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币虼?,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導入猶如一本小說中的“引子”、一首交響樂中的“序曲”、一部電視劇中的“序幕”,起著提領主題、渲染氣氛、抓住人心、提升效果的作用。導入設計得巧妙、合理,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產生興趣與求知欲,消除學生對新課、對學業(yè)的恐懼、懷疑心理,為高效的課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是筆者對英語課堂導入所進行的探討,談一談膚淺的感悟。
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因人而異,但凡有效的方法都是鮮明、形象、生動的導入法,融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
一、歌曲導入法
學生會唱英文歌曲是中學英語教學目標之一,“能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小詩和歌謠,能唱一些英語歌曲”。英語歌曲以它優(yōu)美的旋律和嫻婉的音律而極富感染力,具有藝術內涵、文化內涵、娛樂內涵,這些因素使得歌曲導入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并經實踐檢驗效果較好。在英語教學中,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相關的英語歌曲,歌曲的藝術性能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如:講到“Friendship”一文時,可教學生唱一首《地久天長》,來調動氣氛。由于教學歌曲是一些為人們所熟知的歌曲,所以具有通俗性這一特點,有益于兒童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英語歌曲作為一種語言載體,它蘊含著巨大的信息,因此,歌曲還可以是一種交際工具。講唱結合,可以利用歌曲來表達情感,可以利用歌曲來完成任務等。
二、視聽圖畫導入法
初中學生具有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住這一點,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文字、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還可以采用演小品、編故事,在假定性情景中融入教學內容,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所學的知識配上聲音、圖畫、視頻等多媒體軟件,使內容圖文并茂,生動的教學內容、新穎的教學方法、活潑的教學情景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佳辦法。教師在課前根據課文內容準備一些實物、視聽媒體,給學生提供感性認識和思維的依據,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師生雙方都有話可談。
三、游戲導入法
游戲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且屢試不爽的教學技巧之一,學生在游戲中以特定的角色體會教學內容,深入領會知識。游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一堂課的成功實施奠定了心理基礎。如:字謎游戲。中學是學生身體和心理都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的他們渴望參與集體活動。因此,我們的課堂,特別是語言教學的課堂,應當生動活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生活話題導入法
素質教育下的課堂,老師引導,學生主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就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對教師“滿堂灌”,搞“一言堂”的應試教育模式。因此,從生活中的話題入手,貼近中學生的心理,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不失為導入課文的一種好形式。教師可以由飲食談麥當勞,由音樂談?chuàng)u滾,由體育談NBA。有時可借助于國內外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作為引入課文的又一話題。
五、知識問答導入法
全方位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注重能力的整體性,是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英語教學的題中之義。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教授英語知識,還要不失時機地,有意識地傳授其它相關學科的知識,使一部分英語成績相對較差但其他學科成績較好的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被調動起來,對英語漸漸產生興趣。導入的問題的設計,最好能將思想性、藝術性、科學性結合起來,使英語教學不在顯得單一、枯燥。
六、圖表導入法
看圖學習是多年以來英語教學總結出來的經驗教學方法。它要求學生“能根據圖片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故事內容”,“能理解并解釋圖表提供的信息”。近年來,圖表教學法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在英語教學上廣泛使用。圖表教學就是通過簡單的圖畫來代指較為復雜的內容。因為它簡單易行,經濟實惠,使用還有一定的觀賞性,教師方便用,學生喜歡看,在教學中很受歡迎。實際上,圖表導入只需體現(xiàn)教學的實用性,達意就行,而不必太關注繪畫的藝術性。圖表繪畫的像與不像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一幅蹩腳的圖表會產生的幽默的課堂教學效果。一幅惟妙惟肖的圖畫也能產生美感,在教學的過程中引起學生的審美享受。這充分體現(xiàn)了圖表導入法作為激發(fā)興趣并增進教學美感的作用。圖表法運用的策略是:形似,直觀形象,輔助表達,激發(fā)興趣;神似,調動想象,圖文聯(lián)想,凸顯大意;形異,一圖多用,事半功倍,增加交際。
七、角色表演法
學生分角色表演不僅很適用,而且很具有吸引力和可操控性,是一種經過提煉、升華的交際活動形式,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又能把枯燥的語言現(xiàn)象轉化為學生易于接受的親身體驗,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在做中學,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八、練習導入法
練習導入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適合于上語法課。我在上完成時態(tài)語法課時先出了一些與過去時態(tài)有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回顧舊知識,然后再做一些完成時態(tài)的題。通過對比練習,學生對新時態(tài)有了初步印象,對語法也就不怕了。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變化無窮,但都異曲同工,其目的只有一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心智,使學生重塑自信,覺得英語課好學、易學,產生興趣,減少焦慮,達到事半功倍。為此,要成功地導入新課,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擴大知識面,提高英語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做到游刃有余,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我愿同所有英語同行們協(xié)作努力、共同探討,讓“導入”這朵藝術鮮花在課堂上綻放得越來越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