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艷
高中語文必修教材中安排了兩部“名著導讀”,共計10部。閱讀名著對學生閱讀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人生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熏陶和健全人格的發(fā)展都有重要意義。名著閱讀教學能夠滋養(yǎng)心靈、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提升學生對社會、人生、時代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和鑒賞能力。那么,在高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如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尊重學生,掌握名著閱讀技巧
根據(jù)高中生語文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直接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限制,促進閱讀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自己編寫教案內(nèi)容,篩選幾個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提問。這種教學模式較為被動,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考慮學生個性化要求,比如:讓學生閱讀后講述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教師在學生描述后及時糾正,引導學生正確閱讀??紤]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將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名著閱讀時,教師無需強行安排時間,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安排閱讀時間,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深度理解名著內(nèi)容,切實感受作者蘊藏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豐富自身情感并進行延伸,養(yǎng)成課外閱讀與個性化閱讀的目的。此外,教師要求學生閱讀名著時,可以提前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完成閱讀,隨后,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名著閱讀質量與效率。
二、合理選擇閱讀方式,提高閱讀效率 培養(yǎng)學生動筆的閱讀習慣
對于名著閱讀,學生要運用精度、略讀與速讀三種方式,以此來提高名著閱讀效率。其中精度,要由宏觀的立意構思到欣賞佳詞妙句,如針對《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說“不祥之兆”,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精度,以此來把握小說的內(nèi)涵;而略讀,主要把握關鍵段和重點句,大致了解名著的情節(jié)及人物;速讀,是在快速瀏覽中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信息處理與消化,以此獲得更多的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方法都不能完全孤立,在閱讀名著時,要將上述方法進行整合,提高閱讀效率。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與作者、文本與生活之間存在著多種的融通,因此,我鼓勵學生隨時記下“智慧的火花”:一是批注摘抄。這基本是與閱讀同步完成的,不要小瞧這些小筆墨,它往往是探尋某個關鍵問題的鑰匙,是發(fā)現(xiàn)知識寶藏的洞口,是大徹大悟的前奏。至于摘抄,我要求學生摘抄名言警句;二是寫讀后感。讀完一本書,總有自己的想法,我要求學生把這些想法及時、有意識地記下來,就是讀后感。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細化,是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對話。因此,可以說,做讀書筆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某一部偉大的作品,更好地提升閱讀效果。
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高中語文名著導讀中,我們只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領他們走進名著的海洋,讓學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指導學生閱讀,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如讀書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記和目錄,對書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了解;略讀和精讀相結合;做點讀書筆記,可以寫摘要、做批注、寫心得等。我主要談談略讀和精讀。精讀就是對那些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對名著作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等進行細讀,并慢慢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等。引導學生進行精讀就要從部分到整體、由整體到部分,反復研讀,通過對語言的品味,進而把握名著的內(nèi)容、藝術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從而獲得知識,受到情感的熏陶。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而略讀法是通過對作品中的重要情節(jié),以快速閱讀的方法瀏覽,隨意獲取一定的信息,不要固執(zhí)一點、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貫通,了解大意。如高中生普遍不喜歡閱讀外國名著,原因之一就是外國作品中常有大段的環(huán)境描寫及心理分析, 針對此種情況, 我指導學生采用略讀甚至是跳讀的方式進行閱讀。不同類型的書,要介紹不同的閱讀方法。如《大衛(wèi)科波菲爾》、《高老頭》等小說,學生最易被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讓他們理出小說的情節(jié)線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導他們關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說的深層內(nèi)涵,以及小說藝術上的特色,這樣才能在多方面受益,提高文學欣賞能力。再比如《論語》,要注重誦讀,引導學生細細地讀,細細的品味,領會句子的深刻哲理。
四、設置專門名著課程,重塑評價機制
相比其他國家,我國高中對名著閱讀的設計過于簡單,沒有硬性要求,新課標僅給出了指導建議,在具體落實上還處于空白狀態(tài)。當前,名著閱讀面臨的難題是難以深入語文課堂,無序化現(xiàn)象較為明顯。因此,可以設置專門的名著閱讀課,根據(jù)高中生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同時要明確教學任務,確定必讀書目。而針對教學觀念來說,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同時要將常規(guī)教材與名著閱讀有機整合到一起,推動其真正走進語文課堂。完善的評價機制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由于當前高中名著閱讀評價方式僅能以標準化測試為主,不利于閱讀效果提升。素質教育強調多一半衡量尺子,便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因此,教師可將名著閱讀納入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中,入學時建立檔案,記錄他們的名著閱讀情況,以此作為衡量學生的考核依據(jù),或者以讀書競賽、朗誦比賽等多種形式為載體進行評價,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總之,名著閱讀教學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巨大的藝術魅力會讓學生終生受益。關于高中語文名著閱讀的方法和策略還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努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