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敏
摘 要:小學語文看圖寫話這一課程任務中,存在著些許問題。看圖寫話是為了擴散學生們的思維活動,使他們做到細心觀察,發(fā)揮想象,最后到寫話的過程。但現(xiàn)在多數(shù)存在的問題就是寫話主題迷失,語言邏輯不夠嚴謹?shù)?。因此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了建議性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據(jù)網(wǎng)上資料顯示,對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小學生詞語收集量少,語言表達方面尚未成熟,提高看圖寫話的質量水平是個難題。根據(jù)這樣的情況,分析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現(xiàn)狀,總結出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策略,分別是: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學生看圖寫話興趣和提高看圖寫話質量。
一、小學語文看圖寫話現(xiàn)狀分析
調查了一百名學生,顯示喜愛閱讀的學生三成,不喜愛閱讀的多達七成。根據(jù)寫話類型調查,喜愛故事類寫話內容的有百分之四十,有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喜愛單元隨堂寫話內容,還有不太清楚自己喜歡的百分之五。
調查老師對看圖寫話的重視度,發(fā)現(xiàn)將近半數(shù)的老師并不看重學生的寫話教學,沒做到加強學生寫話訓練,忽略了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言語能力的表達。
可見,現(xiàn)今的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上,存在許多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的不感興趣,另一方面是教師的不在意。因此我們應該多多研究相關專業(yè)的解決策略。
二、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一)積累寫作素材
小學生看圖寫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說什么,對寫話不感興趣”。老師要讓同學們多閱讀課外書,積累好的句子和詞語,對身邊環(huán)境進行觀察,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并積累生活經(jīng)驗,最后達到積累寫話素材的目的。
小學生通過眼睛能辨別事物的形狀和顏色,通過舌頭來品嘗各種味——聲音可通過耳朵來聽到等,因此在看圖寫話的授課方面,小學生要用眼睛和其他感覺器官合作獲取信息。如:布置學生任選一種辣味食物,并且描述“辣”的感覺。這次作業(yè)中,學生生動地把感受寫了出來。“我非常小心地在嘴巴里放了辣椒,舌頭觸碰到辣椒的那一刻,沒有感到辣,之后嚼了一下,馬上覺得嘴巴火辣辣的。我立馬把辣椒整個吃進肚子里面,我的肚子又開始辣痛……此時我喝了些甜飲料,但我想我的喉嚨肯定紅腫了?!?/p>
在學生對人物觀察時,注意要把人物的特點抓住,尤其是那個人的外貌特征,穿著、體形等,一定要細致一些,比如臉上的痣的位置等。還要聯(lián)系那個人的周圍事物關系,只有從多個角度觀察,才能真實而且豐滿地把人物形象與性格展現(xiàn)出來。
觀察事物的順序是先整體后部分,然后先部分后整體。對于觀察事物的各部分,其順序為由上到下。例如,描述水果時老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哪種水果是你喜歡的?那么先品嘗它的味道是如何的,然后記下來這水果的顏色和形狀,最后把你記下來的水果形狀和顏色以及吃的口感和大家講述一下。學生講述完后,老師和其他學生可以給出建議。
因個體差異,雖然只是小學生,但是不同的小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角度也不同,生活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老師要讓學生把他們自己對生活的所見所聞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而其他的學生在傾聽過程中也能夠學到很多,感受到更廣泛的層面。比如可以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讓學生上講臺講述自己的作品;可以把班級的優(yōu)秀作品制成小冊子,然后分發(fā)給各位學生,讓他們都互相學習方法等。
(二)增強學生看圖寫話興趣
看圖寫話首先要有個好的閱讀習慣,按照同學個人的實際狀況,老師可以按天或按周給出課外閱讀計劃,使學生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感受或者書中表達的觀點闡述給其他同學聽。這樣的閱讀任務,能逐步把同學培養(yǎng)成有閱讀習慣的好學生。
養(yǎng)成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后,還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來制定以后的看圖寫話內容,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繪本給他們帶來了童年的歡樂。繪本通過圖文并茂的模式,把兒童的生活生動呈現(xiàn)了出來。繪本雖沒有很多的文字內容,但其里面的圖畫非常完美,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感,提供了很大的思維想象空間和奇思妙想的想法。通過繪本閱讀,使同學能融入聽說故事的過程里來。閱讀中的學生都是非常感興趣的,并且興致特別的高。因此老師在給學生講看圖寫話時要挖掘出繪本的潛在功效,把繪本和看圖寫話進行無縫的結合,讓學生能夠很有興致地進行看圖寫話訓練中來。
(三)提高看圖寫話質量
看圖寫話是有技巧的,和寫作文相似,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自問自答的辦法來觀察圖畫并完成寫話??粗环鶊D,可以先想到這幾個小問題,比如:這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的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事情結果如何呢?這些人有什么特點?小問題越多,能寫出來的句子也就越完整。把句子進行簡單整理,有邏輯性地組織出來,就是一篇完整的寫話了。
如,描寫一只狐貍坐在樹下想吃葡萄的圖,下面的“話”就顯得亂糟糟:狐貍有一棵葡萄樹,又圓又大的葡萄它很想吃,它坐在樹下。經(jīng)過整理后就變成:一個明媚的清晨,狐貍餓著肚子,來到了一個葡萄園,看那樹上又大又圓又紫的葡萄,口水流了出來,于是,它坐在葡萄架下想辦法摘葡萄。老師可以多多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例子為學生做示范,然后指導學生多練習,要鼓勵學生多讀書。閱讀不僅使之有廣闊的見識,還能讓學生收集到很多好的詞語和句子,同時也能在閱讀中夠感悟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學生提高看圖寫話質量。
結束語:
教學過程中老師起到一個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動態(tài),在學生們做看圖寫話過程中,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幾次的正確引領后,學生自我會形成一種語言思維,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并且更加自信地對待這種類型題。
參考文獻:
[1]劉俊國,邵廣民,賈志紅.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文教資料,2017(19):68-69.
[2]梁育紅.談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3(08):113.
[3]劉揚. 小學低年級交際性看圖寫話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