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不斷邁進,小學語文教學探索實踐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進行開來。小學語文教學肩負著教授學生辨識字詞、提高閱讀和寫作的重任,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當作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來促使學生在強烈興趣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最終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高;課前預習;創(chuàng)新;拓展作業(yè)
小學生以感性思維為主,其學習動力大多是以興趣為主。在此前提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來增添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并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yè),從而促使學生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并能夠靈活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從而促使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以顯著提高。
一、引導課前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毕啾容^獲得多少知識而言,教育的意義更加側重于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正確的、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對新課內容有大致的了解,而且可以促使學生漸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學習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進行課前預習,為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窮人》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通過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我讓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并布置了課前預習作業(yè):(1)通過自查字典解決生字詞,讀通課文。(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課文的故事內容。(3)借助電腦查找課文的作者介紹,以及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這樣,學生在課前對課文進行了高效的課前預習,學會了借助字典、工具書以及電腦去自主學習,從而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了解,并漸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進而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課堂有效注意力時間短,喜歡新鮮事物等特點,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勢必會帶給學生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促使學生缺乏興致,在課堂上出現(xiàn)走神兒、開小差等情況,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的提高,影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堅持不斷地研究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不斷地給學生帶來新鮮感和愉悅感,從而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反應。
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課上,我首先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找一找從“我”和閏土的對話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接著,我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我讓學生從這些事情中挑選一件印象最深或者最想干的事情,并說一說理由。這樣,學生邊交流最想干的事情,說明了理由的同時,從側面總結了閏土的形象特點,如機智勇敢、聰明能干、見多識廣......課堂上,我還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用語言來給“我”和“閏土”畫一幅肖像,通過閏土的形象來想象、分析和總結“我”的形象特點。這樣,我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利用討論、交流、合作學習等方法促使小學語文課堂上充滿了討論聲,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布置拓展作業(yè),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這就預示著語文學習不能隨著課堂的結束而結束,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活動由課堂延伸到課外,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學生布置具有實踐性、拓展性的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將課堂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實踐,逐漸掌握語文知識的運用方法,通過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獲得提高。
例如,《盼》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個小女兒因媽媽送了新雨衣而盼下雨、穿雨衣的故事,這樣的事情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也道出了所有小孩子的心理,因此,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就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時,我就布置了拓展性的課后作業(y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嘗試從中提煉出一個主題,仿照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并在下課上課時講給大家聽。這樣的課后作業(yè),不僅促使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的知識,而且通過寫話訓練促使學生練習了文章的寫作方法,通過講故事的活動還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莫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3(13).
[2]金旭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研究[D].武漢:中華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