选焙蟮摹笆苡绊憽钡拿~短語位于“把”后,并從“把”得到賓格 非“把”字句中,“受影響”名詞短語位于輕動詞之后,由輕動詞賦予其格。句法結(jié)構(gòu)表示為:
“把”字句:[baP[DP1[ba’[ba[vP[DP2[v’[v[VP[VXP]]]]]]]]]]
非“把”字句:[IP[DP1[I’[I[vP[v[VP[DP2[V’[VXP]]]]]]]]]]
結(jié)論:“把”字句和“被”字句都負載“致使”含義和提供特殊論元的能力,但兩者在生成句法派生上卻有很大的不同?!氨弧弊志渖婕翱账阕右苿?,其本身可被分析為動詞,并能夠給主語論元角色 而“把”字句語法化后失去了動詞詞性,也失去了指派論元的能力,只能予格,這完全符合“輕動詞”類的要求,因此,將其分析為“輕動詞”不失為一種更為合理的解釋。
【參考文獻】:
【1】Huang,C.-T.James. On lexical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projection.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3:45-89
【2】Sybesma, Rint (1992) Causatives and Accomplishments:The Case of Chinese ba, PhD Dissertation, Leiden University.
【3】馮勝利. “管約”理論與漢語的被動句[J].中國語言學(xué)論叢, 1995(1):1-28
【4】娜吉達·啊合買提汗.現(xiàn)代漢語“把”字句的特點[J].學(xué)周刊,2015(36):24-25.
【5】楊素英.從情狀類型來看“把”字句(上)[J].漢語學(xué)習(xí),1998(02):10-13.
【6】張伯江.“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對稱與不對稱[J].中國語文,2001,(6).
【7】張鑫.“把”的話題標記性考察[J].學(xué)術(shù)交流,2018,(10)
作者簡介:邢雪(1993-),女,漢族,河北石家莊市人,學(xué)歷:碩士研究生,單位:天津師范大學(xué),研究方向:語障兒童語言習(x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