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士俊 李苗苗
摘 要:鋪裝設計是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要素,在兒童游樂區(qū)中的應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功能空間區(qū)分、地面引導、設計觀感以及提供休息場所等。本文通過研究鋪裝設計的材料、紋樣、尺度、色彩,探索鋪裝設計的原則,使今后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鋪裝要素在城市公共空間兒童活動場地設計中給人帶來的感官體驗,兒童活動空間的良好塑造,也是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一種促進。
關鍵詞:城市公共空間;兒童游樂區(qū);鋪裝設計
兒童游樂區(qū)作為城市公共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注重娛樂設施的設計,而忽略了鋪裝設計重要性。本文詳細地探討了兒童游樂區(qū)的鋪裝設計,目的是使鋪裝的作用在兒童活動場地中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
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兒童活動場地的鋪裝設計除了安全性、實用性之外,還要體現(xiàn)它的美觀性。成功的兒童游樂場地設計不僅能滿足孩子的使用需求,還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使其成為活動場地的積極參與者。英國的M·蓋奇的《城市硬質(zhì)景觀設計》一書中認為,在建筑群之間起連接作用的空間網(wǎng)與建筑群同樣重要,研究充分重視了景觀鋪裝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歷史文脈,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1]本文通過探索兒童心理、行為等特征,從鋪裝材質(zhì)、色彩、空間尺度等方面研究鋪裝設計原則,以兒童為本,以期為兒童設計出更好的參與互動空間。
1 鋪裝的性能
1.1 鋪裝材質(zhì)
在兒童游樂場地設計過程中,鋪裝材質(zhì)的選擇尤為重要,鋪裝材質(zhì)不同,其質(zhì)感、在空間中的功能和用途、營造的空間氛圍、給人們的感受也不同。兒童能很快辨別出運動區(qū)、休息區(qū)等。通過觀察兒童行為,筆者發(fā)現(xiàn)兒童在玩耍的時候喜歡蹦蹦跳跳,所以在選擇鋪裝材質(zhì)的時候首先要以兒童的安全為首要考慮因素??偟膩碚f鋪裝材質(zhì)可以分為3類:一是松軟鋪裝材料,如砂礫;二是塊料的鋪裝,如石磚、瓷磚或條石;三是黏性輔料,如水泥或瀝青。[2]3種材料在兒童場地設計鋪裝中都有各自的用途。如:松軟的材質(zhì)客運增加空間的親密度、舒適感;塊狀的材料便于空間的整體統(tǒng)一,有利于兒童活動。
1.2 鋪裝色彩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明亮的色彩有很強的心理偏好,明亮的鋪裝色彩可以刺激視覺,通過視覺差異可以使兒童在活動空間中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使受者對相同空間的心理感受出現(xiàn)很大差別,舒適的色彩搭配還可以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根據(jù)兒童色彩心理學分析,兒童對鮮艷的顏色比較感興趣,如紅、黃、藍、綠、橙等;對灰暗色系不感興趣,如黑、棕等。因此,在兒童游樂場地鋪裝設計中應選擇鮮艷、明快的色彩組合。如用大面積的海藍色和鮮艷小色塊暗示海洋、用棕色和綠色暗示陸地、用天藍色和白色暗示天空,讓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色彩空間開展活動,借此完成孩子與周邊相同選擇兒童之間的心理一致度的篩選,能使他們的交流和互動更加暢通和融洽。
1.3 鋪裝尺度
鋪裝尺度會影響空間尺度,鋪裝又受材質(zhì)和尺寸的影響。當鋪裝的材料尺寸或空間尺度較大的時候,會有停留、休息的心理暗示。鋪裝在豎向標高不同的空間進行層次劃分,可以起到空間分割、界定的作用,尺寸應符合兒童身高、人體工程學,保障兒童活動的安全性、視覺效果。平面鋪裝在地面選擇大面積統(tǒng)一的材質(zhì)尺寸,局部搭配不同的材質(zhì)、尺寸,使兒童活動空間既統(tǒng)一又多樣。如圓形鋪裝給人以舞臺或大尺度空間的心理暗示,人會更愿意在此類區(qū)域停留。
1.4 鋪裝紋樣
鋪裝紋樣的選擇可以是童話、卡通等人物,也可以是植物、動物等,通常是能夠吸引兒童停留、觀察、交往、互動等的有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圖案紋樣。鋪裝紋樣根據(jù)材質(zhì)肌理、組織結(jié)構(gòu)、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使形成的空間尺度和使用方式也不同。如跳房子游戲鋪裝可以誘使孩子以蹦跳的方式通過某路段或區(qū)域,而視錯覺圖案如3D懸崖畫的加入使空間有所延伸,賦予其參與性。
2 鋪裝的功能
鋪裝在景觀設計中不僅有實用的功能,還具有美學功能。很多時候鋪裝的功能是共同出現(xiàn)、互相配合的,使鋪裝的功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只有很少的時候是單獨出現(xiàn),而兒童活動區(qū)的鋪裝在滿足以上兩者的同時,更要注重開發(fā)輔助兒童身心成長的功能。
2.1 提高使用率
鋪裝材料的選擇,決定了使用的頻率。如果選擇耐磨材料,可以保護地面長期不受破壞。如草坪,不能經(jīng)受長期的踩踏,更不能行車,所以在選擇鋪裝材料的時候要根據(jù)需求選最合適的,不僅能提高使用頻率,還能減少維修。如有高差或攀爬物的地面應使用較松軟的材料,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地面使用率。
2.2 劃分邊界
廣場的邊界需要精心設計,通過劃分出明確的限定空間,讓人們產(chǎn)生明確的場所感,為整個廣場鋪裝增添細節(jié)變化。在兒童活動場地設計過程中,空間可以根據(jù)地面鋪裝的材質(zhì)、色彩、紋樣等不同要素相互組合來劃分邊界,給予參與者不同的空間感受與心理暗示。
3 城市公共空間中兒童活動區(qū)的鋪裝設計原則
鋪裝設計不只要考慮鋪裝材料、顏色、圖案的選擇,還要從設計的總體大局出發(fā),為整個項目設計服務。在特定的項目中,要確保整體統(tǒng)一,選擇一種材料作為整個項目的主導材料,避免材質(zhì)過多導致的復雜煩瑣,這一主導材質(zhì)適用于整個項目的不同區(qū)域,起到統(tǒng)一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中兒童活動區(qū)的鋪裝設計中,我們要遵循以下四項原則。
3.1 安全性原則
在兒童游樂場地鋪裝設計中,鋪裝材質(zhì)的選擇首先要考慮的是兒童在活動時地面鋪設的安全性。兒童天性活潑好動,所以在選擇鋪裝材質(zhì)的時候首要選擇松軟、耐磨、防滑、無毒的材質(zhì),使兒童在玩耍過程中有安全保障。如草坪、塑膠地面、沙子等。
3.2 趣味性原則
人們在行走的過程中往往會注視腳下,看向地面,注意下一步會踩在哪,所以,鋪裝在滿足實用性之后還應該具有趣味性。鋪裝材料以及造型會給人們視覺影響,鋪裝圖案的選擇會給人們心理上的影響,讓人感覺很有趣味。因此,在設計兒童游樂場的時候,鋪裝的圖案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應選擇能吸引兒童注意力的圖案,創(chuàng)造更有趣味的兒童活動空間。
3.3 實用性原則
實用性是鋪裝存在的前提,不僅要在景觀鋪裝的施工技術與技藝上表現(xiàn)良好,而且還體現(xiàn)在受眾在身體和心理上的感官適應程度。在兒童活動場地的鋪裝設計中,實用性、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3.4 美觀性原則
城市公共空間中兒童活動場地的鋪裝設計在滿足以上3個原則的同時,還應該具有美觀性。有些鋪裝在設計的時候僅僅是為了人們的道路通行,完全沒有美感。鋪裝與其他園林設計要素一樣,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美學功能,使兒童在室外空間玩耍的同時產(chǎn)生視覺上的舒適感,有利于兒童緩解視覺疲勞。
4 鋪裝設計在兒童活動場地設計中的意義
鋪裝設計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鋪裝材料的選擇、紋樣的搭配、色彩的渲染、尺度的把握等,在兒童活動空間地面鋪裝設計中給人帶來的空間感受、視覺效果,都直接影響參與者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室內(nèi)學習了一天的孩子,下午放學回家路過兒童活動區(qū),可以盡情地放松娛樂。室外活動不僅能鍛煉兒童的社交能力,還能緩解視覺疲勞,使眼睛得到有效的休息,而不是回家就拿起電子產(chǎn)品玩耍,也增加了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5 結(jié)語
在城市公共活動空間中,兒童游樂區(qū)的地面鋪裝設計既要滿足安全性、趣味性、實用性,還要滿足美觀性。因為兒童群體的特殊性,所以在選擇兒童活動場地鋪裝材質(zhì)的時候更要仔細考慮,多用軟性材質(zhì)鋪裝,同時,不管選擇哪種材料,都要與其他設計要素相互配合,才能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M .蓋奇,M .凡登堡.城市硬質(zhì)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5:1.
[2] 孟兆禎.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89:7.
作者簡介:岳士俊(1972—),男,陜西興平人,博士,副教授,講師,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李苗苗(1990—),女,山西長治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