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鑫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愈加密切,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和生活技能。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基礎科學課程,但是其實際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以設法提升實際教學效果為目標,對當前高中常見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進行了評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應用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評析
(一)任務式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一種常用方法,簡單地說,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置學習任務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在設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行思考和體驗,發(fā)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并加強同其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信息技術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任務教學法的應用給學生們提供了更多的實踐和探究機會。學生在自己操作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去思考問題,主動去認知和感受信息技術,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任務教學法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性,學生們能夠根據(jù)自己的需求來有針對性地區(qū)學習,在探究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也更多,更加能夠提升信息技術學習效果。
(二)小組討論教學法
小組討論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主張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性,使學生處于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不能只顧著自己單方面的知識講述,要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通過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主題,然后將學生分成各個小組,讓學生圍繞教學主題進行小組內部的充分討論。學生主動參與小組討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信息技術內化和吸收的過程,這要比傳統(tǒng)的教師講述方式更加能夠體現(xiàn)教學效果。而且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打開思路,開闊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精神,這種精神和能力在學習信息技術方面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
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很多教師在教學任務的設置方面也總是以提升考試成績?yōu)槟繕?,并不注重對學生學習方式和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是一門操作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只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從自身角度出現(xiàn),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方式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存在的弊端,自覺轉變教學觀念。首先教師要對信息技術有正確的認識,認識到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掌握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將這一理念滲透其中,逐步引導學生重視信息技術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逐步轉變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改變這一模式下師生之間單向交流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中的主體作用。通過增加課堂互動、小組溝通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探究之中,逐步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將學習過程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要我學習轉變?yōu)槲乙獙W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二)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
新課程改革強調了素質教育要注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信息技術的教學方面則體現(xiàn)為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也要培養(yǎng)其信息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往往將教學重點放在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上,學生綜合信息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各方面的實踐操作和探究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鍛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教學手段的革新,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來改進教學方式。
教師要善于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每節(jié)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探究學習任務,然后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放手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究,逐步熟悉信息技術的各項操作。同時,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不同,學習方式也不同,教師要注重把握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做好監(jiān)督和指導工作,為不同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和指導,幫助學生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
(三)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也是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只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師才能夠真正了解到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和適用性,然后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和改進。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方面,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在平時要注重學習信息技術方面的相關知識和最新的進展,做到與時俱進,也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知識。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監(jiān)督和指導作用,不能僅僅將考試成績作為評估標準,要采取多元化的評估手段,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和平時的學習表現(xiàn)做出綜合評價,對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情況進行正確反映,提升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種評價體系也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三、結語
作為信息時代一項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階段是學生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教師要緊抓信息技術教育,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教學的理念和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逐步提升學生的信息能力和素養(yǎng)水平。
參考文獻:
[1]邱桂蘭.淺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現(xiàn)代信息科技,2019,3(01):124-125+128.
[2]張曉光.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學周刊,2018(26):60-61.
[3]徐哲敏.對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18(12):84-85.
[4]袁曉梅.高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方法探析[J].電腦迷,2017(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