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山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大學體育教學引入了俱樂部教學模式,但是在實際運用中,體育俱樂部教學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因此,在自組織理論視角下,對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進行改革勢在必行。本文闡述了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具備自組織的特點,我國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希望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自組織理論 ?大學 ?體育俱樂部 ?教學改革
1 ?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具備自組織的特點
1.1 開放性特點
自組織理論開放性要求系統(tǒng)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連續(xù)的交換,其中包括物質、能量及信息。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具有開放性的特點,教學內容包括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多種項目,且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體育項目還會不斷增加。
1.2 非線性特點
非線性特點即不具備均勻性或者疊加性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師生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都具備非線性的特點。體育教學是有方法的,但是沒有固定方法,要依據(jù)教學實際運用教學方法。
1.3 漲落特點
漲落即系統(tǒng)內的波動,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中存在著很多漲落,例如師生間的交流、學生的行為等。
1.4 協(xié)同性的特點
協(xié)同性即系統(tǒng)內互相影響、互相協(xié)作的關系。大學體育俱樂部的教學通過分組,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目的就是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
2 ?我國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2.1 俱樂部要求與體育教學任務缺乏一致性
其一,大學俱樂部教學模式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學習項目,在進行身體鍛煉的時候還能得到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指導。在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下的理想狀態(tài)是,學生發(fā)揮積極性,主動參與身體鍛煉。
其二,而體育教學任務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大學體育課程是大學里的必修課程,主要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通過學生的科學鍛煉,進而達到增強學生體質,提升體育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在國家的教育管理文件中,給體育教師下達了教育任務,大學體育課程必須落實,且要對學生的鍛煉情況給予考核。在各高校,體育教師要對學生的鍛煉進行記錄,并按時向學校遞交學生的體育成績,如若缺少考核環(huán)節(jié),則體育教學任務不能夠完成。通過以上的兩點的分析,可以明確知曉大學體育俱樂部要求與體育教學任務之間缺乏一致性。
2.2 俱樂部職能與學生訴求相背離
我國大學體育引入俱樂部教學模式主要是為興趣愛好相同的大學生著想,為他們提供一個體育交流和鍛煉的平臺,使得學生們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體育興趣,增強體育能力[2]。依據(jù)各高校的規(guī)定,大學生在校期間要修滿體育課程的規(guī)定學分。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雖然,大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了學習內容,并參加俱樂部活動,最主要的是關心自己的體育考試成績。取得優(yōu)異的體育成績依然是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教學目的,這與大學體育俱樂部成立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2.3 俱樂部體育活動與大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巨大差距
每一個俱樂部成員都可以參與俱樂部的活動,體現(xiàn)了其強大的生命力。要想?yún)⒓泳銟凡炕顒?,是需要繳納會費,投入熱情,還要具備一定的體育運動能力。我國的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f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并能夠積極參與俱樂部的組織活動,換句話說,就是要求大學生具備參與俱樂部活動的體育運動能力。從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發(fā)展還很欠缺,與大學體育俱樂部組織開展的活動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
3 ?我國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不斷完善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
其一,以會員關系為主,師生關系為輔。我國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把俱樂部的管理形式和大學體育教學得出:信息化教學在體育教學中能使學生的考核成績得到提高。
3.2 實驗組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認識情況的對比期末實驗結束后,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認可并接受現(xiàn)代信息化的教學形式。通過信息化教學,明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認為信息化教學具有了直觀、生動形象,表象清晰、加深印象等優(yōu)點。有助于學生理解動作,降低學習困難,更好的掌握重難點。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在體育實際教學中,有許多技術動作都是在一瞬間完成多個連貫復雜的動作,即使通過教師示范,學生仍難掌握全部要領。而通過信息化教學就克服了這一難點,它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到標準的技術示范和逐幀的分解示范,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
4.2 建議
若要將信息技術更好地引入課堂,首先,需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開發(fā)、制作課件能力。其次,國家加大投入,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網上教學資源數(shù)據(jù)庫,方便教師獲取課件制作的資源,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質量。最后,信息化教學要與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緊密連接,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沖鋒.教學技能應用指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顧志勇.多媒體與體育教學相結合[J].南昌教育學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