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德國萊茵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fā)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處女座,代表著豐收的女神,在一片富饒的天際中,周身上下包含了超過五百個星云,這片潛藏著能量的富饒?zhí)炜?,讓在本月出生的人充滿了實干和智謀。
歌德在多個文化領域都有不俗表現,他不僅在文學上有輝煌的成就,還善繪畫,對自然科學也有廣泛研究。歌德的創(chuàng)作囊括詩歌、劇本、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和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如果要在德國的作家中找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那非歌德莫屬了。
作為一個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歌德是很多歷史事件的見證人,他的人生經歷也是多姿多彩的。他在魏瑪政府做過官,是著名的狂飆運動的主將,還被征服歐洲的拿破侖皇帝召見過。據說拿破侖很喜歡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
處女座追求完美,不但挑剔他人,更會挑剔自己,由于語言天生的不完美性,故而對自己沒什么信心的處女座面對文學總是有一種復雜的情緒,他們會苛刻地面對自己已經完成的作品,歌德的處女座完美主義特征體現在《浮士德》中。這部詩劇耗費了他六十多年的心血,在他生命最后的歲月中才得以定稿完成。
總之,不拿出“最好”的東西來,他們是無法厚著臉皮交出去混稿費的。所以,處女座實在是不適宜成為靠稿費吃飯的職業(yè)作家。然而一旦成為作家,他們必然是文學界的“圣徒”。
在晚年所寫的自傳《詩與真》中,歌德回憶道:“1749年8月28日正午,時鐘剛打12下,我在萊茵河畔法蘭克福城誕生。我生時的星辰的位置是吉利的:太陽位在處女座內,正升到天頂;木星和金星和善地凝視著太陽,水星也不忌剋,土星和火星保持不關心的態(tài)度……”
處女座是個有強烈責任感的優(yōu)秀推動者和強大組織者,他的光輝前程,主要是靠拼搏奮斗的精神和能力。歌德早年曾領導過狂飆突進運動,傾向于浪漫主義。但后來意識到當時浪漫主義的“病態(tài)”,轉向古典主義。歌德所倡導的古典主義,實質上便是現實主義?,F實主義問題是歌德后期理論思考的一個焦點。在西方現實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歌德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稱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給予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fā)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動。
歌德對世界文學影響巨大。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8種語言,是世界各國經典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歌德通曉多種語言,熟悉歐洲國家各歷史時代的文學作品和形式,他翻譯、戲仿或用這些作品的風格寫作。《浮士德》堪稱歐洲文學傳統(tǒng)的集大成者。
1832年3月22日11點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臨終遺言是:“給我更多的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