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剛
【摘 要】微寫作因其篇幅較小,內容單一,形式不拘一格,能夠讓學生較為直接地表達內心感受,近年來大量引入學生的寫作訓練。文章主要闡述了微寫作對學生寫作的重要性,進而分析認為,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做好微寫作訓練,從而大幅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微寫作;概念;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30-0106-02
2018年,北京市高考語文試題設立微寫作題目,這是微寫作首次出現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其重要性可見一斑。筆者結合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認為高中階段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微寫作訓練,充分認識微寫作在寫作訓練中的重要性,科學做好微寫作訓練,從而以點帶面帶動寫作能力的整體提升。
一、微寫作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作文在高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做好寫作訓練尤為重要。事實上,高中階段的寫作教學多是教師按照教材設置的寫作板塊來進行的,這樣的寫作固然不錯,但是也要看到,寫作訓練都是固定兩個課時,學生按照寫作指定的題目或者材料來進行寫作,這樣的要求比較固定,往往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讓寫作帶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學生難于突出其閃光點,文章寫得四平八穩(wěn)。微寫作因為其本身具有的天然優(yōu)勢,使其易于操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寫作實際隨時安排一個小寫作,或詩歌小創(chuàng)作,或記敘文小片段,或小議論,學生借助這些形式多樣的小寫作能夠把自己的感受靈活多變地表達出來。由此,寫作興趣被大大激發(fā)出來[1]。
(二)提升學生構思能力
微寫作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因此,微寫作要重視文章的構思,要達到咬文嚼字的程度。正如朱光潛所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微寫作的成功表面看是控制好字數,而實際上是由內容來決定的,因此,教師要告訴學生,語言的表述必須與寫作思維訓練有機結合。
文章構思布局要有主次,不能寫成流水賬,要有條理,這樣才能合理的安排內容,才能節(jié)省文字,才能顯示出微寫作應有的魅力??梢哉f,微寫作能夠極大地鍛煉學生的寫作構思能力,使學生在分析、比較、概括等思維訓練中成為思維清晰的人,為日后的大作文奠定基礎。
(三)錘煉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中學生寫作中,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語言冗雜、啰嗦,唯恐話說不盡,意思表達不清楚。如何引導學生改正這一缺陷,筆者認為,微寫作是最為有效的途徑[2]。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依據教學在課堂中適當地穿插一些微寫作,或模仿課文《老王》描寫自己熟悉的身邊人的二三事,要求學生采用白描手法進行人物刻畫;或借鑒《金鐵霖先生》采用多個人物寫作方法刻畫爸爸媽媽的人物形象,但是語言要精練簡潔,要畫龍點睛。微寫作錘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更為熟練地駕馭語言,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微寫作讓學生有話可寫
毋庸置疑,中學階段,仍然有不少學生頭疼寫作,受困于無米可下。近年來的微寫作訓練使得筆者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在寫作訓練中能夠有話可寫,寫作水平大幅提升。
(一)隨課堂微寫作
學生的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為此,筆者和同事根據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嚴格遵循教材板塊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這樣的好處不會無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使學生的微寫作科學合理。
在教學中集思廣益,從板塊出發(fā),結合單一的文本,進行點面結合式的微寫作。如學習“歷史的回聲”這一板塊時,重點引導學生能夠對歷史上發(fā)生的那些重要事件、出現的典型人物能夠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從這一目標出發(fā),或就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一發(fā)人深省的事件做出評價;或就戰(zhàn)國時期六國賄賂秦國導致顧此失彼這一教訓,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或面對蘇軾在赤壁下的千年一嘆,請你穿越歷史時空感受蘇軾的時代之悲;或就辛棄疾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英雄喟嘆,抒發(fā)新時代青年如何報效國家。這樣的微寫作訓練能夠有條不紊、循序漸進,使得學生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微寫作訓練都有收獲。
(二)隨生活獲微寫作
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有了較大地提升,能夠寫出思想內容較為深刻的文章。需要說明的是,不少學生在寫作中眼光并沒有觸及自己身邊的人、身邊的事,而是天馬行空、我行我素,致使文章沒有生活氣息,顯得不真實。這是一種誤區(qū),需要教師加以積極地引導。微寫作能夠很好地糾正這一缺陷,學生在學習楊絳的《老王》、汪曾祺的《金鐵霖先生》時,筆者就諄諄告誡學生,寫作貴在真實,寫身邊人、身邊事,需要你感同身受地刻畫主人公,學生按照教師的指導,或寫自己熟悉的家庭成員、或寫自己熟悉的老師與同學,他們用心去體味,結果寫出的文章自然是栩栩如生。
三、微寫作常見訓練方法
微寫作雖短,但也絕不是無章可循;也不是隨隨便便簡簡單單給學生命個題就可以讓學生隨意去寫的。這需要老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學生嚴格要求而進行。
(一)模仿式寫作
這是最簡單易行也最容易操作的寫作途徑。在日常寫作中,不少學生受困于寫作方法單一,很難對一個寫作對象進行全面的描繪。為此,筆者在進行《荷塘月色》教學時,適時地安排學生模仿借鑒朱自清對荷花的描寫手法,多角度、多個修辭來描寫你熟悉的一個花或者一個物。結果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都能夠寫出不錯的短文。模仿寫作使得學生能夠從最基本的原始方法入手,能夠寫出規(guī)范的文章來,這為以后的寫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單一訓練法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內容的廣度,或者在于內容的深度;或者在于形式的新穎性;或在于手法的多樣性。文章要想成功,必須著力某一兩個地方,使其成為閃光點。不少學生在這方面有欠缺?;蛘哂洈⑽钠戒佒睌?,變成了流水賬,平庸無奇;或者議論文引用材料太多,文體色彩不明顯;或者人物刻畫不能夠畫龍點睛;或者情感抒發(fā)不真實感人。為此,筆者在微寫作中從單一的訓練做起,按照時間按照板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寫作手法訓練,使他們從一個寫作方法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一篇文章顯示一個小進步,這樣單一變成多樣,學生不僅掌握了多種手法,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篇幅較小、內容單一、形式不拘一格的微寫作,以其自身獨具的特點和優(yōu)勢,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在高中階段,語文教師要提升思想認識,強化學生的微寫作訓練,從而大幅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趙長河.“微寫作”教學導向價值及備考撮要[J].中學語文教學,2014(5).
[2]郭素青.“微寫作”教學實踐的探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