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
摘要:目的 談優(yōu)質護理對改善老年慢阻肺病人肺功能的影響。方法 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8例入院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不同組別患者生活質量SF-36評分、平均住院天數、護理前后肺功能FEV1、FVC、遵醫(yī)行為評分和對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并對于護理程度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 進行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在生活質量SF-36評分、肺功能FEV1、FVC方面有顯著改善;并且遵醫(yī)行為評分和對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小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 優(yōu)質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患者慢阻肺的認知水平,同時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肺功能;老年慢阻肺患者;優(yōu)質護理;
慢阻肺也被稱作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病程長、反復發(fā)作、疾病進行性發(fā)展、遷延不愈等特點,為老年人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慢阻肺給患者帶來較多的負面情緒和心理負擔,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差,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本文分析在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恢復和日常生活中優(yōu)質護理的重要性,研究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8例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入院的老年慢阻肺患者進行分組,將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作為對照組,將優(yōu)質護理方案組作為觀察組,各組別具體情況如下:對照組患者年齡介于62~79之間,平均年齡為(68.25±2.75)歲,女性16例,男性28例,患病時間介于1~13年之間,平均患病時間為(6.52±0.85)年,其中6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高血壓疾病。觀察組年齡介于61~79之間,平均年齡為(68.24±2.71)歲,女性15例,男性29例,患病時間介于1~13年之間,平均患病時間為(6.51±0.88)年,其中5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冠心病,11例合并高血壓疾病。
1.2方法 觀察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方案,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
①呼吸訓練和運動:氣喘與咳嗽相關的尺澤、中府以及云門等穴位,每天兩次,每次持續(xù)5分鐘。縮唇呼吸:使患者呈站立姿勢,利用鼻腔進行吸氣,呼氣時緩慢的將氣體吐出。腹式呼吸:使患者呈平穩(wěn)坐位姿勢,一只手放在腹部位置,另一只手則放在胸前,吸氣時腹部膨隆,呼氣時腹部下陷。正確呼吸五次后進行五次深呼吸,之后用力呼吸五次后進行五次正常呼吸,再咳嗽2次。運動:指導患者從事慢跑和太極等舒緩運動。②健康教育:用藥時謹遵醫(yī)囑,自我防護并戒煙戒酒,飲食清淡,并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避免過于頻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并注意保暖。③心理護理:對待老年慢阻肺患者要保持微笑和親切態(tài)度,入院時要對老年慢阻肺患者講解有關慢阻肺的相關知識,利用自身專業(yè)的服務質量和嫻熟的操作贏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在入院期間應時刻保持與老年慢阻肺患者溝通。④飲食護理:慢阻肺患者應避免進食油膩、刺激與辛辣的食物,每天應補充新鮮水果蔬菜,保持飲食清淡、易消化。⑤氧療護理:給予25%~30%氧濃度、1L/min維持氧流量條件的低流量吸氧,使患者呼吸道時刻保持通暢。
1.3觀察指標 對不同組別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與統(tǒng)計,對進行護理前后對照組和觀察組在生活質量SF-36評分、肺功能FEV1、FVC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生活質量水平成正比,得分0~100分),對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和知曉水平成正比,得分0~100分),對遵醫(yī)行為評分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和遵醫(yī)行為成正比,得分0~100分),并對兩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進行統(tǒng)計。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對于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對于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表示數據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不同組別生活質量SF-36評分、肺功能FEV1、FVC比較 見表1.
2.2不同組別患者平均住院天數、遵醫(yī)行為評分和對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比較 對照組的平均住院天數為(8.54±2.58)d,觀察組的平均住院天數為(6.54±1.65)d,觀察組明顯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遵醫(yī)行為評分和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評分分別為(85.11±2.57)分、(84.31±2.71)分,觀察組為(96.21±3.13)分和(95.54±3.67),兩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研究觀察組給予優(yōu)質護理方案,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案。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明顯縮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數,且遵醫(yī)行為評分和慢阻肺疾病了解程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在進行護理前,對照組和觀察組在生活質量SF-36評分、肺功能FEV1、FVC方面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行護理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在生活質量SF-36評分、肺功能FEV1、FVC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優(yōu)質護理可以顯著提升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患者慢阻肺的認知水平,對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與恢復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史嬋嬋等.慢阻肺患者實施音樂干預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33(1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