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賈宏濤 姚芳 胡雨彤
摘 要 “雨課堂”作為一款優(yōu)秀的教學輔助軟件,已得到大范圍推廣,但在應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分析相關(guān)文獻報道和總結(jié)筆者應用經(jīng)驗,本文就“雨課堂”在教學中的位置和作用、在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和如何合理利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旨在明確“雨課堂”與教學的關(guān)系和解決“雨課堂”應用中的問題,為“雨課堂”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雨課堂 教學 問題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43
Problems?and?Solutions?of?Applying?"Rain?Classroom"?Software?in?Teaching
ZHANG?Kai,?JIA?Hongtao,?YAO?Fang,?HU?Yutong
(College?of?Grassland?and?Environmental?Sciences,?Xinji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
Abstract "Rain?classroom"?as?excellent?teaching-learning?assistant?software,?has?been?widely?applied,?but?there?are?some?problems?during?its?application.?Based?on?the?related?literatures?and?the?authors'?experiences,?we?discussed?the?role?of?"rain?classroom"?in?teaching-learning?processes,?the?problems?during?applying?"rain?classroom"?and?how?to?use?"rain?classroom"?reasonably.?That?would?be?helpful?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rain?classroom"?and?teaching-learning?processes,?solve?the?problem?during?"rain?classroom"?application.
Keywords rain?classroom;?teaching-learning?processes;?problem;?application
0?引言
隨著信息化技術(shù)和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的快速發(fā)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愈發(fā)廣泛和深入。[1]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將課程放到互聯(lián)網(wǎng)上,解決了教育資源的地域差異,為所有人提供了更為公平和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翻轉(zhuǎn)課堂(Inverted?Classroom)的興起,將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1]與教學相關(guān)的輔助性工具軟件也得到了大力發(fā)展,并在教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3]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fā)的智慧教學工具,從推出至今,得到了各大高校的廣泛應用和好評。[4-9]然而在“雨課堂”的推廣和應用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7,?10]本文以教學的本質(zhì)為出發(fā)點,在綜合分析“雨課堂”的優(yōu)點和應用中的問題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正確對待和應用“雨課堂”。
1?什么是“雨課堂”
“雨課堂”是由學堂在線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部共同研發(fā)推出的智慧教學工具,旨在連接教師和學生,提供課前預習、課中互動和課后總結(jié)的全方位功能,使教師實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機動調(diào)整教學進度,保證學生充分理解,避免問題積壓以致喪失學習興趣的情況發(fā)生。[3,?10]
雨課堂功能基于最常見的?Power?Point?和微信,教師和學生均可直接使用。課堂上師生通過課堂練習和互動,活躍氣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同時雨課堂還內(nèi)嵌了學堂在線大量優(yōu)秀慕課資源,豐富課堂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因此,雨課堂被譽為結(jié)合了線上慕課資源共享的優(yōu)點和線下傳統(tǒng)課堂面對面言傳身教的優(yōu)點于一身的混合式智慧教學工具。[3,?10]自2016年4月正式版上線以來,雨課堂得到大量師生群體的贊譽,現(xiàn)已在多所高校真實課堂使用。
2?雨課堂在教學中的位置和作用
“雨課堂”作為一款優(yōu)秀的智慧教學工具,自推出以來就受到相關(guān)部門和廣大師生的廣泛好評。[7]隨后,一些高校領導開始在教學中大力推廣“雨課堂”,甚至將其作為教學的一次革命,放在教學的主要位置,過分吹捧;加之雨課堂還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功能上還不能完全滿足教師的需求,招致一些教師的批評。[11]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是大家對“雨課堂”的認識錯位。課堂教學的中心始終是教師和學生,其本質(zhì)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雨課堂”是一款教學輔助工具,其在教學中的位置始終是輔助工具的角色。[12]將作為輔助工具的“雨課堂”放在教學的主要位置,忽視教師和學生的中心地位,本末倒置,必然會造教學的災難。因此,只有正確認識教學過程,明確雨課堂在教學中的位置和作用,才能合理利用其優(yōu)秀的功能,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3?雨課堂在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和思考
盡管雨課堂是一款非常優(yōu)秀的智慧教學工具,有著異常強大的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學生、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等方面。
3.1?教師方面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主導作用,其對“雨課堂”的態(tài)度決定了是否會在自己的課程中應用“雨課堂”。目前,在“雨課堂”的應用上,教師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問題:(1)對有些教師而言,特別是老教師,他們更習慣板書,加之對信息化教學技能的掌握不夠,不愿意做出改變。[13,?14](2)運用“雨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15-17]如準備課外推送的基礎知識和拓展知識、查看課后總結(jié)、重新制作課件、共用知識課件群組建等;但這些付出通常被忽視,[18]尤其在“重科研、輕教學”的評價體系下,這嚴重打擊了教師應用“雨課堂”但積極性。
3.2?學生方面
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中心,其對“雨課堂”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方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在使用“雨課堂”上,學生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雨課堂”的趣味性,大部分學生比較喜歡在課堂上使用,但是仍有小部分貪玩或懶散的同學不能融入;[15,?19](2)“雨課堂”提供的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學生的大量課余時間;考慮到學生課程繁多,若大量課程均設定課前和課后環(huán)節(jié),學生課余時間將被占用,無閑暇課外發(fā)展。雖然課前預習內(nèi)容以視頻類、趣味性內(nèi)容為主,但作為一種強制任務,長久下去也會變?yōu)樨摀18](3)“雨課堂”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頻繁使用手機,特別容易導致學生分心;且在使用手機方面,有些同學難免會玩游戲、聊天、看視頻,進行與學習無關(guān)的活動。[6,?8,?12,?20,?21](4)“雨課堂”彈幕功能的不當使用,會分散學生注意力,造成課程拖延。[6,?7](5)“雨課堂”的課前預習、課堂簽到、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學生作假、作弊和抄襲問題。[7,?9,?21](6)“雨課堂”的應用可能使部分學生過分依賴課前與課后答疑,忽略了課堂學習部分。[19](7)“雨課堂”作為新生的智慧教學工具,其趣味性比較吸引學生,但學生的新鮮感過去后,學習興趣可能降低。[8,?17]
3.3?教學條件方面
教學條件是保證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基礎?!坝暾n堂”的使用需要教室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為Windows?7以上,軟件為Microsoft?Office?2010以上,且需要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但由于某些學校的政策限制或硬件落后,“雨課堂”這在這些院校仍舊難以實現(xiàn)。[4,?10,?19,?22]“雨課堂”的使用需要學生手機連接網(wǎng)絡,但是部分教室網(wǎng)絡信號差,連接不暢,授課過程中無法形成及時溝通和反饋。[4,?21]另外,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發(fā)現(xiàn)雨課堂應用于大班教學時,討論很難進行。[23]
3.4?教學資源方面
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講授和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大部分的教學資源主要是相關(guān)課件和習題資料,這遠不能達到“雨課堂”的要求。[15]在“雨課堂”授課中,需要引入大量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料,比如幕課視頻、網(wǎng)絡學習資料等,這些資料的收集或制作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21]但大部分院校的重視程度不夠,且投入較少。另外,網(wǎng)上的教學資源質(zhì)量參差不齊,這也極大阻礙了“雨課堂”的應用。[10]
4?如何合理利用雨課堂
從上述“雨課堂”在應用中的問題可見,大家對“雨課堂”提出了過多、過高的要求;然而,大家最應該關(guān)注的是如何靈活而合理地利用“雨課堂”,而不是奢望“雨課堂”可以解決所有教學問題。[10-12]“雨課堂”作為一款優(yōu)秀的智慧教學工具,為教學提供了諸多的便利和豐富的手段;教師應當結(jié)合學生情況、個人特點和教學條件,靈活和合理使用“雨課堂”的不同功能,或是與其他方法結(jié)合,[24]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不是苛求教學條件、學生情況或教學資源。[21]比如對于教室沒有網(wǎng)絡的情況,教師無法使用“雨課堂”進行課堂講授,但可以在有網(wǎng)絡的其它時間,運用“雨課堂”的課前預習和課后作業(yè)功能;在課堂中,教師未必要用到“雨課堂”的所有功能,而是要根據(jù)學生和課堂情況靈活運用,效果好的功能多用,效果不好的功能少用或不用;在教學資源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下,盡可能地尋找和合理利用優(yōu)質(zhì)網(wǎng)絡教學資源,在沒有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時,也可參考教材、資料或自己制作。
綜上所述,雨課堂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一款優(yōu)秀智慧教學工具,使教學過程可以更好地利用MOOC資源和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方法,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補充、發(fā)展和完善,但并不是萬能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jié)合學生情況、個人特點和教學條件,靈活和合理使用“雨課堂”的不同功能,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受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校級教研教改項目“雨課堂在課程管理和考核中的應用”資助
參考文獻
[1] 陸芳.移動互聯(lián)環(huán)境下的高校翻轉(zhuǎn)課堂教學[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4):158-162,167.
[2] 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gòu)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0):14-17.
[3] 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與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7.27(05):26-32.
[4] 杜廣祖,孫躍先,吳道慧,陳斌,潘艷蓮.基于“雨課堂”的《農(nóng)業(yè)昆蟲學》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53):53-56.
[5] 蘭麗,胡曉輝.工程認證背景下基于“雨課堂”改進“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關(guān)鍵教學環(huán)節(jié)[J].計算機時代,2019(01):102-104.
[6] 李鵬,易淑明,鄭曉妮,陳燁.“雨課堂”在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式導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8.32(04):560-563.
[7] 譚蘇燕.雨課堂在翻轉(zhuǎn)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39(01):142-143,146.
[8] 王濤,張莉,郭媛,陳麗,謝雯,劉健.雨課堂在生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06):1027-1030.
[9] 魏麗.后MOOC時代下高職體育雨課堂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浙江體育科學,2018.40(01):51-56.
[10] 姜蓉.雨課堂引領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J].中國信息技術(shù)教育,2017(17):95-97.
[11] 劉穎.走出認識誤區(qū)?堅守語文本位——關(guān)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語文教育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7(15):13-17.
[12] 賈生堯,王燕杰,李弘洋.基于雨課堂的“電路分析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8):77-79.
[13] 楊芳,張歡瑞,張文霞.基于MOOC與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初探——以“生活英語聽說”MOOC與雨課堂的教學實踐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2017.27(05):33-39.
[14] 張婷,尚建利.大數(shù)據(jù)時代下“雨課堂”在高職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shù)與軟件工程,2018(15):257-258.
[15] 曾曉晶,樊斌.“雨課堂”在教學改革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9):245-246.
[16] 姚潔,王偉力.微信雨課堂混合學習模式應用于高校教學的實證研究[J].高教探索,2017(09):50-54.
[17] 周鳳新,王興輝.基于雨課堂智慧教學環(huán)境的課堂教學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8(01):56-58.
[18] 肖康,王瓊,陳月花.“雨課堂”的教學應用與反思[J].廣東化工,2017.44(13):283-284,298.
[19] 王嬙,劉海雷,孟浩宇,賈堅,占伊揚,周蕾.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全科醫(yī)學繼續(xù)教育中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49):95-96.
[20] 陳梅蘭,林雯.即時通訊技術(shù)支持下的課堂交互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3):37-40,92.
[21] 徐峰悅.雨課堂式教學方法分析與探討[J].湖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8.21(04):17-20.
[22] 王冉,吳冰,李燕.“雨課堂”軟件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9.11(01):?76-78.
[23] 姚璐,馮潔,霍福權(quán),陳麗,劉健,王勇.基于“雨課堂”的八年制生理學教學設計與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9.21(01):64-67.
[24] 薛倩,馬敏.基于“雨課堂”和思維導圖的《電路》課堂教學研究[J].電子世界,2018(2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