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
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旨在通過讓學生探究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科學規(guī)律,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科學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只有將科學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融合,才能將這一課程應有的價值和功能充分且有效地發(fā)揮出來,才能使學生在感同身受的同時,達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诖?,本文就對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方法與策略做些探討。
關鍵詞:小學科學;生活化;導入;情境;拓展
自新課改推行以來,小學科學教學較之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且將改革的側重點更多地轉向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诖耍谛W科學教學中,教師不應只一味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而是應當積極運用學生的已有生活經(jīng)驗,通過采取生活化課堂導入、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以及拓展生活化教學時空等手段,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對新知進行有意義的建構,這樣不僅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利于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科學精神。
一、采取生活化課堂導入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于強調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這便在極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取材現(xiàn)實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并以此為契機導入新課,進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心向。
在教學《水沸騰了》這課之初,我先是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在家燒過開水嗎?你仔細觀察過燒水的過程嗎?”這樣,通過基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問題,學生便會有很多模糊、零散的記憶,待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回憶了燒水的過程后,我繼續(xù)說道:“同學們說的都很好,沒有仔細觀察過的同學也不要著急,今天老師就請同學們在課堂上親自燒一次水。在這一過程中,大家一定要細心觀察,看看在燒水的過程中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現(xiàn)象?!比绱藢耄葐拘蚜藢W生的生活體驗,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便為新課內容的講授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但由于年紀尚小,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都較差,尤其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并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和體驗科學知識的存在,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我們的“過山車”》這課時,我先是向學生問道:“同學們,你們見過或者玩過游樂園中的過山車嗎?關于過山車,你知道什么?”待學生回憶并回答過后,我利用課件呈現(xiàn)了過山車的圖片,并引導學生認識了過山車的基本構造和特點。接著,我出示了搭建“過山車”軌道模型的材料,并簡單介紹和演示了不同材料的作用和拼接方法,繼而讓學生分組嘗試拼搭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接下來,我讓學生結合教材,分組設計“過山車”軌道圖,并根據(jù)“過山車”設計圖進行拼搭,思考怎樣的搭建順序會有高效、更合理。如此,通過觀察過山車的圖片,引導學生對過山車建立初步認識,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合作完成探究活動,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體驗了創(chuàng)造中運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
三、拓展生活化教學時空
課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探究科學真理的主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學生學習科學知識、探究科學現(xiàn)象也不應被束縛在教室這個狹小的空間里,這就需要教師除了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一教育教學的主渠道之外,還應通過課外活動的開展來積極拓展生活化教學時空,以此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在科學學習方面獲得最大限度地發(fā)展。
在教學完《混合與分離》這課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混合物,也初步學習和了解了物質混合與分離的一些基本操作,并從中體會了有的物質變化是可逆的。于是,我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去做一份混合物,比如可以自己去調配一杯混合果汁。此外,我還讓學生嘗試分離水和油、水和沙、沙和綠豆、水和鹽等,并將運用到的分離方法,以及上述混合物是否可以分離的結果記錄下來。再如,在完成《觀測風》這課知識點的傳授后,我利用課件出示了風向標的制作步驟,讓學生課后自己制作一個風向標,并在使用自制的風向標測量風向時注意比較風向標與小風旗在觀測風時有什么不同。如此一來,不僅拓展了生活化教學時空,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切實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
總而言之,實行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認識,教師應做到從新課程理念出發(f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遺余力地探索和尋求各種行之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方法,以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體會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東青.淺談小學科學中生活化教學如何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30):34.
[2]李松林.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江西教育,2016(2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