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作 者:Francois Jaisel′,Olivier Merdy,Tom Meyns,Vale′rie Decens,Sjouke Van Poucke,Guillaume Perreul,Benoit Boivent,Han Smits,Alberto Aguilera,Laurent Fischer,Chtherine Charreyre
(1.Marial SAS, 里 昂, 法 國;2.Merial Belgium,Diegem, 比 利 時;3.Merial Velserboek, 荷 蘭;4.Merial SAS Ancenis,法國;5.Merial 北歐)
花象柏1(編譯),歐偉業(yè)2,肖煥星2,楊茂春2(校稿)
(1.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2.浙江美保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浙江 金華 321000)
本研究對豬I 型PRRS 活疫苗(MLV)免疫接種和MLV 與滅活疫苗(KV)的組合免疫接種的免疫應答進行了比較。實驗設計如下(如表1),將32 頭小豬隨機分成4 組,每組8 頭。A 組、B 組、C 組各組豬于1.5 月齡時注射I 型PRRS 弱毒疫苗,D 組為不注射疫苗的對照組。在豬4.5 月齡時,A 組注射第2 次I 型PRRS 弱毒疫苗,B 組和C 組注射I型PRRS 滅活疫苗(PROGRESSIS,法國Marial 公司生產(chǎn),2 mL,肌肉注射)。在豬5.5 月齡時,C 組再注射一次同型同劑量的滅活苗。在豬6.5 月齡時,用I 型PRRSV 2749 毒株鼻內(nèi)接種(與歐洲型LELYSTED同源性為99%)對32 只豬攻毒,劑量為2 mL 106TCID50病毒培養(yǎng)液。檢測各組免疫后ELISA 抗體,中和抗體(NA)和細胞免疫(CMI)水平,并在攻毒后測定病毒血癥。
檢測各組豬免疫后ELISA 抗體,結果顯示第二次用弱毒苗和用滅活苗免疫差異不大。
檢測各組豬4.5 月齡、5.5 月齡、6.5 月齡和攻毒后14 d 的中和抗體陽性率和平均滴度。結果顯示加強兩次滅活疫苗接種的C 組在攻毒后14 d 中和抗體水平明顯高于未注射滅活苗的A 組,而接受一次滅活苗注射的B 組,其中和抗體滴度介于C 組和A 組之間。如表2。
測定各組豬每個時間點的INF-γ 水平,如圖1 加強兩次滅活疫苗的C 組在攻毒后INF-γ 快速升高,在攻毒后7 d 達到峰值顯著高于其他組。
荷蘭一個300 頭母豬場在母豬妊娠第90 天對母豬額外增加滅活疫苗接種,評估仔豬PRRS 抗體滴度的增加以及其在保育期對PRRSV 的保護率。母豬在分娩后第6 天跟胎注射一次I 型豬藍耳病弱毒疫苗,但保育豬長時間存在PRRSV感染的問題。之后免疫程序改變?yōu)椋罕A舨溉槠谌醵疽呙绲拿庖撸冉o母豬連續(xù)2 次免疫弱毒疫苗,間隔為3 周,接著在母豬懷孕90 d 時,注射一次滅活疫苗(PROGRESSIS)。在所生小豬4、7 和10 周齡時,抽取3 窩小豬的血清,用IDEXX ElISA 試劑盒測定其抗豬藍耳病的抗體滴度,并用多重PCR檢測其口腔液中的呼吸道病原。母豬在免疫滅活疫苗前,血清學檢測證實5 ~10 周齡的小豬存在PRRSV的感染。應用滅活苗后,小豬血清中抗豬藍耳病的母源抗體滴度更高,維持時間更長,直到8 周齡其母源抗體尚未消失??谇灰篜RRSV 的檢測除1 窩在10 周齡時檢測為陽性外,其余均為陰性。如此免疫方法連續(xù)檢測了3 批分娩的小豬血清,其豬藍耳病抗體的檢測結果都一樣。結果表明母豬于分娩前接種一次滅活苗確實能延長小豬血清豬藍耳病母源抗體維持的時間,從而對抗小豬的早期PRRSV 的感染。
表1 實驗分組
表2 各組豬免疫后不同時間中和抗體陽性比例及抗體值
圖1 免疫后各組各時間段INF-γ 水平
一個1 200 頭母豬的豬場,具有5 條生產(chǎn)線。母豬用I 型豬藍耳病弱毒疫苗,每年3 次。2012 年1 月,出現(xiàn)嚴重的豬藍耳病癥狀,母豬表現(xiàn)為早產(chǎn)、產(chǎn)死胎和弱仔。產(chǎn)房小豬死亡率達4.5%,抗菌藥物用量增加。豬血清ELISA(IDEXX)檢測,證實PRRSV 感染。在3 ~7 周齡的小豬也檢出PRRSV 感染。之后對母豬PRRS 疫苗作了調(diào)整,改為懷孕60 d注射I 型PRRS 弱毒苗,懷孕90 d 注射一次滅活苗(PROGRESSIS)。到2012 年11 月,母豬和小豬仍能檢出PRRSV,到2013 年10 月,母豬PRRS 抗體差異穩(wěn)定,小豬S/P 比例在斷奶時仍然較低。到2013 年末,斷奶小豬死亡率降至2%左右,母豬和小豬PRRSV 的循環(huán)明顯穩(wěn)定。結果再次表明,母豬于懷孕90 d 時注射一次滅活苗確實能增加小豬母源PRRS 抗體的水平,控制PRRSV 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整個豬群。
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qū)有一個400頭母豬的PRRS 陽性豬場,該場有5棟分娩舍,每棟可容納80 頭母豬。母豬通常在哺乳時注射I 型PRRS 弱毒疫苗。哺乳期未見有豬藍耳病癥狀。小豬在斷奶時注射支原體疫苗,不接種PRRS 疫苗。保育和育肥期豬呼吸道疾病多發(fā),需要使用抗菌藥物。2013 年12 月,通過PCR 檢測PRRSV 抗原和ELISA(IDEXX)檢測抗體證實了保育豬PRRSV 的感染。2014 年1 月,其中一條生產(chǎn)線的懷孕母豬在懷孕90 d 時接種了一次PRRS 滅 活 苗(PROGRESSIS)。對這些母豬產(chǎn)下的10 頭小豬口腔液采用PCR 檢測其PRRSV 的感染情況,并于8、12 和16 周齡時采血檢查其PRRSV 抗體情況(用ELISA方法)。這些應用了滅活苗母豬的后代直至出欄都未見任何呼吸道癥狀。ELISA 檢測除1 頭仔豬PRRS 抗體在8 周齡血檢中S/P 為0.66 外,其余仔豬在8 和12 周全為陰性。血清和口腔液樣品,到仔豬16 周齡的樣品才呈現(xiàn)ELISA 陽性結果,表明仔豬斷奶后16 周才感染PRRSV 轉陽。在2014 年2 月,母豬又按原來的免疫計劃,即只在產(chǎn)后6 d 注射弱毒疫苗,哺乳小豬再次出現(xiàn)呼吸道癥狀,表明了早期的PRRSV 感染。2014 年6 月,懷孕母豬于妊娠90 d 齡時再次接種一次滅活苗,豬群的呼吸道癥狀再次減少。2014 年10 月,口腔液樣顯示PRRS 母源抗體持續(xù)至10周齡。直到12 周齡,PRRSV 感染仍呈陰性。這一例子表明,母豬產(chǎn)前3周左右注射滅活疫苗是控制豬群早期感染PRRSV 的有效措施。
丹麥一個1 000 頭母豬的豬場,在4 ~10 周齡的豬群中存在呼吸道癥狀,采用PCR 檢測4 周齡前豬支氣管-肺泡的灌洗液(BAL)證實為PRRSV 感染。小豬未接種PRRS 疫苗,母豬免疫用I 型PRRS 弱毒苗,程序為懷孕60 d 和產(chǎn)后6 d。后改為懷孕60 d 用弱毒苗和90 d 用滅活苗(PROGRESSIS)。如此實行一年后,對4 ~10 周齡的小豬收集BAL 液用PCR 檢測PRRSV;6 頭母豬于產(chǎn)前4、3 和1 周采血進行ELISA 檢測。該6頭母豬每頭所產(chǎn)生的小豬隨機取3 頭于4、7 和10 周齡時采血進行PCR 和ELISA 檢測。PCR 檢測表明,PRRSV在BAL 液和血清中的檢出已由以前的4 周向后推至10 周(即懷孕90 d 用了滅活苗后)。斷奶小豬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母豬在應用滅活苗前,血清中抗PRRSV 抗體滴度在產(chǎn)前3 ~4 周是減少的,而在應用滅活苗以后,母豬的上述抗體滴度明顯增加。豬場生產(chǎn)成績也明顯提高:每頭母豬每年斷奶仔豬從28.2 頭提高至31 頭,產(chǎn)活仔數(shù)從32.2 頭提高至34.7 頭,斷奶后日增重從每天302 g 增加至320 g,斷奶后仔豬死亡率從4.7%下降至0.8%。該案例說明:母豬在懷孕后期接種一次PRRS 滅活苗,斷奶后小豬能推遲PRRSV 的感染,提高豬群的生產(chǎn)性能,減輕PRRSV 感染的癥狀。
據(jù)Boivent 等(2016)的調(diào)查,在法國養(yǎng)豬最密集地區(qū)的一些養(yǎng)豬場,商品豬群經(jīng)常出現(xiàn)PRRS 疫情。各豬場的PRRS 免疫程序不同,有的先用I 型PRRS 弱毒苗作一次基礎免疫,在分娩后6 d 再加強免疫一次;有的在懷孕60 d 用弱毒苗免疫一次;有的用弱毒苗每4 個月一次。后來,這些豬場都在母豬懷孕90 d 時增加一次滅活疫苗的免疫。為比較滅活苗應用前后母豬所產(chǎn)小豬PRRSV 的感染情況(用RT-PCR 法)和小豬體內(nèi)抗PRRSV 抗體的情況(用Idexx 試劑盒),在8 個豬場,每個豬場采取14頭小豬不同階段的口腔液,共81 份樣品。檢測結果表明,母豬在應用滅活苗前,其所產(chǎn)小豬在5 ~7 周齡即能測出20%以上樣品PRRSV 陽性,以后PRRSV 陽性率進一步快速升高。在母豬應用滅活苗后,其所產(chǎn)小豬至14 周齡才有11/23 的小豬檢出PRRSV呈陽性。小豬斷奶后,具有較高的抗PRRSV 抗體,直到10 ~16 周齡,其抗體水平才緩慢下降。
結論:用PRRS 弱毒疫苗免疫的母豬,在懷孕后期注射一次PRRS 滅活疫苗,其所產(chǎn)小豬能推遲對PRRSV 的感染。
美國FA Zuckermann, MUZ 博士 研究證明PRRSV 弱毒疫苗對異源PRRSV 攻毒只有部分保護。豬感染PRRS 野毒或接種PRRS 弱毒疫苗誘導產(chǎn)生大量無中和能力的抗體,在感染4周后產(chǎn)生T 細胞介導的PRRSV 特異性淋巴細胞增生性應答,持續(xù)9 ~14 周。在這期間,產(chǎn)生有限數(shù)量的分泌IFN-γ細胞,有保護作用。重復接種弱毒疫苗的豬加強接種并不會引起對PRRSV的T 細胞應答增加,而且與未接種過同樣疫苗的豬相比反而受到抑制。
PRRSV 先天性免疫應答,引起特異性的細胞介導免疫延遲,是因為缺乏對病毒感染足夠的IFN-γ 應答。急性感染PRRSV 的豬肺中產(chǎn)生的IFN-γ 幾乎檢測不到,PRRSV 誘導產(chǎn)生的IFN-γ 是呼吸道冠狀病毒誘導產(chǎn)生的0.6%。
提高對PRRS 保護性免疫刺激的方法:PRRSV 活疫苗與滅活疫苗聯(lián)合使用可增加宿主對PRRSV 的IFN-γ應答,但體液免疫應答沒有明顯變化。只有用豬肺巨噬細胞生產(chǎn)的PRRSV弱毒疫苗才能提高IFN-γ 的應答,用Marc-145 細胞生產(chǎn)的不能被提高。所以用PRRSV 活疫苗與滅活疫苗聯(lián)合使用可增加宿主對PRRSV 的IFN-γ應答,提高細胞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