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曹立華 趙培利 楊延源
【摘 要】目的 探討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A)定量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與熒光定量PCR檢測乙肝病毒DNA(HBV-DNA)載量的關系。方法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抽取患者靜脈血液分離血清,同時采用ECLIA法和熒光定量PCR法對患者血清進行HBsAg含量和HBV-DNA載量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有151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陽性,所占比率為88.82%,有96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有96例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同時為HBsAg和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利用統(tǒng)計學知識,分析發(fā)現,HBsAg含量和HBV-DNA載量之間不具有相關性,P>0.05。結論 ECLIA法定量檢測HBsAg和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BV-DNA載量之間不具有相關性,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候,同時采用這兩種方法檢測HBsAg和HBV-DNA載量,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優(yōu)的診斷依據。
【關鍵詞】電化學發(fā)光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熒光定量PCR;乙肝病毒DNA載量
【中圖分類號】R4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239-02
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傳播造成的一種疾病,其中乙型肝炎是對患者威脅最大的肝炎之一[1]。目前,國內通常主要根據患者血清內HBsAg含量和HBV-DNA載量對乙肝患者的病情精心診斷鑒別[2]。但是由于醫(yī)療設備等原因,利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患者血清HBV-DNA載量的做法難以在全國各個醫(yī)院進行普及[3]。為了提高對乙型肝炎患者的診斷鑒別能力,本文探討的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A)定量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與熒光定量PCR檢測乙肝病毒DNA(HBV-DNA)載量的關系,希望對診斷和治療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16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齡在13歲至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15±10.21)歲,抽取患者靜脈血液分離血清,檢測后留存血清標本。
1.2 方法
采用ECLIA法對患者血清進行HBsAg含量檢測和采用熒光定量PCR法對患者血清進行HBV-DNA載量檢測。電化學發(fā)光法所使用的儀器羅氏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系統(tǒng)E602,檢測過程嚴格按照檢測試劑(來自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的說明書來進行操作。熒光定量PCR法所用儀器為上海宏石SLAN96S熒光定量PCR儀,檢測過程嚴格按照檢測試劑(來自東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說明書來進行操作以取得最終結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整理后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和處理。
2.結果
2.1 HBs Ag定性與HBV-DNA定性檢測結果比較
170例患者中,有151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陽性,所占比率為88.82%,有96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有96例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同時為HBsAg和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有55例(32.35%)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陽性和HBV-DNA陰性,有19例(11.18%)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陰性和HBV-DNA陰性,有0例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陰性和HBV-DNA陽性。見下表1。
2.2 HBV-DNA載量與HBsAg定量檢測結果平均值比較
根據HBV-DNA載量進行分組,分為陰性組、低載量組、中載量組和高載量組。若患者血清HBV-DNA載量小于等于1000IU/ml,則為陰性組;若患者血清HBV-DNA載量在103至105IU/ml之間,則為低載量組;若患者血清HBV-DNA載量在10^5 至10^7IU/ml之間,則為中載量組;若患者血清HBV-DNA載量大于1.0*10^7IUml,則為高載量組。各組患者血清HBV-DNA載量和HBsAg定量檢測結果見下表2。
2.3 HBsAg定量與HBV-DNA相關性分析
通過Pearson相關性分析方法,對四組中患者血清HBsAg定量與HBV-DNA載量進行分析,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兩者之間的r值均小于3,P>0.05,說明兩者之間缺乏相關性,具體見表3。
3.討論
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傳播造成的一種疾病,其中乙型肝炎是對患者威脅最大的肝炎之一,傳播途徑包括血液、性接觸以及母嬰等。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不明顯性的特點,較難被患者發(fā)覺,很容易惡化轉變成肝硬化,小部分患者甚至會惡化成原發(fā)性肝癌,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我國乙型肝炎患者群體越來越多,越來越威脅著國民的生命健康[4-5]。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在臨床應用上熒光定量PCR法愈發(fā)的成熟,利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患者血清HBV-DNA載量成為主要的診斷鑒別乙肝的有效方法[6]。患者感染HBV主要在于乙肝病毒在宿主體內不斷進行復制,所以若可以對乙肝病毒的復制活動進行檢測,那對乙肝患者的診斷就會更加準確,而恰好HBV-DNA載量水平便可以很好的反應乙肝病毒的復制活動。有相關文獻表明,目前評價乙肝病毒在宿主體內的復制情況的“金標準”就是患者血清的HBV-DNA載量水平。測定HBV-DNA載量水平為診斷治療患者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熒光定量PCR法的操作非常復雜,需要非常專業(yè)的高能力的人員和非常好的實驗室條件才可以進行,這種苛刻的條件嚴重束縛了這種技術在全國的推廣,只有那些具有非常好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的醫(yī)院才有能力獨自進行熒光定量PCR法的操作。此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后,一定比例的患者血清HBV-DNA會下降到較為低的水平,難以被檢測。因此,以其為依據,判定何時對患者停止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乙型肝炎病毒在感染患者正常的肝細胞過程中,由病毒S基因編碼的多肽的HBV外膜蛋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常健康者在受到HBV感染后的5到7天內,血清中就會有HBsAg的出現,在非活動攜帶狀態(tài)期、免疫耐受期、再活動期和免疫清除期,H B V感染以及部分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血清中均可檢測到H B s A g;在HBV感染的急性期,對患者的血清進行檢測,仍舊可以檢測到H B s A g,所以對患者血清進行HBsAg進行檢測一直是臨床上一種傳統(tǒng)的診斷HBV感染的方法。對于HBsAg的檢測方法,以往一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檢測。有一部分文獻以該方法進行HBsAg檢測,得出了患者血清內HBsAg水平和HBV-DNA載量之間具有正的相關性的結論。但也有一部分文獻認為患者血清內HBsAg水平和HBV-DNA載量之間之間不具有相關性。
近幾年來,國際上對通過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A)檢測血清HBsAg含量而非ELISA法,分析HBsAg含量與HBV-DNA表現出了較強的興趣。本文也是在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A)的基礎上,探討電化學發(fā)光法(ECLIA)定量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與熒光定量PCR檢測乙肝病毒DNA(HBV-DNA)載量的關系,希望對診斷和治療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有意義的參考。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170例患者當中,有151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sAg陽性,所占比率為88.82%,有96例患者血清檢測結果為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有96例患者的血清檢測結果同時為HBsAg和HBV-DNA陽性,所占比率為56.47%。利用統(tǒng)計學知識,分析發(fā)現,HBsAg含量和HBV-DNA載量之間不具有相關性,P>0.05。本次研究認為HBsAg含量和HBV-DNA載量之間不具有相關性,這與一些文獻的結論相一致,但是也與采用ELISA方法檢測HBsAg的文獻結論不同。不同原因可能在于所用方法不同,也可能是由于研究對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不同。
綜上所述,ECLIA法定量檢測HBsAg和熒光定量PCR法檢測HBV-DNA載量之間不具有相關性,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時候,同時采用這兩種方法檢測HBsAg和HBV-DNA載量,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優(yōu)的診斷依據,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正南.磁微?;瘜W發(fā)光法檢測HBsAg與熒光定量PCR檢測HBV-DNA載量的關系[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17):63-64.
[2]楊正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低水平陽性與乙肝病毒核酸載量的相關性[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2):174-175.
[3]周新媚,李秀華,李廣平等.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與酶聯免疫法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比較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7,7(23):116-118.
[4]陸正賢,倪沈玨,曹利華等.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定量檢測乙肝病毒的臨床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8,24(29):107-108.
[5]劉昌文,季忠庶.ELISA法與電化學發(fā)光法在檢測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結果中的對比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7,23(17):98-99.
[6]林麗.電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吸附法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2):175-176.
作者簡介:
張繼東,男,1971年4月,河北張家口市,大學本科,副主任技師,檢驗研究,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三醫(yī)院檢驗科
曹立華,女,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三醫(yī)院副院長 ,肝病專家
趙培利,女,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三醫(yī)院醫(yī)教科
楊延源,女,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三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