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濤
摘 要:高中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階段。高中數學是一個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高中數學的學習高質量的提高,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到輔助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應采取哪些教學策略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數學;學習方式;思維方式
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之后對于所有科目提出的新要求,要求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高中數學而言,邏輯思維是數學學習的關鍵,對學生可以通過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能夠靈活的運用。因為高中數學知識的特點,可以通過高中數學的而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拓寬學生的眼界以及思維方式,并且數學學習所需要具備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性格塑造和以后的發(fā)展方向具有輔助作用。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活躍的教學氛圍,來提高學生對于每一個學科的興趣,激發(fā)出學生的無限潛能,為以后學生繼續(xù)學習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性格的塑造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可能性。
1.創(chuàng)設情景課堂,打開學生思維局限性
教師通過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渲染力的教學方式,還可以激發(fā)出學生對于生活的急性態(tài)度,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建立高效的課堂教學,科學地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教學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得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的學習當中。
例如,在學習不規(guī)則的面積的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問題引入到實際的問題中,首先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不規(guī)則的形狀有哪些,他們的形成過程等,然后將數學題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在學生實際可以接觸并了解的問題中,會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而這道題就是利用拋物線、梯形的原理為研究背景,將其融入到水泥建設中,然后進行求解,而且是將數學的概念和理論、運算方法與實際結合,因此這道題是具有現實應用意義的。
2.任務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任務型教學的方法需要進行不同的流程:第一,設置學習目標。就是讓學生在做完一個任務之后,所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第二,提供完成學習任務所需的材料。任務內容的輸入材料要經過篩選,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在里面,任務內容要與實際生活相符合,給學生提供一種真實自然的數學學習氛圍,讓學生真正去體會語言所具有的魅力,進而,不在受到教材的限制去學習語言。第三,根據學習材料以及學習目標設置學習活動。任務的設計要按照一定的層次進行實施,通常情況下,由簡單到困難的,前后關聯,層層深入,并且把這些很小的任務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條“任務鏈”。
例如,邊長為a的正方形ABCD,AB、BC邊上分別有一點E、F,且,假設動點P從E點出發(fā)沿直線向F運動,當P點碰到正方形的任何邊的時候就會反彈,反彈后所形成的角為入射角,那么當點P第一次碰到E的時候,期間一共碰到幾次正方形的邊?
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制作一個符合要求的正方形,然后按照運動軌跡的規(guī)則進行試驗,找出動點P第一次碰到點E的全部的運動軌跡?;蛘卟捎糜嬎銠C制作這一過程,或者學生自己設計一個方法等。帶著任務學習,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訓練能力,讓所有學生在任務活動中體驗成功。
任務型教學是指以學生為核心,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等,以學習的角度為出發(fā)點,來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這一方法強調的是學生情感教育的提高,幫助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提高。
3.寓教于樂,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寓教于樂,其核心是“做”,“做”是“學”的一切、“教”的一切之基礎。對于受教者來說,做的行動成為學習的根本意義,即在“做上學”;對于“施教者”來說,指導做、注重做成為教的根本目標,即在“做上教”。
例如,在教授學生函數問題時,開放試題:根據函數y=sinx(0<x<Л)圖像的特點,構造兩個點A(x1,sinx1),B(x2,sinx2)(0<x1<x2<Л)坐標不等式。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以前學到的基礎函數知識和兩個什么的點可以構成一個什么的圖形,通過放散思維更好的理解這道函數題。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將其聯系到日常生活中,想想那些問題時應用到函數問題的。這樣,學生對于學習的知識印象更加的深刻,從日常的生活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提煉,增加學習知識的能力,通過生活聯系知識,做到“教學做”的統一。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應該考略學生的學習經驗,考慮學生的學習背景,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將高中的學習進行生活化,將所有的事件結合在一起。真正的做到“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如果學生對于數學有較高的興趣,就會主動的進行思維聯想,他們就會主動的學習,并在實際生活探討數學問題,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率,拓展他們的思維方式。
4.小結
教育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原動力。教育需要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并全民參與到其中。學校對此要承擔主要的責任,是實行教書育人的主要場所和環(huán)境。高中數學教師要具備靈活的思維,書本知識是靜態(tài)的,如何通過游戲把書本知識融入教學中,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態(tài),是高中數學老師教學的重要工作,完成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因此,老師需要熟知書本知識,融合自己對各種教育理念的理解,靈活運用,和學生產生心與心的交流互動,滋潤學生的心靈。讓高中生們心理在“潤物無聲”中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嚴達強.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數學的變革方向初探[J].數學教學通訊,2019(06):52-53.
[2]陳凱姬.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再議[J].數學教學通訊,2019(03):33-34.
[3]王友智.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初探[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8(27):12-13.
[4]張君.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構及教學方法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