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丹
【摘 要】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在一個富有活力和敬畏生命的過程,實現人的發(fā)展性活動,因此,教育的顏色應該的綠色的?!熬G色課堂”就是多措并舉,讓學生喜歡上學習,愛上學習,收獲更多的成長自信;而教師,也會在綠色課堂中愛上教學,收獲更多的職業(yè)幸福。經過師生的共同探索與努力,教師會更快成長,學生會更輕松學習,我們的“綠色課堂”會更加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語文;綠色課堂;教學情境;自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31-01
“綠色課堂”旨在徹底摒棄、改變目前課堂教學中的不合理之處,是“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留給學生。追求自然、和諧、寬松、健康的課堂氛圍,關注的是鮮活的個性生命特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幫助他們找尋自己的精神家園,使他們一起感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與成長。本文試就如何構建小學語文的綠色課堂,作一些粗淺的探索。
一、敢于放,就是要讓學生有自由馳騁、充分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
首先在備課的時候,我們要明白設計是為學生提供舞臺,而不是自己唱主角,所以給學生的預設不能太多,否則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也就不可能產生個性化的思考。以我校的集體備課為例,我們集體備課的過程是:第一步:設計教學方案,主講教師根據備課組分配的任務,設計教學方案并送備課組長初審。第二步:組員討論方案,即由主備課人說課,組員聽后討論主備課的闡述的三個問題:1.學生騎過這節(jié)課學習什么?2.學生怎樣學習本節(jié)內容更有效?3.為什么要指導學生這樣學習?第三步:修改教學方案;第四步:展示教學方案。課后,授課教師寫《教學反思》,用于下次集體備課時交流經驗。整個備課過程上課過程著眼于學生的“學”,突出調動學生的主動學,教學效果當然越來越好。其次,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諧相處。所以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親切交流,而且要不斷鼓勵,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開放民主的語文教學情境
一個好的教學情境能夠點燃學生對學習的滿腔熱情,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有:1.結合生活實際展現情境;2.運用實物演示情境;3.利用多媒體課件或圖畫再現情境;4.扮演角色體會情境;5.錘煉語文描繪情境;6.設置問題情境等。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課堂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學生覺得輕松愉快。
三、激勵學生質疑問難,指導學生自學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創(chuàng)建綠色課堂,不光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還需要教師鼓勵學生主動發(fā)問,認真聆聽學生的問題。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fā)表意見。當然還要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如理解課文的方法有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等理解方法概括課文大意的方法有段意串聯法、抓住關鍵段總結、課題擴充等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動腦筋提問題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做學習的主人,這是探究學習的基礎。如我在教學《夕照》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復習前一課《海上日出》,然后讓學生找“日出”的反義詞,再引入新課,讓學生自讀課文后,找出描寫日落的段落,然后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學生的學習勁上來了,提出了不少問題:作者按什么順序寫日落的過程的?除了寫太陽外,還寫了什么……我把這些問題列出來,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劃出,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然后進行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共同解決碰到的難題。通過這樣訓練學生,能促使學生盡量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葉圣陶先生就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的確,活的方法總比死的知識有用得多。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不但在學生時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在步入社會之后,對其終身學習和繼續(xù)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四、相信尊重學生,讓學生在體驗成功中學習是綠色課堂之本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難免會有困難、差錯、失誤,尤其是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如何對待很重要,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自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自信心是質疑精神的心理依據。教育家魏書生鼓勵學生:“要堅信自己有巨大的潛能”,“放聲高呼,我能成功”。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一個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提出為什么課題中卻說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學生的哄堂大笑?當老師問及原因時,大家卻啞口無言。其實細想起來這位學生的提問是很有價值的,老師應表揚他的勇于質疑的精神,并鼓勵學生分析課文探究原由。結果發(fā)現諸葛亮“騙”箭的用途是用曹軍造的箭打擊曹軍自己,正所謂有“借”有“還”,所以課題用“草船借箭”。在這個過程中也進一步體會到諸葛亮的聰明才干,大家對于原先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鼓勵;那位學生也因有老師的支持和學生的贊賞而對自己更有信心,從此大膽質疑。因此,只有讓學生時刻在“我能創(chuàng)造,我能成功”的信念中前進和發(fā)展。只有有了自信心,學生才敢于獨立思考,并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實現。
綠色課堂是理想中的語文課堂,始終充滿民主和諧的氛圍,師生輕松愉快地與文本對話,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思想和情感進行毫無顧忌地碰撞、交流、共振,最后達到默契和共鳴。作為語文教師,如能真正與學生一道創(chuàng)設與走進綠色課堂,那么,他將擁有充滿綠意、勃勃生機、燦爛無限的人生,也將真正享受到語文教學的詩意與幸福!
參考文獻
[1]葉楓.《營造高效課堂的幾種方法》.
[2]《如何構建和諧的話文錁堂》《文學教育下半月》,2008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