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學校將主要精力放在智育上,忽視對學生心理教育,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教學將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教學重點,心理健康課是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創(chuàng)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目的性地融入故事,這樣就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故事渲染下對心理健康活動感悟會更加深刻,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主要對初中心理健康課中合理運用故事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并且提供了課中運用故事的建議,希望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課;故事;運用
隨著素質(zhì)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成為初中教育教學重點目標。初中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學生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只有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學校教育智育價值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初中心理健康課對學生起著引導作用,教學質(zhì)量與學生成長有著密切關系,為了調(diào)動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學的積極情緒,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方法。故事對初中學生吸引力比較強,教師要抓住學生這個學習特點,在課堂上合理運用故事,這樣不但可以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讓他們配合教師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活動課的體驗和感悟,促進知識內(nèi)化,提高初中心理健康課的實效性。
一、初中心理健康課合理運用故事的重要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教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悟,不能一味機械地講解方法,而是要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情緒,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取和感悟知識,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發(fā)展。初中教育教學在智育的同時,還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因為只有學生擁有良好的品質(zhì)以及健康心理,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否則會嚴重危害到學生身心健康。初中心理健康課至關重要,教學成效和學生成長息息相關,教師想要提升活動課成效,就必須要激發(fā)學生興趣,故事對初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心理健康課中有目的性地引入故事,學生會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在故事的講解和分析中,吸收一些精華內(nèi)容,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就能幫助學生塑造健全人格以及健康心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初中心理健康課中運用故事的有效策略
(一) 學生自主搜集和分享故事
初中心理健康課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課中所運用的故事不能只是教師分享,而是要讓學生加入故事搜集中去,增強學生對故事理解,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心理知識,同時還能調(diào)動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準備階段的時候,教師要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搜集與其相關的故事,將案例主要內(nèi)容整理出來,在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分享搜集到的案例,在學生講述故事之后,教師要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比如:案例對你有什么啟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你認為有哪些好的辦法可以解決?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充當?shù)氖且龑д咦饔?,通過循序漸進的啟發(fā)促使學生分析案例,從中獲取有益知識,這樣就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思想,讓他們養(yǎng)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化解消極情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例如,心理課上有學生分享了看恐怖片的案例,某校最近一段時間看恐怖故事學生比較多,有很多學生跟風看恐怖故事,在睡覺的時候想到恐怖故事就會害怕,睡眠質(zhì)量不是很好,學習的時候精力無法集中,按照正常的思維是學生會立即停止看恐怖故事,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有些學生是越害怕還越想看,并且會在社交軟件上分享故事。教師要先讓學生分析原因,然后對案例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確之所以會想要看恐怖故事是好奇心作祟,追求新鮮刺激的事物,害怕還要看的學生是對自身缺乏足夠認知,其次就是缺乏自制力。針對這個案例解決辦法是學生在看恐怖故事之前,要先想想看完的后果,在深思熟慮之后再決定是否要看恐怖故事。
(二) 故事導入
課前導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成果,初中心理健康課要利用好課前導入,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合理運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積極情緒,將他們的思維帶入課堂中去。通過分析案例中的某些情節(jié),喚醒學生相似經(jīng)歷,增強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的體驗和感悟,這樣就能促進學生反思,心理健康課的引導性功能也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例如,在學習“適應變化”這部分內(nèi)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用故事進行課前導入,選擇“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故事,在學生了解這個故事內(nèi)容以后,引導他們挖掘故事中有價值的內(nèi)容,比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身處在迷宮中,努力的目標是獲取奶酪,填飽自己的肚子。同學們,你們在生活和學習的時候有沒有為自己設定目標?在提出這個問題后學生會思考,生活和學習的意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為自己制定目標,做出一個小的改變。在故事的分析過程中,學生會將自身的經(jīng)歷自覺對應上四個主角,將故事遷移到自己身上去,他們會想象自己的變化以及遇到問題時的情緒等。
(三)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初中心理健康課想要實現(xiàn)預定的目標,不能一味地講解,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然后有針對性地生成教學。引導學生交流的時候能夠引起思想上的共鳴,學生的體驗和感悟會更加深刻,這樣就能正確引導學生心理,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初中心理健康課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增強故事的帶入感,學生在扮演的時候會將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對于案例感悟會更深,課堂氛圍也會更加活躍,上課成效會更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心理健康課至關重要,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原則,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合理運用故事,激發(fā)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故事分析和講解中,這樣就能增強學生體驗和感悟,引發(fā)思想上的共鳴,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侯衛(wèi)東.初中心理健康課中故事的合理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8(12).
[2]楊靜.在初中心理健康課中怎樣有效運用“小故事”[J].林區(qū)教學,2017(9):121-122.
[3]肖婷婷.發(fā)現(xiàn)小現(xiàn)象,巧用小策略,積累小故事——淺談如何提高心理活動課的實效[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26).
[4]林燕卿.初中心理健康課堂中故事的合理運用探微[J].新校園(中旬刊),2018(7):79-80.
作者簡介:
唐永汪,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第二十四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