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學會聽課是必備的素質,也是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的基本技能,它能讓一個教師更優(yōu)秀。
關鍵詞:聽課;教師;學生
在教學中怎樣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增強自身素質,讓自己成為教學能手,學會聽、評課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下面就我從教20多年的經驗和實踐對聽課做一點分析。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活動,在聽課中也涉及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一要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接受和參與情況,二要看教師是怎樣讓學生愿意聽課并學會課堂中所授的內容。
一、 教師是組織者和參與者,要看老師是怎樣組織教學的
(一) 教師對教材的掌握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教材十分熟悉,只有對教材熟悉才能掌握教材,掌握教材才能融會貫通,才能將整個學期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做到承上啟下,突破難點,強調重點,合理安排教學學時,完成好每個學時的教學任務。
(二) 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
通過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是看教師備課是否充分,特別是近年來學校各種各樣教學硬件設施越來越完善,而把這先進的設備用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備課所用的精力就更加多了。
(三) 教學目標是否明確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我們的教學任務,而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主要指標是看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學生是否掌握了。教師安排的活動,都是依照教學目標而設定的,目標不同也會使活動更加多樣性。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為“讀”生字,那這節(jié)課在設計時對學生“讀”的方法的活動就要多一些,如果這節(jié)課以“書寫”為目標,那教師指導學生的“書寫”活動設計就要多,所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是一堂課的靈魂,也是一堂課的基礎。
(四) 教學過程是否完整
一堂成功的授課它的教學過程必須是完整的。一堂課應該有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重難點的解決(教學活動)、學生練習、匯報交流、拓展應用、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教學反思等教學過程。完整的教學過程會使整堂課條理清晰,促進教學任務的達成。
(五)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關注程度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對自己所授知識的反映情況,這樣既可以隨時調整教學方法,又能與學生更好地互動,又可以讓學生知道老師在看著自己而不敢違反課堂紀律。關注度越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會越好。
(六) 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
熟練地運用語言并用普通話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技能,而風趣幽默的語言、加上教師引經據典來體現教師自身的知識淵博。也是吸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不可忽視的因素。
(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儀表、精神和自信是不可缺少的。其中教態(tài),在教學中的提問方式,教師的形體語言及語言的組織能力形成一堂完整的課堂教學。
二、 學生是教學響應者和參與者也是教學的中心
(一) 學生的參與度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和中心,一堂課的教學,學生的參與度低或者由于課堂教學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參與教學時困難,只能說這節(jié)課是失敗的。該怎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而且能讓學生順其自然地參與教學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
例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舉起小手的學生只有一兩個,這種情況說明孩子沒有參與到教學中去,說明題目有問題,或者學生對這一問題不感興趣,教師應馬上調整教學。同樣一個問題拋出后,學生爭相舉手回答問題,說明學生對老師的問題感興趣,參與度比較高,同時說明這個問題提得比較成功。學生的參與度是一堂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二) 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學會主動去學習,而在一堂課中如何讓學生關注知識點,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感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是教師要側重解決的。
(三) 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
學習的知識,特別是教學目標所要求的知識點,要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主要是要現學現用,把知識用在學生自己的生活中,例如:在小學語文低段的“詞語”教學中,我們截取一段帶有特定詞語的句子,我們讓學生朗讀,朗讀后體會句子的意思,再在體會句子的基礎上說出這個特定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理解特定詞語的意思后,再讓學生利用這個特定詞語去造一句帶有這個特定詞語的句子,這樣就能讓學生學會現學現用。
(四) 培養(yǎng)了學生的什么能力
通過一些作業(yè)和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自己用知識去解決,課堂教學中應有實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并結合本課程教學的知識點去完成問題。例如教學“生字”,可以讓學生和同桌合作,利用字典去完成學習,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 學生對知識和教師的關注度
在課堂中還要看學生對這一知識的關注度,只有學生關注某一知識點,才會產生興趣,才會愿意去學,教學才會有效果。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喜歡自己的老師,才愿意去關注老師,才會在老師上課時進入學習氛圍中。“親其師,效其行,聽其言,信其道”,只有學生關注教師,這堂課才算成功。
三、 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互動要充分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學習氣氛是否活躍,發(fā)言是否積極要看教師對整堂課的安排和調動情況。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怎樣吸引學生對知識點產生興趣的,是通過語言、音樂、視頻、動畫,還是布置的作業(yè)要求學生自己搜集資料等。總之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一起去解決問題。
學會聽課對于教師的成長是有促進作用的,知識是學無止境的,教學也是一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中教師和外界的交流也寬泛了,學校和學校之間,地區(qū)和地區(qū)之間,省內和省外,出國學習交流的機會也開始出現,這樣我們不但能在本校內聽課,也有更多的機會去外校聽課,去外省聽課,甚至有機會到國外去聽課。一個教師也只有學會聽課才能學有所長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作者簡介:
何紅娟,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卡若區(qū)俄洛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