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宇
【摘要】2017年9月全國中小學生開始使用部編本,部編教材由教育部聯(lián)合權威的專家學者共同編寫,將會在三年之內在全國陸續(xù)普遍使用,可見教育部對義務教育的推行打出了一套重拳,以重拳出擊,推進基礎教育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xiàn)代化教育強國做出持續(xù)的努力?;谶@個現(xiàn)實本文以部編教材的編寫實施為背景,對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展開論述,意在能夠為開展有效的初中語文教學提供有利的指導。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部編教材在全國中小學當中的推行使用,體現(xiàn)了國家對義務教育發(fā)展的高度重視。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注重的是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在部編教材陸續(xù)推行使用的背景下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教師開展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初中語文課程注重對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這恰好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在以部編教材為背景下開展教育教學,體現(xiàn)了我國發(fā)展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的堅定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育,成為廣大教師重點考慮的問題。帶著這個疑問,在下面的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育論述中將會對這些問題做出必要的闡釋。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設置
(一)從學生的角度選文
在文選教材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對閱讀的重視,在對這個傳統(tǒng)優(yōu)勢繼承基礎上新教材進行了新嘗試。這種繼承和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文選式方面,選文更加重視的是從學生角度出發(fā)。例如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竊讀記》等這些新增篇目富有童趣,《誡子書》等篇目很適合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對生活感悟,給人生以啟迪,在進行試教當中學習效果很顯著。
(二)合理地進行主題編排
第二個方面體現(xiàn)在新教材以主題組元為結構單元,主題編排具有集中合理的特點。如七年級上冊教材分為六個單元,這幾個單元分別為親近自然與體味親情,學習成長與人生追求,人與動物、聯(lián)想想象,主題具有階梯遞進性的特點,使學生認知規(guī)律得到符合。在單元模塊當中編入了文言文、古詩詞與課外古詩詞這三個內容,篇目內容與單元主題相符合,單元主題集中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師要對該編排優(yōu)勢加以有效利用,在同一個主題之下進行比較學習,體現(xiàn)出一種語言文字表達的美感,表達了一種文學形式的美感
(三)強化課型意識
第三個方面體現(xiàn)在新教材注重對課型意識的強化,按照課型將每個單元的課文分成“教讀”,另一種是“自讀”,教材閱讀方式又分成“精讀”和“略讀”兩種閱讀形式,這是按照閱讀方法而進行的分類。從教學角度上看根據(jù)課型分類使教學實踐更具有有利的影響。新教材在自讀課文當中編入了旁批內容,在課文旁留有大量的空白,這樣體現(xiàn)的是一種示范性批注,給學生留下了隨文批注的空間。在教讀課當中課后練習包括思考探究、積累拓展、讀讀寫寫,自讀課只有閱讀提示、讀讀寫寫這兩個內容,兩種不同課型的學習方式與教學要求得以體現(xiàn)出來。教師要對課型意識進行清晰的建立,在教學目標上看教讀課體現(xiàn)的是導學法,自讀課體現(xiàn)的是“知法用法”,在這兩個課型之間體現(xiàn)的是“導學”和“反芻”這層關系。
(四)重視學生的閱讀積累
第四個方面體現(xiàn)在對閱讀積累的重視,借助勾連、拓展的結合延伸出課外內容。對于課外閱讀這個問題來說課文對多種策略加以采取,將學習由課內延伸過渡到課外。第一,體現(xiàn)在積累讀。如在課文《論語十二章》是舊版教材中一篇課文,在編寫新教材當中積累拓展列舉出不恥下問與當仁不讓等內容,這些成語是由《論語》演化而來,讓學生可以對類似的成語進行搜集。第二,進行拓展閱讀,用來提高學生課文閱讀能力,增加課文理解能力。第三,比較讀。在積累拓展這個部分當中對與課文類似的文章進行比較,對各自思想感情加以體會。不管是新增的課文,還是對舊課文來說在重新編排當中對課外閱讀都提出明確要求。第四,名著導讀。在新教材當中在單元主題上直接編入了名著閱讀,在第三單元當中編排了《朝花夕拾》等內容,對課內學習進行了延伸拓展,第五,自主閱讀。在名著導讀之后是自主閱讀推薦內容,在閱讀內容設計上以教讀為中心,對漣漪形狀的閱讀階梯進行逐漸擴展,學生在課內教讀當中有所收獲,在自讀批注當中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這些教材內容設計,教師對圖譜進行繪制,將書單列出來,對每項閱讀活動目標加以明確,進行分層指導與分類的安排,使學生閱讀興趣得以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方法指導
(一)加強對讀寫教學的重視
閱讀和寫作這兩個內容模塊實行多年分編后,人們認識到分編的不足,因此在人教版課標教材當中嘗試增加了寫作指導板塊,在每一次部編教材當中寫作指導這個模塊得到了突破發(fā)展。第一點體現(xiàn)在閱讀與寫作是雙線交織的關系,讀寫結合更加得到了重視。在課標修訂版基礎上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強化,在實踐設計和單元主題當中具有基本一致的特點,使讀與寫融合思路得以充分體現(xiàn),在第一個單元當中以親近自然為主題,實踐的第一個內容是對季節(jié)變化進行描寫,第二個題目是對校園環(huán)境的描寫,都為環(huán)境描寫提出了要求,讀什么、寫什么這種理念得以充分體現(xiàn)。
(二)作文教學結合生活實際
第二點體現(xiàn)在作文和學生生活之間的配合,對生活價值更加重視。在對單元主題進行安排的問題上內容具有生活邏輯,體現(xiàn)出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寫什么樣的論文。促使學生所寫作文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上保持適應性,序列化得到重視。在作文教學當中序列是否真的存在,有學者認為寫作是將社會生活與個人感受以書面形式表達出來,同作者經(jīng)驗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是具有不可預制與隨機性的變量,其技能部分體現(xiàn)在教程定型與相對程度的序列化,寫作教學沒有被全部覆蓋。一句話將教學序列化難點道出,同時病因也被道出。新教材的寫作指導體現(xiàn)出序列化指導意義。
(三)注重寫作方法的指導
第三點體現(xiàn)在方法指導的滲透上,梯度性特點得到重視。在課文《春》的課后練習當中,第3題運用比喻句對春天進行描繪;《濟南的冬天》課后習題嘗試對家鄉(xiāng)冬天景色的描寫;《雨的四季》課后習題從視覺與聽覺,以及嗅覺上對雨后世界進行描寫。而這些練習題體現(xiàn)的是一種寫作思維,體現(xiàn)的是寫作方法指導,從本單元的主題寫作上看是結合后面作文任務而進行片段化的練習。教師要對這些散點加以捕捉,連接起來,形成具有梯度性的訓練練習教程。
(四)多元化寫作要求
第四點體現(xiàn)在豐富多元化的寫作要求上,多體寫作受到更多重視。注重以課文為參考的模仿式寫作,進行練筆,學生能夠對不同寫作體裁加以了解,篇章結構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從篇幅上來說寫作技巧梯度要求進行詳細的規(guī)劃。
三、結語
總的來說:本文從兩個方面對部編教材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展開論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部編教材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了借鑒指導,在開展核心素養(yǎng)教學培育當中需要弄清楚的兩個問題是部編教材的概念,另外一個問題是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概念,弄清楚這兩個問題后按照課程標準與大綱要求,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初中語文教學思想滲透給學生,使其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核心素養(yǎng)得到切實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金玉.主動適應 準確定位 科學施教——部編語文教材的施教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8(Z1).
[2]汪潮.部編教材第一學段寫字教學的學理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2017(33).
[3]王福華.初中歷史部編教材教學建議[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