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款教學工具,“雨課堂”被廣泛的應用于高校各學科的課堂中,本文旨在探討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設計了課前、課中、課后以及評價的過程,并結合問卷調查,分析了學生對使用“雨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反饋。說明基于“雨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為本,將線上和線下學習進行高效結合,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雨課堂;大學英語;翻轉課堂
【作者簡介】郝甜(1982-),新疆烏魯木齊人,新疆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公共外語部,講師, 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2015-201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微課在大學英語中的設計、應用研究——以新疆財經大學為例”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8JG04。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同年10月18日三部委聯(lián)合 發(fā)文 《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培養(yǎng)“六卓越一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2018年11月3日,為進一步落實講話和“意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曾提出建設“一流專業(yè)和一流課程”和打造“有創(chuàng)新性、挑戰(zhàn)度的金課”。隨后,教育部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和《關于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2018]8號)明確高校需要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以打造“金課”為目標,需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打造大學英語“金課”,廣大高校外語教師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其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備受青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線上和線下學習有機結合,對提升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對學習方式的革新具有重要意義,也逐漸成為教育界所提倡的現(xiàn)金教育理念。自2012年以來,該教學模式在我國高校中貫穿不同學科和層次,得到了廣泛的利用。無論是研究者或是教學一線的教師都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前部分能夠激活學生的認知,始預習變的更有趣以及更具有交互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課中,除了線下的課堂授課,國內教師大多使用QQ, 微信等社交軟件與學生進行互動和反饋。但也產生了許多諸如缺乏即時性,視頻、音頻等文件使用不夠充分等問題。
“雨課堂”是清華大學與學堂在線基于PowerPoint和微信開發(fā)的一款教學工具,旨在幫助教師全方位管理課程,包括定制教學方案,控制教學進度,實時監(jiān)控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并能實現(xiàn)教師對教學全周期的數(shù)據(jù)采集。同時,讓學生可以不受地點和時間的制約,獲得多樣的學習資料,以學生為中心,整合多種資源,具有便捷性、互動性、數(shù)據(jù)驅動性以及適應個性化教學等優(yōu)點?;凇坝暾n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結合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運用了多種互動模式,并在教學活動中,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也使得學習更加個性化。
目前,國內的研究者們針對“雨課堂”的研究焦點主要放在了比較寬泛的高校整體的教學改革以及與慕課的結合構建智慧型課堂方面,根據(jù)論文內容,以“雨課堂”為平臺基礎,構建出的混合式智慧型教學模式也已較為成熟。
在學生中,智能手機的應用已達到普及。微信作為社交工具也是學生中使用率最高的APP,而使用微信進行碎片式學習也在大部分學生中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另外,大部分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也已經有了較清晰的認識,且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希望能夠通過此種學習方式提高自身。
筆者在對本校53名大學二年級來自金融、會計、和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實施了為期一學期的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設計了教學方案。
1.課前。此課前階段,涉及使用“雨課堂”激活學生的相關圖示,讓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鞏固前期基礎知識。教師根據(jù)掌握的學生情況,制定課程學習目標和內容,對資源進行選擇和整合,將完成的課件,音視頻,等資源通過“雨課堂”實時推送到學生的“雨課堂”終端。在此整個過程中,教師在后臺監(jiān)控,結合學生的實時反饋,進行總結,獲取學生在學習內容方面存在的需求并加以梳理,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鋪墊和準備,實現(xiàn)知識的建構。
2.課中。在以往以教師為中心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以講解為主, 輔以簡單提問,學生簡單回答,往往低能低效,且教師無法完全了解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而課堂測試耗時耗力且不一定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所以,在以“雨課堂”為基礎的翻轉課堂中,教師借助手中的智能設備進行投屏,圖文并茂,同時,將課件推送到學生的手機上,完成同步教學。學生可以隨時翻閱之前的頁面,并在不懂的頁面上標注“不懂”,由此教師可以通過后臺統(tǒng)計哪些方面學生理解有困難,并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另外,通過“雨課堂”進行實時測試,可以避免教師必須通過一一批閱試卷才能獲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現(xiàn)象。利用雨課堂的測試功能,學生作答后,教師馬上就可以將整個班級的情況投屏于多媒體,并進行有的方式的分析。
3.課后。課后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鞏固和復習所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和課前環(huán)節(jié)相同,利用“雨課堂”,教師可以推送課后作業(yè),并加以教師語音指導和難點反饋,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和聆聽直至完全理解。最后,教師也可以在“雨課堂”上推送課后試題以檢測學生對整節(jié)內容的掌握情況。并以反映出來的問題在下一節(jié)課中進行反饋為依據(jù)。
4.評價。學習評價應多元化,能從各個方面反應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效果。該教學模式的評價從在線上和線下兩個維度得到了全方位評價。此種評價方式一方面為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的反思提供依據(jù),另一方面對提升學習效果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通過學生線上借助“雨課堂”的學習,教師可以獲悉學生的參與度情況、各測試的成績、課前課后測試成績、預習和復習情況。線下學習中的評價可以從參與度、互動、階段性測試等活動的數(shù)據(jù)獲得。每一個活動都有相應的數(shù)據(jù)記錄,針對每個學生生成數(shù)據(jù)表作為形成性評價的依據(jù)。
實驗之后,發(fā)放調查問卷53份。收回有效問卷51份。問卷顯示,93%的學生表示滿意,認為該平臺對英語學習很有幫助和價值。95%的學生喜歡課堂互動的方式,特別偏愛彈幕。92%的學生認為此種學習方式增強了自身的學習自主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但同時,極少數(shù)學生對此模式表示出反對。他們認為試用手機測試作答不方便。2人認為手機學習容易分散注意力。這說明學生對使用手機進行學習的習慣不同,利用“雨課堂”開展的教學需要一個培養(yǎng)過程。學生在與教師反饋的過程中表示,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他利用課前推送的微課視頻,課件更加有效的鞏固了知識,課上多種方式的互動也讓他覺得大學英語變的更有趣和有興趣起來,課后復習也變得更加有計劃,對自己英語水平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現(xiàn)如今的大數(shù)據(jù)時代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越來越被詬病,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應該被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取代。而“雨課堂”在大學英語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發(fā)揮了其優(yōu)秀的橋梁作用,可以貫穿于翻轉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提供豐富的資源平臺,具有良好的互動性和突出的監(jiān)控管理功能,為教學、評價提供了穩(wěn)定的在線平臺。在這種模式下,強調了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本,且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展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互動中去,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更重要的是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這可能增加教師負擔,隱性工作增加的問題,授課教師的課堂組織和管理能力也受到了挑戰(zhàn)。盡管存在著問題,基于“雨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以學生為本,以打造“金課”為目標,將線上和線下學習進行高效結合,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蔣志輝,趙呈領,李紅霞.基于微信的“多終端互動探究”學習模式構建與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6,34(06):46-54.
[2]胡杰輝,李京南.構建基于移動語言學習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J].大學外語教學研究,2018(00):127-138+192.
[3]黃燕芬,陸海鋒.基于雨課堂的移動學習網絡課程的設計開發(fā)[J].軟件,2017,38(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