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荻 張寶林 何凱凱 楊楠
摘要:閱讀是民族之根基,是中華民族靈魂之所在。當今時代,學習強國是我國教育政策的重大決定之一,旨在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yǎng)。而閱讀又是文化素質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之一。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道德情操也需要在閱讀文學作品之中得到熏陶和提高。
關鍵詞:閱讀;文學作品;審美;情操
引言
文學閱讀貫穿著我國古今發(fā)展之長河。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國家的政策和發(fā)展的繁榮與否。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上,古今學者也都付出良多。1917年興起的白話文運動取消了我國古代“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漢字的簡化也逐步促進著我國文章內容的簡化。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我國第一部白話小說,而白話小說的創(chuàng)作也順應著社會的變遷,逐步進行整改和完善,在我國各時期之中都綻放著文學的光芒。
文學閱讀和審美情操
在各國國民審美能力和情操的培養(yǎng)上,必定離不開文學閱讀。文學作品中的內容既體現(xiàn)出文字的表意功能,又能體現(xiàn)到語言的教化作用。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這些哲理可以在無形之中化作明燈,為處于迷茫中的人們指引方向,給人以前進的動力。有些文學作品中也透漏出作者的個人經(jīng)歷,看著他們一步步克服困難,不忘初心地堅持與努力的背影,又時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人生之路上要面臨很多的荊棘與磨難,我們只有咬緊牙關,從自己內心出發(fā),讓自己變得強大,迎難而上,才會迎來最終的成功。當然,文學作品當中這些堅韌不拔的形象,便是“美”的一種體現(xiàn)。美,并不僅僅是從外表上而談的,它更加注重于人內在的心靈之美。我們所倡導的美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fā)著的善良、純潔、美好的心靈之美,這也必定會吸引越來越多人的贊賞。審美能力與情操的培養(yǎng),本質就是讓我們在探索之中尋找出那些美好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審美方式,并貫穿于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文學閱讀對大學生的影響
閱讀是人進步的階梯。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可以在無形當中催人奮進,給我們莫大的幫助和鼓勵。但在如今大力倡導閱讀的時代,大學生讀書的數(shù)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對書籍的選擇大多偏重于中國現(xiàn)當代的小說,這也就說明我們生活在現(xiàn)當代社會這個時代背景之下,最容易理解的便是我國現(xiàn)當代時期的小說了罷。閱讀這類的小說,能讓我們間接的了解到我國現(xiàn)當代生活的社會狀況,體味到從官場到民間的經(jīng)濟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但我們也不能僅僅將著眼點放在現(xiàn)當代的小說之上,也要兼顧其他的文學樣式,比如歷史、軍事、地理等方面的書籍,我們也需要進行學習。只有廣泛閱讀書籍,我們才不會形成顧此失彼,頭重腳輕的局面,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何樂而不為呢?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古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我們國家是在古代奠定的基礎之上而慢慢發(fā)展的。立足于我國的歷史,從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學習我國的朝代更替,了解一個朝代從開始走向鼎盛的不易,學習清王朝的滅亡和民國成立的過程……我國古代的作品并不完全是傳統(tǒng)封建的,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雅客寫出的名篇佳作,在時代發(fā)展的條件下依舊能綻放光彩?;磉_豪放的蘇軾,婉約詞派的李清照,充滿愛國熱情的陸游和文天祥等人的詩篇,在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仍然能夠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同時,我們也要適當了解國外的優(yōu)秀作品,提高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大學生提高審美眼光、培養(yǎng)審美情操,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當代文學閱讀對大學生審美情操的現(xiàn)實意義
大學生是人生轉折的重要階段,也是我們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閱讀古今中外的文學佳作,在無形之中會為我們提供正確的方向?!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中蘊含的猶如珍寶般的知識,能夠幫助我們在說話水平上不至于庸俗。有的人出口成“臟”,這本不應該發(fā)生在我們當今時代的大學生身上,可卻總有一部分人由于習慣欠佳,形成了如今這樣一個讓人不屑的局面。而有的學生飽讀書籍,促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審美的眼光和道德情操不斷提高。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會埋怨不停,反而會用“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眮砻銊钭约?,他們以超脫的君子心態(tài),直面挫折,來迎接苦難之后的甘甜。
結語
大學生所處的是一個過度的階段,大學生是我們社會發(fā)展中的關鍵群體。以后會有很多大學生從事教育行業(yè),他們的舉止行為都會影響著他們的學生。他們連接著學生和家長,必然要做好本職工作,為學生灌輸積極健康的思想,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們在美好的環(huán)境下,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畢業(yè)之后從事其他行業(yè)的大學生們也要多多閱讀書籍,強化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工作,對待生活,做一位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搜狐]教育:為什么大學生都應該養(yǎng)成經(jīng)常閱讀的習慣
作者簡介:
謝荻(1999--),女,遼寧沈陽人,就讀于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2017級本科生;
通訊作者:張寶林(1972--),男,黑龍江綏化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文學院副教授,漢語言文字學碩士;
何凱凱(1997--),男,陜西西安人,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2017級本科生;
楊楠(1998--),女,河南,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2017級本科生。
基金項目:本文是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項目《文學閱讀時代大學生的審美情操培養(yǎng)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