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昌隊
內(nèi)容摘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要從中予以點撥,加以引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必須真正的改變教學觀念,努力接受新的教學思想,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大膽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化教學,讓合作學習貫穿地理課堂。
關鍵詞:合作學習 討論探究 創(chuàng)新
隨著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許多從事地理教學的一線教師也頗有壓力,大家都覺得地理越來越難教,越來越感到彷徨,生怕跟不上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其實,我個人不以為然,我倒覺得地理不是越來越難教,而是越來越輕松了,當然你必須把課堂交給學生。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強調(diào)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自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積極開展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我覺得只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只要從中予以點撥,加以引導,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再也不像以前只唱獨角戲了,這豈不是比傳統(tǒng)教學更輕松嗎?作為地理教師,我們有責任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我們要讓合作學習貫穿地理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興趣是合作學習地理學科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入初中,第一堂地理課尤為重要,地理老師應盡量給學生多講一些與地理有關的故事,例如有關恐龍的故事,先要吊足學生的胃口,使他們產(chǎn)生好奇心。我們知道,地理來源于生活,離開現(xiàn)實生活,地里將是一片死海,沒有生活的地理是毫無魅力的地理。作為地理教師,要為學生感悟親近地里創(chuàng)設和諧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與好奇,拉近學生與地理的距離,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親近地理。第一堂課還要讓學生自愿報名,成立班級地理興趣小組。 讓學生擁有一種快樂能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自己要保持好快樂的心情,要尊重愛護學生,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并及時的給予贊揚。只有營造了這樣的教學氛圍,才能換起他們熱愛地理的興趣,他們才能自主的合作學習地理學科。
二、合作學習的目的與要求。
傳統(tǒng)的地理學習方式只是介紹知識,然后再讓學生在訓練中鞏固知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有些老師甚至禁止學生討論,學生成績的好壞,分數(shù)是唯一的判斷標準。這樣,學生彼此沒有討論,沒有幫助,更談不上合作,這樣的教學方式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是背道而行。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不是個別。合作學習使學生更加熱愛學校、熱愛同學、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合作學習讓學生學會自尊自愛,善于為他人著想,合作學習還能使學生學會、會學、好學、樂學。
三、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是合作學習地理學科的主要形式。
1.合作學習,從課前預習開始。教師根據(jù)導學案,要求小組成員共同搜集資料、預習思考或者根據(jù)教學目標給小組分配任務。例如筆者在講四大地理區(qū)域時,會要求學生小組分工,每個小組分別選擇地形、氣候、河流、湖泊等要素進行資料的搜集,之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2.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是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合作學習一般以小組為單位,組員一般要有互補性,便于組內(nèi)相互幫助,同時需要選出一位對地理學科有濃厚興趣,有責任心和管理能力的人當組長。課堂上教學重點和難點需要分組討論探究,討論探究的過程是學生知識構建的過程。很多學生都會借助小組合作平臺向其他同學請教,通過討論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例如在講“世界的人口問題”時,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紅隊討論“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黃隊討論“人口增長過慢帶來的問題”,藍隊討論“人口增長快是否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綠隊討論“人口增長慢是否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3.合作學習需要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的形式多樣,有討論式的合作學習、競賽式的合作學習、探究式的合作學習等等。課堂中,學生討論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在討論中,學生各抒己見、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在積極的互動與交流中獲取新知,拓展思維、發(fā)展能力。討論式的合作學習也是課堂中最常用的一種合作學習方式,這里就不再詳談,我想重點談談競賽式的合作學習。學習地理離不開地圖,而許多學生又不懂看圖,例如中國主要山脈的分布、大洲與大洋的分布、中國的主要鐵路分布等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單一,要求記憶量大,單是老師講,學生聽,肯定枯燥乏味。在學習<<中國的地形>>這節(jié)課時,我課前準備好空白的中國山脈分布圖和剪好的中國山脈的名稱,課堂中,我通過競賽式的合作學習來完成這一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哪個小組貼的又快又準。這一方法簡直有神來之筆,課堂中孩子們爭著舉手,爭先恐后的往講臺上跑,而且貼的又快又準,課堂氣氛頓時達到了沸點。
當然合作學習也需要創(chuàng)新。例如,我在講“洞庭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這一知識點時,我便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辯論賽。正方觀點是“退田還湖利大于弊”,反方觀點是“退田還湖弊大于利”,正反雙方各選三位選手參賽,三位選手必須要合作,把握時間,講究技巧。通過這樣的辯論賽,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鍛煉了口才,更收獲了團隊合作的喜悅。
合作學習如今已深入課堂,將來肯定會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潮流。要真正實施小組合作化教學,教師必須真正的改變教學觀念,努力接受新的教學思想觀念,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大膽創(chuàng)新小組合作化教學,讓合作學習貫穿地理課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優(yōu)化地理課堂教學,才能徹底解放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