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嶸
摘 要: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基本目標。對學生技術設計與應用,以及信息交流與處理方面知識的學習,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通用技術課程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拓展與基本操作技能的養(yǎng)成影響重大。課堂作為教師教授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的重要平臺,其教學的高效與否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有直接的影響。教師重視高效教學對于學生的積極影響。本文從豐富課堂資料,引導高效理解;結合真實情境,興趣推動教學;開展項目教學,促進協(xié)作學習三個方面對高中通用技術高效教學的實現(xiàn)展開論述,希望對讀者教師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通用技術教學;高效教學
相較于其他課程來說,通用技術的內容更加寬泛,教學內容在生活中較為常見。而且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通用技術知識的學習也利用參考實際的生活資料。教師應在注重學習資料對于學生學習引導作用的基礎上,開展高效的引導教學。因此,教師應積極學習專業(yè)知識,深化自身對于新課標教學理念的理解,并在實際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實現(xiàn)長期、高效的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的高效課堂教學。
一、豐富課堂資料,引導高效理解
即使是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方式,也要依賴于資料的參考。而學生的認知特點是通過影響學生學習方式來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教師應特別注重豐富課堂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參考資料,以及資料的展示形式,通過引導學生高效理解,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發(fā)現(xiàn)問題”一課時,就注重了豐富課堂上的教學資料。如教師舉例了與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大家想一想人們在生存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學生紛紛舉手回答,如“為了解決進食,人們會遇到進食方法的問題?!敝T如此類,學生們根據(jù)自己對于人類發(fā)展過程的認識,提及了一些涉及生存最基本的認識。但是教師為了強調“問題的發(fā)現(xiàn)”這一課程中心主旨,為學生舉例了更具體的事例,如:“貝爾對電話的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 這個問題又從何而來?”學生們根據(jù)現(xiàn)象,利用逆向思維進行了分析,明白了問題的發(fā)現(xiàn),是對問題進行處理的關鍵開始。然后,教師為了引導學生對意識到的知識進行深入理解,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進行“觀察”,對人、對事、對物等,通過 引發(fā)學生對新問題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對“發(fā)現(xiàn)問題”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深刻的理解。
二、結合真實情境,興趣推動教學
通用技術的知識的學習依靠學生對其專注地興趣。學生可以常通過興趣進行針對知識的高效學習,因此,教師的高效教學才能實現(xiàn)。因此,教師可以結合真實請環(huán)境,讓學生在實際情境的觀察與體驗中產(chǎn)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讓興趣推動學生的高效學生實現(xiàn),進行實現(xiàn)教師的高效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學“走進技術世界”單元中的相關知識時,就結合了當下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現(xiàn)實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真實情境。如教師通過結合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與自己求學時期的條件進行了對比?!艾F(xiàn)在大家上課有多媒體展示豐富的信息,而且教師可以為你們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進行信息的實時搜索。大家還可以利用信息工具實現(xiàn)多種途徑的高效自學。這些技術的實現(xiàn),就是我們以前求學時期的‘技術的未來”然后,教師通過結合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利用信息工具為自己帶來的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讓學生通過討論與分析,了解到了技術的兩面性。再如,教師在教學“制作模型”一課時,讓學生根據(jù)“臺燈”進行模型制作,因為臺燈案例貼近學生實際。教師為學生準備了實體臺燈,在課堂上分發(fā)給學生一定數(shù)量的制作臺燈的元件,讓學生在真實情境的氛圍中體驗模型的制作過程產(chǎn)生了興趣,并進行了高效的操作和學習。教師將知識與情境結合,讓學生產(chǎn)生了興趣,從而實現(xiàn)了高效的課堂教學。
三、開展項目教學,促進協(xié)作學習
項目化學習也叫做基于項目的學習,是指學生通過小組或者個人為單位,圍繞某一真實主題,利用各種認知工具進行問題分析,實踐解決問題。利用項目教學不僅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與復習,同時還利于學生發(fā)展協(xié)同合作的能力,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進行高效的知識學習。
例如,教師在教學“計算機輔助制圖”一課時,就以教師做出的實際圖片作為學生的學習目標,進行了以此作為“項目”的教學。鑒于學生對于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不了解,所以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了微機繪圖系統(tǒng)的組成、繪圖軟件的介紹,以及AutoCAD制圖軟件的界面和使用方法。學生有了“項目”完成的概念,就對本課的知識有了系統(tǒng)的學習觀念,進行高效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練習,并順利完成了教師在開始發(fā)布的“項目”任務,教師的高效教學目的也因此達成。
綜上所述,高中通用技術技術要達到高效教學的重要目標,既要努力學習并踐行高效的教學方法,又要在教法的應用過程以及實際教學經(jīng)驗積累的過程中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注重更多地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基本特征開展教學。通過豐富課堂資料,引導高效理解;通過結合真實情境,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興趣推動教師的高效教學的實現(xiàn),同時注重以項目為基礎,通過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保證高效教學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吳永亮.高中通用技術生活化教學資源及其利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0):34.
[2]丁春明.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通用技術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3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