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
摘要:詹亞園先生的《郁達(dá)夫詩詞箋注》是郁達(dá)夫詩詞目前唯一的全注本,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部分注釋尚值得商榷。詩詞注釋是研究詩人淵源、風(fēng)格、思想的基礎(chǔ),箋注的精確能促進(jìn)我們對郁達(dá)夫舊體詩詞的研究。
關(guān)鍵詞:郁達(dá)夫;舊體詩詞;注釋;商榷
中圖分類號:I207.25?????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332(2019)04-0060-04
詹亞園先生的《郁達(dá)夫詩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簡稱《箋注》)是目前郁達(dá)夫詩詞唯一的全注本,具有開創(chuàng)之功。但由于缺少借鑒,此書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疏漏。本文擬從典故出處不明、化用詩句引用失當(dāng)、詞語解釋訛誤、詩意理解訛誤四個方面對《箋注》的注釋提出一些商榷意見,以期方家與郁詩愛好者斧正。
一、典故出處不明
1.只因司馬慣慵疏(《寄浪華,以詩代簡四首》其一)
《箋注》:“司馬,此指唐詩人劉禹錫,他曾因參與王叔文集團(tuán)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因作詩得罪權(quán)貴,被貶到連州。柳宗元《衡陽與夢得分路贈別》有‘直以慵疏招物議,休將文字占時名’語,勸他少作文字,以免惹禍。這里作者借用柳宗元詩語表明自己未‘著書’的原因?!?/p>
按:劉禹錫世稱劉賓客,非劉司馬。此處“司馬”應(yīng)指司馬相如?!妒勒f新語·品藻》載:“王子猷,子敬兄弟共賞《高士傳》人及《贊》,子敬賞井丹高潔,子猷云:‘未若長卿慢世?!薄奥馈奔磳κ朗裸紤械膽B(tài)度。另外,從此詩前兩句“遠(yuǎn)方昨夜到雙魚,向我殷殷索著書”來看,也可知此處用司馬相如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馬相如病甚,可往從悉取其書;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無書。問其妻,對曰:‘長卿固未嘗有書也。時時著書,人又取去,即空居。長卿未死時,為一卷書,曰有使者來求書,奏之。無他書。’其遺札書言封禪事,奏所忠。忠奏其書,天子異之……?!笔飞蟿⒂礤a并無與索書相關(guān)的記載。郁達(dá)夫一向喜自比司馬相如,除此詩還有《留別擔(dān)風(fēng)》:“到處逢人說項斯,馬卿才調(diào)感君知?!薄肚镆箲讶似呤住菲渌脑疲骸皯浬匪{(lán)亭舊酒壚,當(dāng)年曾醉病相如?!本韵嗳缱员取?/p>
2.道我新詩錦不如(《西歸雜詠》其一)
《箋注》:“劉禹錫《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珍重和詩呈錦繡。’語翻進(jìn)此意,謂掌書某君稱贊作者之詩美于錦繡?!?/p>
按:《詩品》卷上:“謝混云:‘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杜甫《酬韋韶州見寄》:“新詩錦不如?!倍拧⒍娋尽对娖贰?,郁詩則襲用杜詩成句。
3.廿年辛苦憶蘇卿(《春江感舊四首》其三)
《箋注》注蘇卿為蘇小卿(明梅鼎祚《青泥蓮花記》卷七所載廬州娼)。
按:蘇卿當(dāng)指蘇武。武,字子卿。若指蘇小卿,則“廿年”無落處。蘇武在匈奴牧羊十九年,取整數(shù)即廿年,故言“廿年辛苦”。郁達(dá)夫曾在日本生活,常以蘇武自比,如一九一九年作于日本的《歲暮感憤》:“窮塞寒侵蘇武節(jié)”。另有《留別梅濃》:“蘇武此身原屬漢,阿蠻無計更離胡?!币彩亲员忍K武。
4.佳婦而今歸帝子(《春江感舊四首》其四)
《箋注》:“佳婦:用韋莊事以自嘆。楊偍《古今詞話》:‘韋莊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據(jù),遂羈留之。莊有寵人,資質(zhì)艷麗,兼善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nèi)人為辭,強(qiáng)莊奪去。莊追念悒怏,作《小重山》及‘空相憶’云……。’”
按:韋莊典中并無“佳婦”“帝子”字樣出現(xiàn),王建稱帝,亦非“帝子”。此處疑用《資治通鑒·唐紀(jì)·永徽六年》所記唐太宗臨終前對大臣的話:“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痹丁墩蚜辍罚骸凹褍杭褘D憑誰托,青雀終當(dāng)勝雉奴?!币嘤么?。
5.阿戎原是出青藍(lán)(《志亡兒耀春之殤》其六)
《箋注》:“阿戎,指西晉王戎……作者以王戎自視,言自己慟子之甚?!?/p>
按:“阿戎”并非郁氏自指,而是指亡兒耀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ΑV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湃弧!币驗橥跞质窃缁鄣牡湫?,后世遂以“阿戎”稱美他人之子。如王維《送李員外賢郎》:“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本詩中郁達(dá)夫借王戎夸贊亡子耀春生前聰慧過人,勝似兄長。
6.未免有情難遣此(《三月一日對酒興歌》)
《箋注》:“《世說新語·傷逝》:王戎喪兒萬子,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鐘,正在我輩?!Z本此?!?/p>
按:《世說新語·言語》載:“衛(wèi)洗馬初欲渡江,形神慘顇,語左右云:‘見此芒芒,不覺百端交集。茍未免有情,亦復(fù)誰能遣此!’”郁詩當(dāng)用此。
二、化用詩句引用失當(dāng)
韓立平先生《郁達(dá)夫舊體詩的取徑——與鄭子瑜先生商榷》已指出十條郁詩化用前人詩句而詹亞園先生未注的情況,茲不贅述。除此之外,《箋注》還有一些對化用詩句未作說明以及誤引、未指出最早出處的現(xiàn)像存在。具體拈出幾例如下:
1.夕陽西下水東流(《日本大森海濱望鄉(xiāng)》)
《箋注》:(夕陽西下):“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ㄋ畺|流):“黃景仁《感舊雜詩》:‘最憶瀕行尚回首,此心如水只東流?!Z用此”
按:鄭板橋《道情十首》:“夕陽西下水東流”。郁詩整句借用。
2.又向天涯別故居(《八月初三夜發(fā)東京,車窗口占別張、楊二子》)
《箋注》:“這句化用劉皂《旅次朔方》詩意,劉詩為:‘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示樱缸髡咴跂|京一高預(yù)科讀書時的住所?!?
按:此說頗牽強(qiáng)附會。劉詩“客舍并州已十霜”言客居之久,而郁詩“又向天涯別故居”則表明更換“故居”之頻,強(qiáng)調(diào)異鄉(xiāng)漂泊感,二詩“故鄉(xiāng)”與“故居”,雖同有一“故”字,但意味有異。
3.阻風(fēng)中酒年年事(《木曾川看花》)
《箋注》:“(阻風(fēng)中酒)阻風(fēng),為風(fēng)所阻。中酒,醉酒,杜牧《睦州四首》:“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p>
按:郁詩出自杜牧詩,卻非《睦州四首》,而是《鄭瓘協(xié)律》:“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fēng)中酒過年年?!庇粼娮源嗽娊Y(jié)句化出。
4.客舍棲棲五處移(《自述詩十八首并序》其十八)
《箋注》:“棲棲,不得安居貌?!稘h書·敘傳》:‘是以圣哲之治,棲棲皇皇,孔席不暖,墨突不黔?!?/p>
按:“棲棲”的最早出處是《論語·憲問》:“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薄豆{注》引用失當(dāng)。
5.芳草何年恨卻休(《寄荃君》)
《箋注》:“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意用此。”
按:芳草是古詩中習(xí)語,未必遠(yuǎn)紹《離騷》,此句所本為杜牧《登九峰樓寄張祜》:“芳草何年恨即休?!?/p>
6.曾從詩紀(jì)見遺文,直到西溪始識君(《過西溪法華山覓厲征君墓不見》)
《箋注》:“詩紀(jì)指《宋詩紀(jì)事》,厲鶚撰,共一百卷?!?/p>
按:《箋注》言詩紀(jì)指《宋詩紀(jì)事》,是。然而未注出此二句仿照唐溫庭筠《過陳琳墓》:“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篷過此墳。詞客有靈應(yīng)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三、詞語解釋訛誤
1.達(dá)如無命亦何傷(《窮郊獨立,日暮蒼然,顧影自傷,漫然成句》)
《箋注》:“謂自己命運(yùn)不佳。達(dá),當(dāng)是作者自稱其名?!?/p>
按:“達(dá)”指窮達(dá)之達(dá),非作者自稱其名。宋楊杰《朱氏天和堂》:“窮達(dá)命已定,利名心頓疏?!鼻逅蜗妗哆^鸚鵡洲詩》:“自昔異才無達(dá)命,憐君遇難不低頭?!苯允瞧淅?。郁達(dá)夫名文,字達(dá)夫,按一般習(xí)慣,也不會截取字號中的單字稱呼自己。
2.上方鐘定夫人廟(《步何君<半山娘娘廟題壁>續(xù)成》)
《箋注》:“‘上方’猶言‘高處’,半山娘娘廟在山半,故云。”
按:“上方”指住持僧居住的內(nèi)室,亦借指佛寺。唐解琬《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yīng)制》:“瑞塔臨初期,金輿幸上方?!彼慰孜渲佟肚鍥鏊隆罚骸鞍姿禄臑陈耘溨郏瑪y笻來作上方游?!?/p>
3.填詞漫學(xué)賀方回(《讀大杰詞》)
注:“意謂寫作詩詞不要仿效賀方回多為愁苦之聲。賀方回即北宋詞人賀鑄,其《青玉案》詞有‘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句,故黃庭堅有詩云:‘解道江南斷腸句,只今惟有賀方回?!?/p>
按:“漫學(xué)”非不學(xué),恰是“學(xué)”義。此處“漫”強(qiáng)調(diào)隨意,如:漫抄(隨手寫錄);漫書(隨意書寫);漫言(隨便地說);漫題(信手書寫的文字)?!奥W(xué)”即不經(jīng)意地學(xué),強(qiáng)調(diào)劉大杰天賦之高,不用費(fèi)力就可以學(xué)得像賀方回。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三月六日…愴曩游因投五十韻》:“無端矯情性,漫學(xué)求科試?!睆堮纭对儋x弈棋五首》(其三)云:“兒童爭畫紙,漫學(xué)老夫狂?!焙楹啤队趾痛喝占词隆罚骸奥W(xué)樊遲圃,空登子反床?!苯允瞧淅?/p>
4.地老天荒曳尾生(《寄若瓢和尚二首》)
注:“(曳尾生)作者自稱,是憤于妻子紅杏出墻的自謔之辭?!?/p>
按:“曳尾生”并非作者自稱,“生”在此處是動詞,非名詞?!肚f子·秋水》載:“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p>
5.集無名句比秋笳(《感懷》)
《箋注》:“謂自己詩集中無句堪與杜詩相比,語承李西浪‘少陵詩筆動悲笳’句來。杜甫《秋興八首》:‘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钤娬Z本此?!?/p>
按:郁詩“秋笳”非作“悲笳”,此處當(dāng)指清詩人吳兆騫的詩集名《秋笳集》。吳兆騫曾經(jīng)因為受到江南科舉案的連累,遣戍寧古塔二十三年(今黑龍江境內(nèi)),其《秋笳》集被譽(yù)為“悲涼抑塞,真有崩云裂石之音”。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亦云:“詩歌悲壯,令讀者如相遇于丁零絕塞之間。……倘以老杜之沉郁頓挫出之,必更有高一格者?!薄端膸烊珪偰俊芬喾Q許其詩:“兆騫詩天賦特高,風(fēng)骨遒上?!痹环Q作“江左三鳳凰”之一的吳兆騫集中有不少名句,如:“愁心卻是春江水,日日東流無盡時?!薄吧娇沾河臧?,江迥暮潮青”,“羌笛關(guān)山千里暮,江云鴻雁萬家秋”,郁達(dá)夫此句詩是用《秋笳集》來比擬吳兆騫的詩,意為自己像吳兆騫一樣道路坎坷,但卻未能夠像吳那樣寫出名句,實為謙語。
四、詩意理解訛誤
1.我怕見花花怕我,低擎紈扇上爭車(《出晴雪園寄石埭四首》其三)
《箋注》:“這里反用班婕妤辭輦故事,言群花唯恐時過遭冷落,便一齊爭來娛目。”
按:此處“低擎紈扇”者應(yīng)是詩人而非指花。其實此處與《暮歸御器寓所》的“匆匆障面田塍過”,《西歸雜詠》的“獨遮紈扇過西京”均為同一典故,即張敞典,詹先生在《暮歸御器寓所》詩后已注出,茲不贅。郁詩此二句詩意為,我因為傷別,而不愿見到這些花,所以學(xué)張敞用扇子遮面,乘車而去。爭車,疑為“征車”之誤。
2.錦樣文章懷宋玉,夢中鸞鳳惱西施(《無題》其二)
《箋注》:“意謂自己文章錦美,不禁使人聯(lián)想起楚國的才子宋玉,而妻子貌美、
夫妻親昵和愛,直可使得古代佳人西施因嫉妒而著惱。夢中鸞鳳,喻睡夢中的美好夫妻?!?/p>
按:此處作者以宋玉自指,借用西施來贊美妻子。惱并非“因嫉妒而著惱”,而是“惱人”之意,即“撩撥人”。宋王安石《夜直》:“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闌干?!彼瘟馈段具t杯》:“困極歡馀,芙蓉帳暖,別是惱人情味?!?/p>
詩歌注釋是研究詩人淵源、風(fēng)格、思想的基礎(chǔ),比如郁詩“集無名句比秋笳”之“秋笳”本指清詩人吳兆騫的詩集名《秋笳集》,詹亞園先生將其解釋為出于老杜的“山樓粉堞隱悲笳”(《秋興八首》)之“悲笳”,并據(jù)此說明郁達(dá)夫?qū)W老杜,即是注釋失誤對淵源推溯造成誤導(dǎo)。另外,學(xué)術(shù)界目前存在郁達(dá)夫詩學(xué)唐抑或?qū)W宋的爭議,其依據(jù)也往往是郁詩所化用的唐詩或宋詩,注釋中對化用前人詩句的失注或誤注,無疑也會對其他研究者造成誤導(dǎo)。
注 釋:
[1] 詹亞園:《郁達(dá)夫詩詞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 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注》,中華書局,2017年。
[3] 韓立平:《郁達(dá)夫舊體詩的取徑——與鄭子瑜先生商榷》,《社會科學(xué)論壇》,2010年第11期。
[4]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
[5] 曹楚基:《莊子淺注》,中華書局,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