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愛女
摘 要:道德與法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chǔ),將繪本故事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重視了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lián)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巧用繪本,可以增添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趣味性,把說教式的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更能構(gòu)建屬于兒童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于無聲中內(nèi)化成兒童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使德育課堂更有成效。
關(guān)鍵詞:繪本教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2016年小學“品德與生活”改名為“道德與法治”。《道德與法治》教材融入了兒童喜愛的繪本故事欄目。繪本故事是近來深受兒童喜歡的文體,繪本故事的融入,像新鮮的血液,為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增添了趣味性。
一、道德與法治課堂現(xiàn)狀分析
縱觀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當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 道德與法治課堂沒有專門從事“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平處煟话愣际钦Z文教師或者班主任兼任。
2. 道德與法治課程以次科的形式存在于小學課程,不受重視,課堂時間常常被擠壓,成效甚微。
3. 道德與法治課堂流于形式,滿堂灌,一刀切,缺乏趣味性。
由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現(xiàn)狀看來,當前教學難以引起學生內(nèi)心共鳴,難以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如何利用繪本故事增添課堂趣味性,達到育人的目的,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二、繪本的含義及價值分析
繪本,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指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與傳統(tǒng)圖畫書不同,繪本中的圖畫不僅僅是輔助作用和詮釋文字的作用,圖畫和文字共同擔當講故事的重要角色。繪本是一種藝術(shù),精致細膩。
繪本,是插畫家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shù),是插畫家的精心手繪,講究技法和風格,講究精美的細節(jié),色彩鮮明。繪本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本。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學生建構(gòu)精神世界,培養(yǎng)多元智能。高質(zhì)量的繪本的圖與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有情感發(fā)育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
三、巧用繪本,增添課堂趣味性
(一)選取優(yōu)質(zhì)的繪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繪本是每個小朋友都感興趣的書籍,繪本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增添課堂趣味性。選擇優(yōu)質(zhì)的繪本顯得尤為重要。
1. 選取畫質(zhì)清晰、文字簡短、畫工細膩的繪本
以《風兒輕輕吹》這課為例,關(guān)于風的書籍有很多,最后我們選取了《風是什么顏色?》。這本書運用了壓痕、起凹、UV、模切等工藝書法,配合不同的繪畫風格,水彩、彩鉛、指繪等技法,像一場聲光電的劇場表演,使讀者在觸覺、嗅覺、味覺和聽覺的全方位體會小男孩雖然看不見,但他感知的世界和我們一樣。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盲童的世界,感知風的顏色。從優(yōu)質(zhì)圖書中,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樂于探究,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2. 選取生動有趣、貼近課文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的繪本
以《可愛動物》這一課為例,關(guān)于動物的繪本五花八門,怎樣選?。吭趦?yōu)質(zhì)繪本《好餓的小蛇》《神奇糖果店》《黑猩猩的面包店》這幾本繪本中,我們選取了《好餓的小蛇》?!逗灭I的小蛇》是日本繪畫大師宮西達也的低幼繪本代表作。這本書構(gòu)圖簡單,顏色較明快、輪廓較清楚、線條較干凈。這本書內(nèi)容非常有趣,吃蘋果,肚子變成蘋果的形狀;吃香蕉,肚子就變成香蕉的形狀;吃葡萄,肚子就變成葡萄的樣子……看見結(jié)滿蘋果的樹,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呢?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結(jié)果真如大家猜的一樣,小蛇爬上樹,可是——不是吃蘋果,而是把整棵樹都吃下去了。重復而有趣的結(jié)局,幽默又極富創(chuàng)意,讓學生愛護動植物,有愛心地生活的同時享受閱讀,愛上閱讀。
(二)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英國教育思想家斯賓塞在《教育論》中認為:“硬塞知識的辦法經(jīng)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狈▏枷爰颐商镆舱J為:“教育孩童首重激發(fā)興趣和愛心,否則知識填鴨式的灌輸,毫無意義可言?!痹鯓硬拍茉诘赖屡c法治課堂上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興趣呢?
1. 出示精美圖畫,吸引注意力
精美的圖畫是繪本的靈魂,選取書中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展示,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都胰说膼邸愤@課,選取《我爸爸》和《我媽媽》這兩本繪本。在繪本中,文字描述媽媽像超人一樣厲害,繪本就把媽媽畫成超人在空中飛;文字描述爸爸比魚游得快,繪本把爸爸畫成一條魚。通過精彩插圖的引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在歡樂中體現(xiàn)家人的愛,家庭的和諧。再以《快樂過新年》這一課為例,選了王早早《春節(jié)》繪本。繪本中的繪圖,畫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餃子,學生覺得很新奇,原來餃子還有這么多種顏色,這么多種形狀。在餃子里包上元寶,誰吃餃子時“咯嘣”一聲,吃到元寶就是聚了一年的財氣,大家都來摸摸,蹭蹭一年的財氣。這春節(jié)的習俗真有趣。
2. 朗讀精彩片段,激發(fā)閱讀興趣
《我想吃一個小孩》中有個片段:“河岸上坐著一個看起來粗心大意的小女孩?!?!運氣真好啊!我真的可以吃一個小孩啦!奇奇說。他快步跑過去,露出全部的牙齒,好像一只隨時準備出擊的、兇猛的野獸。”可是,鱷魚奇奇真的能吃到這小女孩嗎?結(jié)果,“小女孩一把抓起奇奇的尾巴,在奇奇的肚子上撓癢癢,總算撓夠了,把奇奇‘啪地一下扔進了河里”。通過朗讀這個片段,大家認為鱷魚能吃掉小女孩,可是因為他挑食偏食,個子小,結(jié)果沒有吃到小孩,還反被小女孩扔進河里。這本很酷的黑色幽默繪本適合融入《吃飯有講究》這一課,想要變得強壯可不能挑食、偏食。
3. 概括人物形象,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年級上冊《開開心心上學去》,選取《大衛(wèi)上學去》這本繪本融入課堂。大衛(wèi),在《大衛(wèi)不可以》中以一個經(jīng)常惹麻煩的小朋友的形象出現(xiàn),他也上小學了,會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呢?而《不睡覺世界冠軍》繪本則適合融入《早睡早起》這一課。一個不睡覺的小女孩黛拉和她的三個玩具的形象,黛拉睡覺時間到了,可是她還不能睡,她得先把三個玩具好朋友哄睡。他們誰才是不睡覺世界冠軍呢?這兩本繪本的人物形象都直抵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
(三)繪本德育價值回歸內(nèi)心的有趣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出偽君子”。繪本教學,如果僅僅停留在看故事聽故事的靜態(tài)階段,則起不到促進學生內(nèi)心精神世界的成長的效果。只有將繪本與學生的生活連接起來,才能內(nèi)化成學生自我道德觀念。
1. 角色扮演
閱讀繪本是感知的過程,角色的扮演,則可以體會人物角色的情感,轉(zhuǎn)化成自己的內(nèi)心的感受,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段蚁牒湍銈円黄鹜妗氛n中的繪本《小布丁和小蝴蝶》,可以進行角色的扮演,體會人物內(nèi)心的感受,培養(yǎng)學生樂群的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
2. 繪畫創(chuàng)作
繪本《饑餓的小蛇》還會遇到什么好吃的呢?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續(xù)講故事。融入《我爸爸》《我媽媽》繪本時,可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媽媽又是怎么樣的呢?創(chuàng)作自己的繪本故事。從繪畫中感受體會家人的辛苦,形成家庭的責任意識,并學會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對家人的愛。
3. 討論辨析
《大衛(wèi)上學去》中,大衛(wèi)是反面人物,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辨析,辨別是非,判斷行為的對錯,形成自我正確的道德觀念,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4. 社會實踐
《可愛的動物》一課,融入《生命的故事——蠶》,讓有條件的學生觀察蠶的生長過程,于每天喂食小動物的行為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逗惋L兒一起玩》一課融入《風兒和我玩游戲》繪本,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風車或風箏,到郊外玩。讓學生在大自然中玩耍時實現(xiàn)與大自然的交流,從大自然中獲得快樂。
道德與法治課程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chǔ),繪本故事融入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重視了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lián)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巧用繪本,增添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趣味性,把說教式的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更能構(gòu)建屬于兒童自己的知識與能力,于無聲中內(nèi)化成兒童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德育課堂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