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紅
摘 要:活動化教學法是一個以情境為基礎,以問題為紐帶,以活動為核心,以評價為手段,以運用為目標,以師生互動貫穿始終,使道德與法治教學由抽象變形象、由被動變主動、由單向變雙向甚至多向,最終全面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的教學過程,活動教學也是一個載體,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重點研究活動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利用各種資源,探究活動化教學基本形式,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接下來,本文將結合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法的意義,探討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巧用活動化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課堂教學 活動化教學 意義 措施
引言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活動教學法,不僅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還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實現(xiàn)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的提升,進而提升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此可見,探討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一、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法的意義
1.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針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多采用教師講解、學生傾聽的教學模式,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的使用,雖然也可以保證教學知識的講解,但是課堂教學十分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對于道德與法治課堂的學習興趣。如今,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活動化教學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調(diào)查活動、游戲活動、任務活動、實踐活動、操作活動等等,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設計,既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又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下乏味的教學形式,同時,也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主體的轉變,轉變教師為主體的課堂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響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可謂是一舉多得。[1]
2.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的建立,既可以實現(xiàn)活動教學法的應用,又可以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我們都知道,針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與道德意識,同時也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活動教學法十分的必要,也十分的重要。同時活動教學法的應用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而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學有所用。[2]
3.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環(huán)境下,學生之所以對道德與法治課堂提不起學習興趣,主要是因為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調(diào)。同時,我們都知道道德與法治課堂所學習的都是理論性的知識,比較枯燥。如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活動教學法,既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同時也轉變了理論教學的方式為生活實踐的方式,通過教學活動和教學方式的轉變,將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實現(xiàn)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也實現(xiàn)了學生對于法律道德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升。
二、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巧用活動化教學的方法和措施
1.游戲活動法
所謂的游戲活動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各種各樣的教學游戲,通過教學游戲的設置,既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氛圍的改善。我們都知道,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學習到很多的理論知識,針對這些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就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由小組的同學通過搶答競賽的方式來完成理論知識的背誦和學習,通過這樣的一種教學游戲的設置,既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同時也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還可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擊鼓傳花完成答題、小組積分比賽、計時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方式開展課堂游戲活動,實現(xiàn)游戲活動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
2.任務活動法
所謂的任務活動法,主要指的是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任務的方式來完成課堂的教學活動,我們都知道,每節(jié)課都有教學的目標和教學的重點,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正式開展之前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進行學習。這樣一來,既可以明確課堂的學習目標,又可以保證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的集中性,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針對課堂教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成效。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倘若今天所學習的知識是與人身安全有關,那么教師便可以事先設置教學任務:一,什么是人身安全?二、什么行為屬于侵犯人身安全。通過設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進而提升學習的目的性,保證學習成效。[3]
3.生活化教學法
無論是針對數(shù)學語文知識的學習,還是針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學習,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能夠實現(xiàn)生活化的應用,既然目標是實現(xiàn)生活化的應用,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借助于貼切生活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來設置,既可以加強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記憶,又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到相應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之后,可以做到活學活用,將教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如:每個學期教師都會對學生進行道德安全教育,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而保證學生的人身安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法,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一些實際道德與法治安全事例,開展事例講解教學,讓學生對于道德與法律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之后,也可以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進行應用。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法既可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又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本文結合了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巧用活動化教學的意義,探討了在道德與法治堂教學活動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法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在本文相對應的一系列的建議和措施的幫助下,可以讓更多的教師了解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應用活動化教學法的策略,進而為促進我國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桂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亞太教育,2019(07):131.
[2]張華.生活化教學促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益提高[J].教育評論,2019(05):144-146.
[3]孫燕.道德與法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對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