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忠
摘要:我們知道良好的氛圍能使人產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不良的氛圍能使人產生消極不健康的情感。教育工作者應注重教學氛圍的利用和改造,創(chuàng)設良好健康的教學氛圍,發(fā)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克服不良氛圍,限制其消極作用。
關鍵詞: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必要性
在這里,筆者結合初中歷史課教學,探討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真誠、尊重和重視所有兒童的、積極的、有社會情感支持的教學、學習氛圍。
美國學者理查德·瑞安杰羅姆·斯蒂勒的研究列出了能夠激發(fā)兒童學習動機的教師應具備以下幾項素質要求:
●了解每個兒童的需求
●關心每個兒童的發(fā)展
●對所有兒童來說,規(guī)則、限制和提供的資源都始終如一,牢固不變
●民主
●善于鼓勵兒童
●熱情
●相信每個兒童都具有取得成功的能力
●尊重每個兒童的任何嘗試
筆者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如能切實做到以上幾項要求,將大大優(yōu)化初中歷史課教學效果。不僅意味著你幫助兒童、支持兒童,而且更重要的是預示著他們會用他們的努力、良好的行為、負責任的選擇和優(yōu)良的表現(xiàn)來回報你。因此,筆者愿結合以上要求,談談初中歷史課教學中,良好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的關鍵性因素:
1、教師以情動情,營造情感氛圍。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yè)的愛,那么他是一個好老師;如果教師把對事業(yè)的愛與學生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美的老師。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情感作為一種心理活動,不僅影響認知,而且調節(jié)著興趣、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喚起主體對理想的追求。
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感氛圍,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①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有一個親切積極地教態(tài)。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苯處熞{動學生的情感,首先要感動自己,做感情豐富的人。為此,教師要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教學,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情感要素,如教態(tài)、表情、手勢、語言、眼神等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參與思維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
②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使教學內容隨著教師的情感延伸到學生內心世界,以激發(fā)感染學生。例如:在講述“新中國外交成就”一課時,教師帶著一種對祖國,祖國歷史的熱愛感,自豪感去進行教學。導引學生要肩負崇高的歷史使命,擔當改革和發(fā)展的重任,做社會主義的可靠接班人的崇高道德情感去感染學生,引起學生的共鳴。
2、創(chuàng)設輕松的教學氛圍
贊可夫曾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的教學氣氛,那任何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其作用。”良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愉快的,成功的體驗,使其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心態(tài),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需要教師正確處理恬靜與活躍,熱烈與凝重,寬松與嚴謹的關系。使課堂氛圍的動與靜,熱遇冷,寬與嚴和諧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受到“社會助長作用”的影響,從而興趣盎然的投入學習,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氛圍。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在社會中的這種地位和價值決定了人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價值。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應改變死板面孔的說教形象,積極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同時要嚴格要求學生,從而使師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信任的關系,形成一種以愛為核心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得到積極主動的、充分的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前提?!睈凼菧贤▽W生與老師心靈的橋梁,是點亮學生上進心的火種。中學生的情感非常豐富,體驗十分強烈。他們期盼得到老師的關心與愛護。教師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生就會產生愉悅的情感。研究表明,人有了愉悅的情感就會滿懷激情的渴求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學生情緒的變化,適時調理教學的方式方法。恰當運用課堂語,講究語言的藝術,特別是教師發(fā)自內心的問候、祝福會使學生們深深地感到一份溫馨、一份情意,從而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激活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突出主體,鼓勵質疑問難得教學氛圍。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于用固定的方式培養(yǎng)循規(guī)蹈矩聽話順從的“乖孩子”,學生很少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否則,那便是“犯上”或“頂撞老師”。因此,學生個性得不到充分發(fā)展,其創(chuàng)新意識也逐漸被抹殺,因此,我們必須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隨著時代的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倡導新課改的今天,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切實突出學生這個主體,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每一個學生精讀課文,力爭提出問題、質疑問難、求疑創(chuàng)新,并鼓勵學生對不同總是進行多角度思考,多問幾個“為什么”。對于學生提出的很有個性的問題,即使是一些不應有的問題,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首先應該加以肯定,然后引導學生正確思維。
尊重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營造健康自主的心理環(huán)境學習氛圍?!皫煹雷饑馈卑褜W生看做教師的“附庸”。在這樣的氛圍下,不免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進取心,而且很容易給學生造成恐懼的心理,對教師“惟命是從”,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問一個“為什么”。這必然會阻礙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因此,尊重學生真情實感的流露,營造健康自主的心理環(huán)境學習氛圍,是擺在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要求,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改革課堂教學管理中的“教師”“一言堂”“家長式統(tǒng)治”的作風,實行民主、平等的教學管理,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因此,教師可從以下方面入手:一要尊重、關心、理解、信任每一個學生,保持師生關系融洽,心理相融;二要善用激勵策略,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四敢”精神;三要重視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數理學生的自我價值觀念;四要尊重先生的差異性,寬容,允許學生犯錯誤,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總之,良好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是教學成功與否的前提保障,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學氛圍已成為衡量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作為教學的載體——教師與學生,良好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切實關系到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敏感性的話題,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踐行。
作者簡介:1998年6月,畢業(yè)于天水師專(現(xiàn)天水學院),現(xiàn)任教于甘肅省隴西縣喬門九年制學校,通信地址:甘肅省隴西縣喬門九年制學校,郵編: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