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蕾
摘 要:大學英語教學不僅要著眼于知識的傳授,更要著眼于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他對學生的訓練不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上的訓練。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得到了更多大學英語教師的重視。
關鍵詞:大學英語;批判性思維
前言
在英語教學改革界,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校長叫夏谷鳴,他曾提到掌握英語不僅是能掌握知識技能的,更是能促進思維發(fā)展。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希望學習英語之后能夠具備英語學科的基本素養(yǎng),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對于思維的引領與發(fā)展。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現(xiàn)狀
在大多數(shù)人的觀點里面,批判性思維僅僅只是在數(shù)理化等理科新科目中才得以實現(xiàn)的,但其實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思維的體現(xiàn)。通過對語言的運用與講解,讓學生對語言的運用中逐步掌握這種批判性的思維,會反過來影響他們在數(shù)理化學科上的發(fā)展。歐美國家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對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但是我國是把這種批判性的思維融入到了英語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根據(jù)調查了解,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上了大學英語課堂之后,會與發(fā)現(xiàn)它與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堂有非常大的不同,不僅是在課程設置上,更是它需要學生在課堂上實現(xiàn)的目標上。大學英語課堂不僅僅只是在單方面的對學生進行知識輸出,更是通過一些思考方式引導學生以批判性思維學習英語。但由于社會環(huán)境以及每所大學所要求的內容不一樣,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教學差異仍然較大,但又有一些共同特征。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對大學英語課程的批判性思維教學形成專門的課程評價標準,但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滲透。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一)樹立批判意識,養(yǎng)成思維習慣
想要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到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什么叫批判性思維,這種批判性思維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又是怎樣體現(xiàn)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批判意識作為出發(fā)點去明銳的考察,由外界所接收到的語音與學習相關的信息。敢于質疑在英語課本和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論證,并且從多個方面各個角度進行求證和評價,最后讓學生形成自己更理性的判斷和思考。例如這段話,girls are doing so much better than boys in school subjects。that's all the best jobs will be taken by females。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推斷。他也指出的是一種現(xiàn)象,但由此推斷出all the best jobs will be taken by females,這個結論就是不符合常理的。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引導學生從假設正確前提的基礎上,去對原來的命題進行一個合理的判斷,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但是通過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到教師的分析以及評價對批判性思維的形成有著怎樣的作用。學生對批判性思維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每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引導,來逐步強化學生對于批判性思維的認識。此外,大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應該為學生更多的提供批判性思維學習途徑。
(二)提供思維情景,提供批判環(huán)節(jié)
學生形成了批判性思維之后,教師還需要在大學英語中為學生提供閱讀或者寫作等思維情境,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融入批判性思維的引導教學。以閱讀為立大學英語的閱讀不再像基礎教育階段單純的理解做題,她不僅要對閱讀文章有一定的理解,還需要對信息做深加工的思考。比如,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閱讀題中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how much faster is Chinese economic growing than that of the us?Which country currently has the world's largest GDP?這些問題都是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的。而到了大學階段,我們的庭問方式應該變成Which of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pieces of information would most supposed to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這樣的提問一方面能夠檢驗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逐步判斷出屬于提問所要求的內容,達到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目的。例如,在課程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civil-rights heroes等單元中,都可以運用。
(三)明確批判方法,拓寬思維緯度
學生有了批判的意識,有了教師搭建的訓練,批判性思維的英語平臺還需要掌握正確的評論方式,因此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先讓學生明確在英語課堂中可以進行批判的方法,先拓寬他們的思維維度,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中游刃有余。例如,大多數(shù)的批判性教學都是在對于外刊的閱讀中實現(xiàn)的,當學生在對這些外刊進行閱讀時,對于其中的某些觀點會不加思考地照單全收,最后只能成為閱讀內容的傀儡。因此教師先要帶你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訓練,讓學生掌握批判思維中的第一個技巧,學會提問。有句話叫most see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它反映出了大多數(shù)人閱讀時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過于注重細節(jié)傳忽略主體,而通過提問就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問題。學生首先要思考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觀點是什么?其次這篇文章又是站在誰的立場上寫的?最后文章所用的材料來源是什么?是否可信?第四是要思考作者是否有言外之意,最后再次返回去尋找這篇文章是否存在邏輯漏洞。對于某些觀點是否可以展開多種詮釋?其次是要在閱讀過程中加強邏輯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論據(jù)邏輯論點這樣的推理過程。最后讓學生實現(xiàn)對比閱讀,除了他們在本文中學到的額外,還要去廣泛的搜索其他對于相關題材內容的報道。
結語
學生通過了解與批判性思維相關的知識,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樹立批判意識,在日常的學習中逐步養(yǎng)成批判習慣,再根據(jù)教師提供的進行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在具體的可是用批判性方法的思維情境中運用進去,不斷積累批判素材,實現(xiàn)英語批判性思維飛躍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梅,印勇.美國批判性思維研究及其啟示[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2]李迎新,孫燕.大學英語教學與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
[3]林靜,龐雅.淺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在英語教學中的培養(yǎng)[J].海外英語,201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