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摘 ?要:游泳運動因其獨特的運動環(huán)境和身體與水相融合的特殊體驗,深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由于運動環(huán)境的改變初學者往往會產(chǎn)生恐懼心理,為了研究恐懼心理對少年兒童游泳學習的影響,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觀察分析等方法,以6~14歲的80名少年兒童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克服方法。
關鍵詞:少年兒童游泳初學者 ?恐懼心理 ?分析
中圖分類號:G86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6(b)-0249-02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健身活動需求的增加,游泳已由競技體育向大眾健身活動轉變。對于少年兒童來說,游泳運動可以改善骨骼的生長,促進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等方面的機能,因此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報名參加游泳培訓。在游泳教學中恐懼心理是阻礙初學者進行學習最大的障礙,其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教學進度,這種恐懼心理如果不加以消除就很難學會游泳。因此,對于教練而言,針對學生不同的心理障礙,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學生們克服,并引導他們進一步掌握游泳技術,加速教學進程,恐懼心理的克服必不可少。
1 ?少年兒童游泳初學者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主要表現(xiàn)
游泳是在水中進行的運動,對于初學游泳的少年兒童來說,剛開始時有一定的興趣,但是有過幾次嗆水的經(jīng)歷后會對水存在著一種懼怕心理,表現(xiàn)出猶豫不決、面有難色、語言不清,心理學上稱恐水。通過觀察80名認為“怕水”是游泳學習最大困難的少年兒童,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依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的占30.5%,做動作比較著急的占25%,言語過多的占17.5%,肢體僵硬的占16%,不敢下水的占11%,這是因為在上課的過程中,部分學員因為恐懼心理一直擔心自己沉下去,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注意力無法集中,聽不進去教練所講內容,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其次是在蛙泳教學的過程中,初學者往往很容易忽略滑行,在恐懼心理的作祟下無意識地加快自己動作節(jié)奏,反而下沉得越厲害;初學者在產(chǎn)生恐懼心理后總是借機和教練員講話,總想靠岸邊或伏著水線,表面上說個不停,實際心理非常害怕,嚴重地阻礙了教學進度,久而久之加劇了厭水心理;由于怕水初學者的身體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動作越僵硬下沉就會越快,導致嗆水和喝水的發(fā)生,加劇了初學者的恐懼心理。在學習中一旦產(chǎn)生怕水心理,會降低對游泳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嚴重阻礙了教學的發(fā)展,不利于教學的進步。
2 ?少年兒童初學者恐懼心理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根據(jù)少年兒童游泳初學者恐水的行為表現(xiàn),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2.1 學習者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面對新學的項目和內容,學生往往不能夠正確地認識這項運動,再加上本身意志力不足,在練習過程中,總不能迎難而上,久而久之會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總感覺不如別人,再加上之前對水的恐懼,因此,在游泳的學習中很容易因為缺乏自信而畏手畏腳,容易半途而廢,放棄練習。
(2)身體原因。每個孩子的身體素質都有所不同,那些身體條件較差的、模仿能力低的學生在游泳學習時就相對比較吃力。游泳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運動,借助的是水中的巧力,這就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初學者在連續(xù)的挫敗感后,在心理上就會產(chǎn)生較大的負擔,從而產(chǎn)生恐懼心理。
2.2 運動環(huán)境的改變
游泳運動不同于陸上運動,對陌生環(huán)境的不適應、心理準備不充分是初學者恐懼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1]。具體來講,人在水環(huán)境之中會受到浮力、壓力和阻力。首先人在水中受浮力的影響,總感覺會飄起來,腳踩不穩(wěn)池底,而在水中除了池邊又沒有可供人支撐的物體,因此會使人漂起來的感覺愈發(fā)得強烈,尤其是針對少年兒童天生浮力就較好,很容易站不穩(wěn)而導致“側翻”背躺在水里,越是掙扎越站不起來,掙扎得越厲害反而下沉得越快,因此更加怕水。
2.3 運動體位的改變
運動姿勢的改變會使初學者感到不適。在水中人的身體姿態(tài)由站立位變?yōu)榱烁┡P或仰臥位,并受其他力的作用,將會全然打破平時正常的前庭感覺,使初學游泳者總感覺到不習慣,沒有安全感。
2.4 呼吸方式的變化
在陸地環(huán)境中,人們的呼吸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實現(xiàn)的,而身體上的氣壓幾乎不能感覺到的,而在水中由于水對胸廓的壓力增加引起呼吸困難,在動作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害怕吐氣加快,導致用鼻子吸水,出現(xiàn)嗆水、咳嗽等不適,從而導致恐懼和逃避心理。
2.5 教學方法的不當
現(xiàn)階段大多數(shù)的游泳俱樂部都采取“速成”式教學,用最短的時間完成教學目標,安排的課時也相對較少,因此很多教練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無法按照正常的教學進度進行,通常第一節(jié)課就教蛙泳腿,忽略了熟悉水性的教學,而學習者因人而異,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在還沒有完全適應水環(huán)境就被要求完成動作的練習,往往因為動作不規(guī)范導致嗆水、喝水等,恐懼心理進一步加強。
3 ?克服少年兒童游泳初學者恐懼心理的方法
3.1 重視熟悉水性的教學,培養(yǎng)初學者的興趣
熟悉水性的練習是游泳教學的第一步[2]。通過熟悉水性的練習可使初學者盡快適應水環(huán)境,改變人們在陸地上生活所形成的的思維方式和動作習慣,消除怕水心理,具體內容可分為:水中行走、漂浮、站立、呼吸、蹬邊滑行等。還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熟悉水性的游戲:水中跑跳、打水仗、水中跳馬、互相踩腳等,通過這些游戲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消除怕水心理。
3.2 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循序漸進地展開
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練盲目求快,往往忽略了學生實際掌握的情況,應該盡可能地放慢教學節(jié)奏,等學生們完全掌握后,再進行下一個動作的練習,在課后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行進行練習,慢慢地等學生熟練這些動作后,恐懼心理就會慢慢消除。
3.3 教學中多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游泳教學的過程中,教練員應多以鼓勵性的言語為主,增強學生學習游泳的自信心,有些學生動作掌握的較為緩慢,教練不應心急,耐心指導多多鼓勵,以此來增強學生的信心,提高他們的心理調控能力,而這種能力對學生克服緊張心理也是有幫助的。
3.4 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
教練應不斷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開始前對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加以了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開展游泳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3]。在動作練習的過程中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技術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差點的學生進行動作要點的強化,技術動作的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簡單到復雜,從易到難,照顧到整個班的學習進度。
4 ?結語
少年兒童初學者在游泳學習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心理會嚴重阻礙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教練要針對學生產(chǎn)生不同恐懼心理的主要表現(xiàn)和原因入手,進行心理疏導,將這些手段應用到課程的設計和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之中,使學生消除恐懼心理,由厭學到樂學,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掌握游泳技能,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周一系,楊梅.高校游泳教學中初學者恐懼心理原因及解決措施的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6(6):81-82.
[2] 付劍鵬.初學游泳的大學生消除恐懼心理的訓練方法[J].第一健身俱樂部,2009(1):67-68.
[3] 申威,馬強.淺談游泳教學的特點與教學過程[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