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霞
【摘 ?要】 寫作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么怎樣才能使低年級的學生們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從而喜歡上寫作文,讓習作、寫話在教學中不再成為攪擾我們的難題呢?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學生們提出了一個新的寫話目標:“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弊髡咴谧鹬氐湍挲g的學生在寫作開始時降低寫作難度的原則,以至于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時的興趣和自信心,力求為以后更好的習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 提高興趣 ?以說促寫 ?觀察學習
引言:“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組新提出了一個“說話寫話”的教育研究理論,這一理論是針對研究6—8歲兒童口語和書面強化訓練的。小學初始階段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應盡可能地減少對孩子們的束搏,從簡單的方面進行引導,引導孩子先培養(yǎng)好寫作的興趣,不過高地要求兒童。注重教學方法的巧妙應用,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按部就班,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來進行練習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的工作,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一、興趣是開啟寫話之門的鑰匙
(一) 俗話說,興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做成功一件事的關(guān)鍵就是培養(yǎng)一個好的興趣。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更多的學生則是一看到作文就感到非?!邦^疼”,對寫作充滿了恐懼,更談不上興趣了,所以他們所寫出的作文,更多的是寫流水賬,比如說寫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等等;而且,他們寫出的作文也有著數(shù)不盡的毛病,什么錯別字啊,語病啊等等。這樣下來,隨著孩子們對寫作的信心消失,對寫作的興趣也漸漸沒有了。所以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在他們剛開始寫話時,教學者應該學會循序漸進,不宜在一開始就提出高的要求,設(shè)立一個高的門檻。
(二) 寫作的源泉來自于生活,所以,讓孩子們?nèi)リP(guān)注生活,聯(lián)系生活是培養(yǎng)孩子們寫作興趣的關(guān)鍵所在。作為教學者就應該圍繞著生活去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對生活中發(fā)生的點點滴滴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和欲望。只有孩子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寫出來,才能從根本上讓孩子不再懼怕寫作。比如說,在六一兒童節(jié)過后,教學者可以問他們“在六一兒童節(jié)發(fā)生過什么新鮮事???”,“六一晚會好看嗎,你們喜歡哪個節(jié)目啊?”等類似的問題,這樣就能引導孩子們在腦海里形成對六一兒童節(jié)一天的概述,并且能清晰地表達出來。
(三) 在引導者努力培養(yǎng)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興趣的同時,也要對孩子們進行鼓勵,不打擊孩子的寫作信心。在低年級的學生當中,大多數(shù)都渴望得到家長老師的贊揚,在其中體驗喜悅,所以,我們教學者一定要關(guān)注到所有的學生,對有進步的孩子們進行贊揚,對寫作水平略低的孩子們也不要進行批判,要進行更多的關(guān)注與引導。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的展示平臺,讓每一個孩子們都能夠有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漸漸對寫作充滿了信心,由此,學生對寫作充滿了興趣,不再懼怕寫作,寫作也就變成了一件孩子樂意積極去做的事。
二、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一) 我國著名作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作文與說話率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講話的經(jīng)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發(fā),”所以,只要孩子們能夠清楚地說出代表種種意思的語音,那么孩子們也一定能用手下的筆把這些包含的意思清楚地寫出來。
(二) 培養(yǎng)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重要模塊,在一個教室里,并不是每個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都很強,有些孩子可能說話毫無邏輯,一些膽小的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結(jié)巴、語無倫次等現(xiàn)象。這就需要老師有目的地去引導訓練提高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課堂上,教學者應多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積極發(fā)言的機會,并且給予恰當?shù)囊龑В尯⒆觽兡芮宄乇磉_出自己所想。對于那些膽小的孩子們,這就需要教學者多進行表揚和肯定,增加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發(fā)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善于觀察,喜聞樂見
(一) 善于觀察是寫好一篇作文的最重要的事情,一篇好的作文一定經(jīng)過了細致準確的觀察。同時,人并不是天生就有好的觀察力,而是在后天的學習和實踐中培養(yǎng)得到的。所以要想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就應該先開始鍛煉孩子們的觀察能力。
(二) 要從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引導他們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進行觀察。例如:今天的學校與昨天的學校哪里發(fā)生了變化,公獅子和母獅子有什么不同,新來的老師有哪些特征等等。并且在孩子們觀察的同時,要引導孩子們根據(jù)觀察事物的特點來展開聯(lián)想,使觀察更加細致通透。
(三) 在教學中,要讓孩子多閱讀優(yōu)秀作品以及課外讀物,增加孩子們的閱讀量,觀察優(yōu)秀作品和自己所寫的文章存在的不同,從而認識自己寫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改正。而且閱讀還可以增加孩子們的詞匯量和高級語式的運用,讓兒童的讀寫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四) 作為教學者要引導孩子們運用良好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在孩子們的觀察過程中他們的觀察是否有條理有順序地進行,直接影響在寫作的過程中條理是否清晰,因此教學者一定要引導學生按順序進行觀察。
(五) 在觀察的過程中,未必只運用眼睛,其他感官器官也可以用到。出生在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曾經(jīng)提出觀察要盡可能地運用視、聽、味、嗅、觸等感官進行感知。所以,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引導孩子們運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從而提高觀察的效果。
結(jié)論: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黃金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里,教學者的引導尤其重要。作為一名引導者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打擊孩子寫作的信心,并運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們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提高觀察效力,增加閱讀量。我相信這樣孩子就能愛上寫作,寫作能力也就得到了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曉霞.巧妙激趣 變“被”為“主”——淺談低年級說話寫話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92-93.
[2] 李香.低年級寫話教學之我見[J].小學教學參考,2018(28):93-94.
[3] 劉紅秀.低年級語文寫話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8(2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