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本文闡述了感恩教育在強化人文校園中的作用和意義,并就如何開展感恩教育進行了重點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感恩教育;內容;美德
【中圖分類號】G410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01-01
一、感恩教育的內涵及意義
加強感恩教育是發(fā)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需要感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讓他們學會付出,學會給予,學會把快樂帶給周圍的人,學會用感恩的心去尋找幸福的真諦,這才是人性的回歸與需要,也是現(xiàn)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對接和傳承。
二、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內容
關于感恩教育的含義,湛紅艷認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教育”.這種認識強調了教育者的主導地位,似乎忽視了大學生在感恩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是一種典型的灌輸教育論。
1.感恩父母。
“百善孝為先”,感恩應該感恩父母。父母給了生命,又哺育大學生,他們熱愛自己的子女,為子女受苦受累,只要能把子女培養(yǎng)成才,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的工作、金錢甚至健康和生命,父母是世界上給予大學生愛、寬容付出的人。
2.感恩師長。
感恩師長在我國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在課堂上,堅定的目光,輕輕的點頭,證明你在專心地聽課,這就是感恩;下課后,在校園里看到了老師,淡淡的微笑,禮貌的“老師好”,這就也是感恩。
3.感恩社會。
感恩國家和社會提供給安定團結的社會環(huán)境,讓大學生在和平年代健康快樂成長;感恩國家和社會提供給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使大學生能全身心的學習;感謝社會對于大學生的眾多優(yōu)惠政策。
4.感恩自然。
學習生活單調乏味而緊張,大學生要感恩自然,是它讓大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讓大學生感受到了無盡的美好和舒暢。作為當今的大學生,要珍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自覺與一切破壞自然、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作斗爭,為保護地球母親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施路徑
1.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在高校的教學中涉及到的感恩教育內容也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和實際聯(lián)系較少,甚至出現(xiàn)“知其善而不為”、“知其惡而為之”的現(xiàn)象。因此,應將感恩教育納入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之中,使之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2.營造大學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圍。
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感恩氛圍的校園環(huán)境是高校實施感恩教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分辨是非曲直,喚醒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形成正確認知,養(yǎng)成感恩的良好品質。
3.充分利用大學主題教育,激發(fā)大學生感恩情感。
高校在對大學生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要根據(jù)社會和時代特點開展主題性和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在感恩教育中可以通過感恩故事、榜樣,也可以利用利用節(jié)日,在大學生中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在感恩的學習和思考氛圍中激發(fā)出感恩的情感。
4.充分發(fā)掘自我教育潛力,提高感恩教育認知。
感恩意識是通過大學生自我教育才不斷內化、不斷提高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社會的主體,如果沒有把自我作為客體去塑造和發(fā)展,那就很難發(fā)掘自己的能力、實現(xiàn)自己的發(fā)展。自覺地把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活動,實踐于日常生活中,最終實現(xiàn)大學生自身的升華。
5.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施恩于人,報效社會。
大學生在讓大學生通曉感恩教育理論的同時,還要讓他們走出課堂,參與到感恩教育的社會實踐中去??梢苑e極鼓勵大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暑期“三下鄉(xiāng)”等以服務社會與他人為宗旨的社會實踐活動。把大學生感恩教育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大學生的生活更加和諧。
參考文獻
[1]龔麗.大學生對黨和政府感恩心理特征及培養(yǎng)對策研究2008,4:1-2.
[2]黃平.青少年感恩意識的形成探微.教育評論.2006,(1):56-58.
[3]陳萌.“90后”大學生感恩意識現(xiàn)狀調查及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03-106.
[4]肖艷.青少年感恩缺失與學校感恩教育策略探微.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2006,11:18-19.
作者簡介:賀苗苗(1982.2),女,滿族,籍貫:遼寧沈陽人,遼寧傳媒學院,講師),學士學位,專業(yè):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方向:多媒體。
本研究系2019年沈陽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大學生思想特點及行為規(guī)律研究-對00后大學生的感恩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SDSZ-201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