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張素香 那振琦 李姍姍 楊健
【摘? 要】目的:分析在女性更年期抑郁癥并高血壓前期患者治療中通過合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激素補充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74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癥伴高血壓前期患者,并依據藥物應用情況分組,對照組給予激素補充治療,同期觀察組增加藥物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比較2組的血壓、抑郁癥狀控制效果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結果:2組治療前SBP、DBP比較中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2組入組時HAMD量表得分較高P>0.05;治療4周、8周后觀察組的HAMD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觀察組的藥物副反應率為8.11%,對照組為10.81%,且P>0.05。結論:在對于女性更年期抑郁癥并高血壓前期患者治療中合用藥物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激素補充治療可顯著提升療效,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及抑郁癥狀,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更年期抑郁癥;高血壓前期;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激素
【中圖分類號】R2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124-01
更年期抑郁癥在女性群體中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多是由于精神緊張、抑郁和焦慮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誘發(fā)的綜合征。該疾病的病因機制復雜,通常認為與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內分泌腺機能減退以及患者代謝功能失調等有關,癥狀為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悲觀失望以及緊張恐懼等,同時還伴隨月經不調以及性欲減退等。高血壓前期則是患者高血壓疾病與血壓增高相關心血管事件發(fā)病的前期狀態(tài),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女性更年期抑郁癥伴發(fā)高血壓前期進一步增加了患者各類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fā)病風險,與此同時抑郁癥的發(fā)作也將對患者降壓藥物的臨床療效產生較大影響,所以針對此類患者的治療還需合理選擇藥物方案來調控其血壓水平,并積極改善抑郁癥狀。以下將探究通過合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激素補充治療在女性更年期抑郁癥伴高血壓前期患者中的臨床療效。
1資料以及方法
1.1臨床資料
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74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癥伴高血壓前期患者,依據藥物應用情況分組,即觀察組:37例,年齡44~58歲,均值為(51.6±0.3)歲;更年期抑郁癥病程2~16個月,均值(7.3±0.3)個月。對照組:37例,年齡45~59歲,均值為(50.8±0.5)歲;更年期抑郁癥病程2~15個月,均值(7.2±0.5)個月。2組臨床資料對比P>0.05。
1.2方法
2組均加強基礎治療,如低鹽和低脂飲食,嚴格控制體重,并加強健康知識宣教與心理行為訓練,同時日常堅持適量運動。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激素補充治療,即應用雌激素+安宮黃體酮進行聯合治療,其中雌激素口服,0.625mg/次*d;安宮黃體酮口服,5.0mg/次*d,患者持續(xù)治療8周。同期觀察組增加藥物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治療,患者初始口服劑量5.0mg/次*d,之后結合病情增加至10~20mg/d?;颊哌B續(xù)治療8周。
1.3評價標準
(1)分別在患者治療前與治療結束后對其收縮壓(SBP)與舒張壓(DBP)進行監(jiān)測和對比。(2)應用漢密爾頓抑郁評估表(HAMD)對患者的抑郁程度進行測評,評分與其抑郁嚴重程度成正比。(3)觀察2組在治療8周內出現的藥物副反應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涉及數據以SPSS19.0分析,數據標準差以(±s)描述,組間數據t、χ2檢驗,P<0.05即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壓控制效果對比
2組治療前SBP、DBP比較中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SBP、DBP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
2.2 HAMD量表測評得分對比
2組入組時HAMD量表得分較高P>0.05;治療4周、8周后觀察組的HAMD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
2.3藥物副反應率對比
觀察組的藥物副反應率為8.11%,對照組為10.81%,且P>0.05。
3討論
女性進入更年期由于受到生理和社會及心理等因素變化等影響,非常容易出現抑郁情緒等明顯的情感障礙,從而造成機體交感神經系統功能發(fā)生亢進,并伴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上述情況是誘發(fā)高血壓疾病的關鍵性因素,同時還可能造成女性心率加快和血壓水平異常升高。現階段,抑郁癥已被證實是高血壓疾病產生和進展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患者長時間處于抑郁狀態(tài)下容易造成血壓水平的持續(xù)上升,同時促使高血壓前期進一步發(fā)展至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明顯增加,也對其藥物降壓效果產生較大影響。有報道指出[2]-[3],更年期抑郁癥和高血壓作為常見心身疾病,兩者共患病率約為25%左右,所以對于更年期抑郁癥進行積極控制是調控患者血壓水平以及改善血壓變異性的有效措施,這也是降低患者高血壓患病風險和減少高血壓所誘發(fā)的相關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雌激素水平下降和女性更年期抑郁癥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采用補充激素治療有利于緩解女性更年期癥狀,特別是對于患者的情緒以及心理狀態(tài)等相關癥狀可發(fā)揮良好改善效果。所以推測針對女性更年期抑郁癥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補充激素治療,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進而有利于控制血壓水平。然而,女性患者抑郁情緒容易造成交感神經活性的異常增加,與此同時雌激素發(fā)生紊亂從而導致更年期女性血壓波動顯著,使得血壓變異性明顯上升,所以單純應用激素補充治療雖可控制患者血壓水平,然而不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壓波動。為此本次研究中在激素補充治療基礎上,針對觀察組家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從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治療后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好于對照組,同時治療之后抑郁癥狀評分的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在藥物副反應率比較中無明顯差異。這提示,通過聯合應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激素補充治療,有助于提升女性更年期抑郁癥伴高血壓前期患者的總體治療價值。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現階段對于抑郁等嚴重心理障礙疾病治療的常用藥物,該藥物可對患者突觸前膜再攝取5-羥色胺(5-HT)形成阻滯作用,有利于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內5-HT的分布水平,進而能夠幫助降低患者突觸后膜內5-HT受體水平與敏感度,從而能夠幫助提升神經活動并緩解抑郁癥狀[4]-[5]。并且草酸艾司西酞普蘭還可發(fā)揮良好的血管內皮保護性功能,具有一定的抗炎癥反應作用,同時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幫助延緩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進程,因此對于高血壓疾病的預防和相關并發(fā)癥的預防均可發(fā)揮良好作用。因此在激素補充治療基礎上,加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進行聯合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抑郁情緒并幫助緩解患者的植物神經紊亂,有利于減輕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因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變異性,促進血管舒張進而控制血壓水平[6]。
綜上所述,在對于女性更年期抑郁癥并高血壓前期患者治療中合用藥物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激素補充治療可顯著提升療效,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及抑郁癥狀,且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姚燁.文拉法辛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4):17-19.
[2]庾青.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奧氮平聯合心理治療對難治性抑郁癥的療效分析[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9,28(5):16-17.
[3]張振.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鹽酸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患者的療效對比[J].保健文匯,2019,26(4):143-144.
[4]張永濤.認知行為療法聯合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對抑郁癥的治療效果探討[J].心理月刊,2019,14(21):16-17.
[5]續(xù)廣娟.圍絕經期激素補充治療常用藥物及臨床應用[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9,35(1):73-76.
[6]武軍祥,師寧,李夢園, 等.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卒中后抑郁療效的Mate分析[J].藥物資訊,2019,8(03):1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