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娜爾·木汗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展看圖寫話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身心發(fā)育還不完善,其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這就導致學生在寫話的時候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發(fā)展情況,設定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對學生的觀察和語言表達等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寫話水平能夠得以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習作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的快速階段,也是關鍵的階段??磮D寫話能夠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行有效的鍛煉,但是,在目前的寫話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的興趣,總是逃避寫話練習,不能將圖畫中的主要內容正確的描述出來。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積極的采取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1.目前學生看圖寫話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1不能正確的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受到年齡的影響,小學生缺乏生活的經驗,在面對一些事物的時候,不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和分析,只能夠看到事物的表面。所以,在進行看圖寫話的時候,小學生的認知基本上停留在圖畫的表面,搞不清楚圖畫中的人或事存在的關系,寫出來的話語也只是簡單直觀的對圖畫進行描述,沒有正確的理解圖畫的主要內容[1]。
1.2寫話的邏輯比較混亂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和能力提升的初級階段,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在對圖畫進行描述的時候,小學生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沒有按照一個特定的順序對圖畫進行觀察,總是東一句西一句,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作品邏輯比較混亂,讀者很難將學生寫出來的話和圖片的內容對應起來。
1.3缺乏寫話的積極性
看圖寫話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觀察能力,還需要學生具備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2]。但是,小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的初級階段,自身的能力還比較薄弱,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看到圖片之后,不知道要寫什么,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看圖寫話產生畏難的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不愿意進行寫話,甚至直接不寫,從而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2.開展開圖寫話習作教學的策略
2.1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身心發(fā)育還不完善,他們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并且很容易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吸引。在目前的教學中,有一些語文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灌輸?shù)姆绞较驅W生講解課程的內容,學生只能被動的從教師那里接收知識,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教學的內容枯燥乏味,課堂的氛圍比較沉悶,很容易使學生對看圖寫話教學產生厭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有就是在進行看圖寫話的時候使用的圖畫的顏色多為黑白的,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不愿意參與到看圖寫話的教學和練習中。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對進行教學方式進行調整,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教學的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小學生對那些顏色比較多彩,充滿童趣的繪本都比較感興趣,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繪本提高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帶領著學生閱讀繪本《蚯蚓日記》,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對繪本中的圖畫進行描述,學生們都積極的參與到了閱讀和描述當中。
2.2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有在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之后,才能夠將圖畫當中的內容描述出來。所以,在進行看圖寫話教學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yǎng)。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開展一些課堂活動,給學生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從而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說:在課堂上,語文教師開展“你說我猜”的活動,兩個學生為一組,讓一個學生描述圖片中的事物,另外一個學生猜。在這種方式下,既能夠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能夠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鍛煉。
2.3引導學生對圖畫進行全面的觀察
在看圖寫話的時候,如果學生沒有對圖畫進行全面的觀察,就會忽略圖畫當中的一些細節(jié),寫出來的話就會漏掉一些信息點,最終導致學生對圖畫的描述是不完整的[3]。所以,在日常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一些觀察圖畫的方法,讓學生按照固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說:在看圖寫話的時候,語文教師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景色的圖畫,先讓學生觀察遠處的天空、山等景物,再讓學生觀察近處的樹木、花草,從而使學生能夠完整的對整個圖畫進行觀察。
2.4挖掘出圖畫的深層含義
在實際的看圖寫話的教學中,每幅圖畫都有著自己的深層含義,需要學生在寫話的時候將圖畫深層的含義表達出來。所以,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圖畫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明白圖畫表達的意思,讓學生在寫話的時候不會簡單的停留在表面的描述上。比如說:在圖畫上,有個大人拉了滿滿一車的東西,一個小孩在后面推著車,兩個臉上都充滿了微笑。在描述這幅畫的時候,需要學生將圖畫中隱含的樂于助人表達出來。
3.結論
看圖寫話教學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進行鍛煉,并且讓學生能夠明白圖畫的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宋秀萍,李朝輝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策略探究 [J].時代教育,2016,10(20):1142-1143,1145.
[2]洪藝琴,許海艷,李穎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0(02):129-130,133-134.
[3]胡培培,王麗艷 .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探索與實踐 [J].新校園(中旬),2015,11(02):107-10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