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霞
摘 要:傳統(tǒng)的文本教學方式僵化了文本閱讀,讓學生與書本知識相距甚遠,距離越拉越遠,使得學生與書本形成一個隔閡,不利于學生更好的在課堂上進行閱讀與接受新知識。而繪本教學方法通過利用色彩與視覺強調(diào)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與關(guān)注,繪本里的圖像與圖畫往往用夸張的寫作手法來彰顯圖畫的故事,有的圖畫連很細微的細節(jié)也突顯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由于新課改下教學方法的不斷推進,教師在對以往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都在不斷優(yōu)化和實踐,尤其在小學語文科目中更為體現(xiàn),小學生處在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心理成長變化影響著語文教學水平,再加上小學語文是一門知識面廣、內(nèi)容多的學科,所以,小學語文教學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教學實踐,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關(guān)鍵詞:小學;繪本;教學;思考
一、引言
在繪本故事中,圖畫與文字是相輔相成,好的繪畫故事書能讓不識字的幼兒通過看圖畫也能讀懂故事,眾所周知,繪本故事使得小學生更加喜愛與珍惜,繪本書的畫面清晰有趣,故事內(nèi)容簡單且豐富,每一個繪本故事都蘊含著一定道理,使得學生不費勁就能體會到從中的道理,在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最重要的就是閱讀,然而小學生階段認識的字較少,所以小學生用繪本故事當讀物更合適,小學生在讀繪本故事的時候,能夠更快更好的結(jié)合畫面去復數(shù)故事、組織語言,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快樂中閱讀,閱讀中學習。
二、繪本閱讀的意義
(一)繪本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現(xiàn)的起步階段,對周圍一切充滿了好奇與探究欲望。繪本在很大程度上,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代替了家長和教室的說教,幫助學生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社會規(guī)則,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同時,很多繪本都具有特殊的創(chuàng)作主題,比如愛,情緒管理,成長等等,這些繪本的閱讀,對學生的情緒和情操,具有潛移默化的陶冶作用。
(二)繪本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在于閱讀量的增加,繪本最大的優(yōu)點,是增加了學生閱讀的趣味性,比如繪本圖畫,抓住了學生對色彩、圖形、人物等天然的興趣,以此對閱讀產(chǎn)生高度的熱情。同時,低年級的識字、認字能力,往往也容易限制他們的閱讀能力,因此,他們可以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反復接觸文字,達到對文字的掌握,同時,在閱讀中學字,對于文字的應用會理解地更加便捷、透徹。再次,以繪本閱讀作為語文學習的入手,還能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閱讀的經(jīng)驗與技巧,豐富閱讀的內(nèi)容,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方法,為閱讀速度、閱讀水平、閱讀能力的打下基礎(chǔ)。
(三)提高學生的專注力
繪本對學生的吸引力,具有其他學習形式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據(jù)統(tǒng)計,學生用于繪本閱讀的時間,可以保持很長,幾乎與游戲時間可以一較高下。因此,閱讀繪本,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力,鍛煉學生的自控力,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在繪本閱讀循序漸進的作用下,對于以后純文本的閱讀,學生也會毫不費力。首先,學生應該在讀繪本之前,先看圖畫,不看文字,文字作為輔助功能在最后的階段再結(jié)合文字來閱讀,這樣才能使學生自己得到想象力的提升,有時候通過只看圖畫就能把文章的來龍去脈,大體意思掌握了,對自己以后閱讀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三、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繪本教學的質(zhì)量
(一)貼近小學生生活,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教育教學的最基本練習方式,閱讀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需要重點培養(yǎng)訓練的項目,閱讀是以多種情感和方法參與教學當中的活動。閱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最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方式是通過繪本故事來完成閱讀。比如《狐貍分奶酪》課文中,我也分析過狐貍的心理活動,狐貍的形象本來在人們心中就印象很深,狡猾的性格鋪展開來,但是通過中國狐貍、德國狐貍、日本狐貍?cè)纠L本故事,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三個不同狐貍來比較三個不同的故事,在這一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繪畫故事后再進行交流與探討,讓學生之間在體會故事情節(jié)當中意猶未盡,在閱讀比較之前,教師用一節(jié)課時間帶領(lǐng)學生進行讀課文,當學生讀到活靈活現(xiàn)狀態(tài)之后,才正是學生復述與表演的階段,因此在小學階段,繪本故事閱讀對于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二)借助繪本閱讀,創(chuàng)造繪本故事
學生“喜愛發(fā)現(xiàn)問題”的特點,來借助繪本閱讀的“重要觀察”,引導學生在繪本中發(fā)現(xiàn)色彩變化,人物之間共性的不同,在不同中體會繪本表達的情感特色。在教學里,結(jié)合繪本封面,訓練學生觀察力與表達;引導學生用語言、動作表達愛,借助練筆,勾起學生回憶;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想象繪本后人物的對話,詮釋了自身對繪本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的新思路。
(三)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做好引導、組織工作
學習最大的動力來自于學生本身,在繪本教學中,也要遵循這一原則。在繪本閱讀中,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充分發(fā)揮其自主性,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在閱讀中感受快樂與成就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在學生繪本閱讀中,教師要發(fā)揮其組織者的角色,首先為學生閱讀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提高學生閱讀的舒適度。其次,在閱讀中,要黑魚學生適當?shù)囊龑?,比如提醒學生對繪本的細節(jié)要觀察仔細,對繪本的主題,引導學生積極體會,以最大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繪本的效率。
四、結(jié)束語
繪本閱讀就是通過用繪畫出來的畫面給小學生講故事的讀物,繪本閱讀是閱讀的一種,它起著為提高小學生閱覽圖書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當今現(xiàn)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形式。優(yōu)質(zhì)的繪本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也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繪本閱讀教學還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革,順應當今社會發(fā)展的需求,為語文閱讀提供更好的方法與啟發(fā)。
參考文獻
[1]段慧,吳艷俠.繪本來助力,作文有升華——繪本閱讀促進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8):43-44.
[2]陳俊竹.繪本教學在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吉林教育,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