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立敏
摘要:實物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化教學行為。實物能給學生一種最直觀、最可信的信息刺激,學生接受新知較為容易且印象很深。筆者從“糖塊”作為課程實施中的教學用品出現(xiàn),用以輔助英語課程的順利開展;“糖塊”作為課程本身出現(xiàn)在課堂之上,讓英語課程與生活無縫連接;“糖塊”作為評價機制中的獎勵物品,激勵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糖塊”在教學中能激發(fā)生成教學資源,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英語教學。
關鍵詞:“糖塊”;實物教學;表達能力;英語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6-0089-01
小學生對“糖塊”極其敏感,看到糖塊如獲至寶。糖塊本身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甜食之一,但在我們英語課程中提到糖塊,賦予它的含義就不這么單一了。本文就我們常見的“糖塊”這一實物談一下它在英語課堂上的妙用。
1.“糖塊”作為課程實施中的教學用品,用以輔助英語課程的順利開展
糖塊一般包裝精美并便于攜帶,課上學生對這個帶有神秘感的教學用品太好奇了,聽課過程中期待教師拿出來一飽眼福。教師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這一心理特質優(yōu)勢,在學習用英文表示數(shù)字時,首先拿出1塊糖,問How many?學生回答one;再拿出6塊糖,問How many?學生回答six;教師在桌子上放2塊糖,手里還拿著5塊糖,并示意學生一共是幾塊糖時,學生迅速回答seven......就是這些糖塊的刺激,學生對對應數(shù)字的英語表達就顯得Very easy!同時,在英語課上也強化了學生數(shù)學上的加減法口算技能,課堂英語氛圍活躍至極。再比如,在進行主題為顏色的學習時,我從商場買了各種顏色的糖塊。課上欣賞完Colour song以后,依次出示各種顏色的糖塊,詢問What colour?學生能夠說出常見的green、yellow等幾種顏色的英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和聽說學會了blue、brown等。緊接著對各顏色進行鞏固,然后學生小組進行顏色的會話練習,學生上臺回答自己喜歡的顏色糖塊,說對就拿走,學生們沒有不參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英語學習的。
2.它作為課程本身出現(xiàn)在課堂之上,讓英語課程與生活無縫連接
我在組織《My schoolbag》一文的教學時,其中的極為最重要的句子也是著重講的句型:Whats in my schoolbag?答案中就有candy。這節(jié)課教師可以利用糖塊進行導入教學效果甚佳。在上課之初,教師從書包里拿出一個帶有包裝紙的塊狀物品,讓學生猜里邊包的是什么(回答方式用英文)。有的猜eraser,有的猜是stone等。正當學生猜的熱情高漲之時,教師打開包裝發(fā)出果糖的香味,學生立刻猜出糖塊,隨之引入教學candy。學生很容易進入課程實施狀態(tài),也很容易接受課程知識。另外,在學習糖塊單詞的拼讀時,可引用智能語音教具,課前利用音頻軟件把糖塊的英文單詞編成一則小故事——自我介紹糖塊的對話,設置好隱形碼制成有聲紙貼貼于糖塊之上,講解拼讀時用點讀筆輕點隱形碼紙,糖塊可以發(fā)出事先編碼中的故事,還能進行c-a-n-d-y的拼讀訓練等。強化學生的語音練習,這種習得拼讀法的反復熟練運用,可以為矯正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正確拼讀大有幫助。
3.它作為評價機制中的獎勵物品,激勵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之中
小學生很喜歡在學習中得到老師的肯定或者獎勵,尤其是物質獎勵對學生來說更具有刺激性。利用糖果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評價之用,更能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舉個課例足以說明,在二零一八年“遷安好課堂”的鄉(xiāng)級選拔賽中,我選課的內(nèi)容是《My family》中的Lets learn,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是利用全家福照片用This is my......介紹家中所有的人。由于授課對象是外校學生,只留給我們短暫的十五分鐘課前與學生互動機會。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買了三斤口味不同的金絲猴奶糖。我的提示是正確說出一句話獎勵一塊糖,說出兩句獎勵兩塊糖,說對幾句給幾塊。學生積極踴躍展示,兩塊、三塊、五塊,最多的竟然得了十三塊糖,同學們驚嘆不已,學生本人也無比自豪!令聽課老師贊不絕口,小小的三年級小孩,竟然大膽流利的說出這么多英語句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充滿誘惑力的糖塊,能夠很好地挖掘孩子們的英語認知潛能。就是在最后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利用糖塊激活了幾個學生的語言思維,借助照片說出了我們本年級不出現(xiàn)的aunt,uncle等單詞,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關聯(lián),激發(fā)學生開放性和連鎖性學習思維。本節(jié)課我獲得總成績第一名。
4.“糖塊”在教學中能激發(fā)生成教學資源,幫助教師更好地實施英語教學
同樣是在一節(jié)公開課上,我選擇的課題是關于語音的,講的是字母y在詞尾的發(fā)音特點。課文中有一首chant:No candy for the baby.……其中里面就有candy,我們可以根據(jù)歌詞利用candy和baby做啞劇表演,改變語音學習的文本性。本節(jié)課可以設置闖關游戲,比如說唱歌謠、演劇表演、讀帶有y字母結尾的單詞發(fā)音的規(guī)律,聽寫單詞等活動,每個活動說對得到candy的獎勵。由于孩子們的出色表現(xiàn),有的組搶先發(fā)完了擺在自己桌子上塑料袋里老師準備好的糖果,老師趁機拿起空空的塑料帶說super或wonderful等,并隨機板書empty,正好y字母也發(fā)/i/的音。教學過程中生成了我們可利用的英文課程資源,以期今后更好的為我們的課程服好務。
總之,“糖塊”在英語教學中的用途既巧妙又微妙,我們教師要善于動腦分析生本特質,挖掘更多更有趣味性的實物作為我們的課程輔助品,讓一切元素都可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葛智蓉.別樣風景在“圖”上——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插圖的有效運用[J].學子(理論版),2016(07).
[2]吳蓮凡.例談小學英語教學中語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J].廣西教育2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