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超群
說到多米諾,大家腦海出現(xiàn)的會是多米諾骨牌一塊接一塊倒下的樣子嗎?在我們幼兒園里曾經(jīng)分享過大班孩子開展多米諾活動時的精彩。我們很好奇,臺灣小朋友會用多米諾玩出哪些不一樣呢?在我們臺灣研學期間,我和園所的其他兩位老師形成了三人教學小組,在真正嘗試后,收獲很多,感觸很深。
一、教學活動的組織,引發(fā)教師觀念的轉(zhuǎn)變
(一)步驟遞進,預設兒童的學習
教學活動前的幾個晚上,我們幾次商量,力爭把活動設計得更加開放,翻轉(zhuǎn)課堂。這時,老師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可以直接請小朋友設計多米諾。當時我們是驚訝的,腦袋里有許多疑問:班級的小朋友幾乎沒有接觸過多米諾,他們可能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玩具,有哪些玩法,怎么可能一來就設計圖紙呢?我們是移位教學,對班級的幼兒不熟悉,如果直接從設計圖紙開始,活動的過程會不會冷場?幼兒沒有適宜的活動,會不會過程就亂了呢?
經(jīng)過再三討論,我們選擇了相對穩(wěn)妥的,以步驟遞進式的活動設計開展本次移位教學。我們預設了以下的學習軌跡:
1.以“擊掌接力”的游戲,引出多米諾骨牌
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既增加趣味性,因為是移位教學,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游戲一個接一個擊掌,實質(zhì)是多米諾骨牌的游戲規(guī)則,一個接一個的力量傳遞。
2.觀察了解多米諾骨牌的擺放技巧
首先嘗試自己擺放5塊多米諾,再兩兩一組、四個小朋友一組,合作擺放更多的多米諾。一方面感受多米諾的游戲規(guī)則是一個接一個全部倒下,一方面感受擺放的距離對骨牌倒下的影響。
3.挑戰(zhàn)多米諾
出示0、Y、C有一個彎度的幾張圖卡,合作挑戰(zhàn)多米諾轉(zhuǎn)彎的擺放方法,感受多米諾轉(zhuǎn)彎時擺放的角度和距離。
4.觀看多米諾視頻,感受趣味多米諾
之前在幼兒園組織大大班的孩子們進行的多米諾探索,收獲了許多孩子們的成長,他們在延長推倒、壘高推倒時,都有許多挑戰(zhàn)。我們出示活動中的視頻進行碰撞,更多感受多米諾的趣味。
此時,我們的開放,更多是在教學形式上,是關注幼兒的操作、探索和參與。
(二)課程觀察,調(diào)整活動的組織
計劃沒有變化快,之前所有的計劃都是基于對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預設,基于幾天對班級小朋友的觀察,我們心里隱隱知道,實際的組織一定有調(diào)整。
果然,預設第二個版塊孩子們的操作時,我們觀察到孩子們出現(xiàn)了與預設完全不一樣的活動。很快的,班級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塊多米諾,擺放適當?shù)木嚯x,成功推倒。接著,部分孩子主動探索曲線擺放的方式,感受轉(zhuǎn)彎時多米諾的倒下情況;甚至有部分孩子開始擺放不同的樣式。好多小朋友還開始主動合作,友好協(xié)商。
應該說,孩子們在具體活動中的操作表現(xiàn)和他們的學習能力已經(jīng)遠遠地超出了我們的預設。這時,我們?nèi)笋R上進入到各個小組,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有以下新的學習需要:
多米諾骨牌轉(zhuǎn)彎時,進行距離的嘗試,怎樣可以全部倒下。
多米諾擺放不同的樣式,以圖案的方式延長、架空式的擺放、壘高的擺放。
我們迅速進行了調(diào)整,收起之前畫好的0、Y、C圖卡,直接提供白紙和彩筆,讓小組成員自主討論圖形并擺放。教師細心的觀察,及時的引導,學習節(jié)奏跟隨孩子,呈現(xiàn)出本次活動中幼兒搭建多米諾的精彩。
案例1:根據(jù)圖紙,持續(xù)探索多米諾在轉(zhuǎn)彎時的擺放
1個小男孩想搭一個像拐杖一樣的的曲線,他先畫好了圖譜,在圖譜上擺多米諾,擺好了之后,他從第一塊多米諾腿推下,當?shù)沟角€位置時,多米諾停下來了,曲線位置的幾塊沒有倒。男孩沒有修改圖譜,是在曲線上重新轉(zhuǎn)換角度擺放,試了好幾次。不停的調(diào)換轉(zhuǎn)彎處多米諾的位置。最后一次給我演示時,成功了。男孩給我分享過程中自己的思考和調(diào)整。
案例2:根據(jù)擺放,不斷調(diào)整小組設計的圖紙
老師請幼兒開始設計多米諾的圖紙后,兩個男孩畫了這樣一份設計圖,圖里的多米諾穿過小山洞,排在一起。他們畫好設計圖后,開始按照設計圖擺放多米諾骨牌。過程約3分鐘。
男孩一:我們的工地正在施工中。
男孩二:施工中請注意。
身邊的多米諾骨牌用完后,男孩二:我們要開放了哦,請關注。
男孩一用手推第一塊,但是多米諾在山洞處并沒有倒下去,而是停下來了。男孩二用手把山洞處推倒,剩余的骨牌都倒下了。
男孩一:這里有問題啦,再次施工。
兩個男孩開始擺放骨牌,但第二次還是沒有成功。兩個男孩一直在嘗試……
此時,我們恍然大悟,之前活動設計時我們的翻轉(zhuǎn),是不大自信的,是活動開展過程中觀察幼兒的發(fā)現(xiàn),讓我們想到翻轉(zhuǎn)的可能性?;顒釉O計應該是一條線還是一個網(wǎng)?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同時預設多種學習的可能性,跟隨每一幼兒學習的需要,尊重每一位幼兒學習的主體性,真正地翻轉(zhuǎn)課堂。
二、教學活動的反思,調(diào)整課程展開的思路
(一)探索課程的開展,從玩到認識
和海豚大班班主任黃老師碰撞的過程中,肯定本次活動設計的開放性,重視兒童的探索認可活動開展的層次性,不斷挑戰(zhàn);對活動中跟隨幼兒學習的腳步,靈活調(diào)整活動計劃的行為點贊。然而,“這么多的感受和體驗,我們不會把它作為一次活動,我們會做一次課程?!蔽覀儠@樣開展——
從玩到認識。孩子們接觸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先觀察、先探索的特點,所以我們需要改變以教師思維為主的習慣,轉(zhuǎn)變先認識它的形狀、顏色、大小,再玩的思維習慣,還原幼兒學習軌跡,從玩到認識。很小的時候,幼兒在玩積木時,就會搭好,再推倒,搭好,再推倒。我們將多米諾悄悄地投放在積木區(qū),幼兒一定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或許會出現(xiàn)直線與曲線的擺放,也許會出現(xiàn)壘高推倒的游戲,其實,他們在感受多米諾的玩法。這時,我們再給孩子們引出多米諾,介紹它的規(guī)則,觀察、陪伴孩子們一步一步地探索,過程中,跟隨他們學習的節(jié)奏,將他們想要的再悄悄地傳遞。有可能,這個課程會開展一兩個月,有可能,這個課程會開展一年,只要孩子們有探索的興趣,我們的課程就會一直進行下去。
(二)課程中幼兒學習品質(zhì)的積累
開展活動時,小朋友會找一個位置,席地而座,老師也會和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在如此寬松的環(huán)境里,孩子們的學習品質(zhì)使我們驚訝。
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當老師說了“擊掌接力”的規(guī)則后,幼兒能準確、有序地開展游戲。觀察了老師的擺放后,幼兒能快速地捕捉到多米諾距離對推倒的影響,還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一定是源于幼兒的傾聽和觀察。班級的小朋友都用自己的5塊多米諾擺放適當?shù)木嚯x,成功推倒后,部分孩子在沒有老師的提示下,主動開始合作,主動友好協(xié)商多米諾擺放的方式,這一定是源于幼兒的合作。整個活動中,哪怕此時沒有老師在身邊,可所有的孩子都在專注地探索,推倒又重來,推倒又挑戰(zhàn)更難的模式,這一定是源于幼兒的探索與克服困難的勇氣。
從幼兒進園起,班級就堅持開展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注重兒童的感受,注重兒童的參與、體驗、探索,兒童的自主學習意識得到了最大的尊重。我們想,傾聽、觀察、合作、探索與克服困難,這些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一定是在持續(xù)的課程開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這更堅定了我們開展項目課程的意義。
(三)放慢活動的腳步放大教育的過程
作為一次公開教學活動,我們總是希望看到孩子們精彩的表現(xiàn),看到活動開展后最好的成績,好像這樣,老師的設計、組織才是完美的。開展完本次活動,與老師們碰撞之后,我越來越堅定,放慢活動的腳步,放大教育的過程。我們需要觀察孩子們的學習需要,跟著孩子的渴望走。其實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不是本次活動的結(jié)果,而是更長遠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