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林 李小玲 宋艷成
【摘? 要】目的:精神分裂癥集體心理治療康復效果的對照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分層隨機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僅采取藥物治療,觀察組采取藥物聯(lián)合集體心理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變化。結果:兩組治療前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PAN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集體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基礎上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集體心理治療;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20)09-0243-01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重性精神病,常見于青壯年,可引起感覺、思維、情感以及行為等方面的障礙,臨床表現(xiàn)各異且目前臨床尚未明確該病的發(fā)生原因。藥物是該病主要治療方法,但是僅有40%的患者可達到較好的預后,仍有部分患者受疾病的折磨。因此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1]。文章主要針對集體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分層隨機法分為兩組。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齡為37 ~62歲,平均為(46.4±10.6)歲。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為36 ~63歲,平均為(47.2±11.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僅采取藥物治療,口服10mg奧氮平,1天1次,持續(xù)用藥3個月。
觀察組采取藥物聯(lián)合集體心理治療,具體措施為:①娛樂活動:引導患者參與機體娛樂活動,例如唱歌、打籃球、踢足球、棋牌活動、猜謎活動以及電影欣賞等活動。②陽性行為療法:鼓勵患者自行進行生活活動與社會活動,包括穿衣、洗漱、吃飯、用藥、參與本次研究組織的娛樂活動等,完成一項訓練之后可以給予適當?shù)莫剟顏砉膭罨颊?。③社交能力訓練:指導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并開展需求幫助和各種日常生活對話訓練。④認知行為干預: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與表現(xiàn),建立完整的認知結構,并讓患者用新的思維應對。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變化。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果
兩組治療前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PAN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集體心理治療主要是通過各種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幫助精神分裂癥患者提高生活與社會能力,并運用合適的思維認知事物,減輕陽性與陰性癥狀的影響,并逐步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有助于提高康復效果,促使患者盡快回歸正常社會與社交活動,在臨床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2]。本次研究中兩組治療前PAN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PAN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集體心理治療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集體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基礎上的應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琳.集體心理治療改善早發(fā)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推理能力損傷的價值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3):142-143.
[2]王立萍,文艷玲.集體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康復效果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5):6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