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生活化教學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中,所取得的成效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課堂的實踐進行了簡單的闡述,著重分析了生活元素在課程導入和課堂活動,以及知識難點等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實踐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思想政治的影子,將生活元素與教材知識相結合,用生活中常見的事例解釋政治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同時也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參與興趣。具體可以從幾下幾方面著手。
一、利用生活元素進行課程導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生活元素進行課程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有探究學習的興趣。比如我們在學習《政治生活》中關于“民主管理共創(chuàng)幸福生活”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導入:我們班級里有些同學來自農村,那么請問農村里所有事物都是由村長一個人說了算嗎?村長是怎么選舉出來的?除了村長以外還有誰可以參與村中事物的決斷呢?問題一出,學生的思維馬上就活躍了起來,有些學生還站起來分享自己村中發(fā)生的民主決策的事情。通過學生討論探究,教師可以就此引出課題:我們國家實行村民自治,保證村民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是基層民主的重要形式,那么究竟同學們剛剛提及的村委會是個怎樣的組織?村民在其中又是如何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呢?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一起學習探究一下。由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去引入新課,往往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愿意開口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二、借助生活事例解釋政治知識
在高中政治學習中,學生難免會遇到比較抽象的、理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如果借助生活中學生比較常見的事例去解釋的話,學生理解起來就會變得容易許多。比如我們在學習“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這一知識點時,許多學生并不是很理解為什么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時間會有不同的價格,那么教師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夏天我們吃西瓜大多都是幾毛錢幾斤,一個大西瓜5、6塊就可以買到,可是在冬天,尤其在過年期間我們去買一個小西瓜往往還需要20、30元的價錢。再比如在我們北方,一到冬天羽絨服就非常暢銷,可是海南地區(qū)呢,不管羽絨服賣得多么便宜,買的人都寥寥無幾。再比如遇到天氣災害之后,一些蔬菜、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就會猛漲,可是隨著國家政府的調控,價格很快也就恢復了正常,等等。教師可以借助這些事例,對其中所涉及的影響商品價格的具體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這些事例學生都比較熟悉,可以說置身其中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就可以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氣候、地區(qū)、時間、價值等影響該商品價格的因素有更直觀形象的認知與理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習興趣
高中學習壓力大,學生在上課時總是會帶著或多或少的緊張情緒,如果教師總是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為學生講解教材知識點的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真正地理解與吸收。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多構建生活情景,讓學生從課本中解放出來,這樣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主動性。比如我們在學習“儲蓄存款和商業(yè)銀行”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擬生活片段,找?guī)讉€同學扮演去銀行存款的人,由老師扮演銀行職員,共同表演一個銀行職員向客戶介紹不同的理財方式的生活小品,在生活場景中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再比如創(chuàng)設生活場景,像我們在學習“信用工具和外匯”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生活中人們去超市買東西結賬的視頻,讓學生看到有的人用現金結賬,有的人刷卡結賬,還有些人利用手機支付等等,由此展開信用工具的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拉近學生與政治知識的心理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
四、開展生活實踐延伸政治課堂
除了在政治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之外,還需要在課下、在實際生活中鼓勵學生多多開展、參與實踐活動,發(fā)現生活中的政治知識,并嘗試用所學的政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了影響價格的因素的知識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附近的超市或者菜市場去調查一下最近生姜的價格,制作價格趨勢圖,并聯系所學分析出現價格波動的原因都有哪些。比如我們在學習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相關的事例,有些學生就發(fā)現了生活中不同的著火原因要對應不同的滅火方式的事例,比如木材、布料著火了要用水或泡沫滅火器,而炒菜油鍋著火要采取蓋鍋蓋的方式等等,讓學生養(yǎng)成在生活中觀察、發(fā)現、分析、總結政治知識的習慣,起到延伸政治課堂,增加生活實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的意義。
五、 構建生活化評價體系完善課堂評價
健全合理的課堂評價在構建高效課堂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因此為了更好地完善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必須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化教學評價體系,即在堅持評教與評學結合的基礎上,將鼓勵學生發(fā)展,激勵教師進步作為評價目標,進一步強化教學評價體系回歸生活化,要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狀況的同時,提高對師生生活狀態(tài)的關心。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堅持民主性和科學性原則的條件下,落實課堂評價的發(fā)展化與多元化要求,即必須要保證課堂評價體系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及時反思,并結合學生的基礎情況實時調整教學方式,再憑借民主化的課堂評價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認同感,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評價體系還應當將師生的情感體驗納入其中,要從關愛每一個師生的成長與進步出發(fā),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最后則是要保證評價的主體和標準,以及方式的多元化,改變傳統(tǒng)的以分數為主的單一評價模式,有效拓展評價體系的開放與可信程度,從而為新課改的順利進行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生活與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教材知識與生活元素相結合,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和學習,使學生利用政治知識解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曉娟.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踐[J].時代教育,2016(2):164.
[2]李毅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3]蒯仲平.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和探索[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3(3).
作者簡介:
陳煌,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