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教學一直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既有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也給高中生營造了生動的、真實的歷史畫卷,本應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卻由于文言文的用語習慣、創(chuàng)作背景與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區(qū)別,導致高中生逐漸失去了閱讀興趣。然而,文言文閱讀一直都是高考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學生文學修養(yǎng)能力的重要資源,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順應高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試題需求組織閱讀教學,不斷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為最終的應試活動做好準備。本文將從借助課文范例積累豐富的文言文常識、借助課文探究引導學生匯總文言文閱讀技巧、借助高考真題組織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三個角度分析高考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如何組織文言文閱讀活動。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考背景;文言文閱讀;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高考一直都是高等院校篩選人才的基本標準,雖然自新課改以來,人們一直都在批評應試教育,但是出發(fā)點是要改善高中語文“唯考試論”“唯分數(shù)論”問題,希望改變的是功利性教學局面,并沒有否定高考的人才評價作用。因此,高考依然對高中語文教學有著“指揮棒”作用,需要高中語文教師根據(jù)高考語文的具體要求靈活調(diào)整教學策略。其中,文言文閱讀一直都是高考語文的重要組成,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分析高考語文文言文試題的出題特點與解題規(guī)律豐富高中生的解題經(jīng)驗,穩(wěn)步提升高中生的應試能力。
一、借助課文范例積累豐富的文言文常識
通過觀察歷年的高考語文真題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每一年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全新的,但是設題思路卻“萬變不離其宗”,會從選擇題、翻譯題來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文學常識的認識程度。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累常見的文言文常識,為學生在高考語文中靈活應用做好準備。值得一提的是,高中語文教材收錄了豐富的文言文篇目,幾乎涵蓋了高考語文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個考點,所以教師勢必要引導學生把教材讀透、讀薄,引導學生反復回顧教材所展示的文言文常識,不斷鞏固學生的知識記憶。
在幫助學生積累基礎知識的時候,我一般會以文言文常識種類作為劃分依據(jù),引導學生按照知識板塊補充具體知識,以便使其建立完善的思維結(jié)構(gòu)。比如,詞類活用就是文言文的一個基本表達方式,詞類活用又包括七個種類,即名詞作動詞、狀語、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以及數(shù)詞作動詞。在課文閱讀中,學生就要從文言文中提煉相應的文學常識,標注常見的例句,分析詞類活用的使用語境。當然,詞類活用在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而且也有一定的表達規(guī)律。比如,如果是名詞作動詞這個詞類活用例句中,一般是名詞后面有賓語、名詞作補語、名詞前面有副詞或者是能愿動詞、用“而”連接動詞與名詞、兩個名詞連用、句子缺少謂語動詞等多種情境下,名詞都會被詞類活用成動詞。另外,文言實詞、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文言文常識知識十分重要,需要學生及時積累補充。為了不斷完善本班學生的知識積累,我要求每個學生自行準備一個文言文常識積累本,根據(jù)課文學習補充知識結(jié)構(gòu),及時翻看、查閱,通過歸納與總結(jié)自主分析高考語文文言文試題的出題點。
二、借助課文探究引導學生匯總文言文閱讀技巧
常規(guī)的高中語文教師在組織文言文閱讀教學活動時,一般會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組織閱讀教學,且致力于拓展課堂知識容量,希望可以盡可能地補充文言文常識。這些教師認為,只有講全才能減少考試意外,但是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一味增加教師講解比重,也勢必會導致壓縮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探究時間,所以傳統(tǒng)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是將學生看成了單向接受文言知識的“容器”,只管傾注,不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及時內(nèi)化課堂所學。然而,記憶的前提是理解,高中生所形成的文言文認識也應該是在通化基礎之上,機械的知識記憶只能加重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積極借助課文探究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文言文作品,使其自主生成文言文知識結(jié)構(gòu),歸納文言文閱讀技巧,以便在高中語文中及時應用所學知識。
就如在《鴻門宴》一課教學中,我就將4個學生分成一個探究小組,鼓勵學生以學習共同體的形式參與文言文探究。為了明確探究方向與步驟,我設計了幾個明確的學習任務:提煉文章中的重點字詞與句式,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多個角度分門別類地匯總本課基礎知識;通讀《鴻門宴》一文,翻譯文本,概述文本主旨與主要內(nèi)容,訓練自己的信息概括能力;觀察文章所使用的人物描寫手法,準確劃分文本段落,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分析劉邦、項羽的人物性格,品味作者所創(chuàng)作的緊張情節(jié)與個性化文學語言。這幾個探究任務能夠引導學生從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整體認識《鴻門宴》一文內(nèi)容,便于學生積累成功的閱讀經(jīng)驗,而這些閱讀體會也必將直接作用于高考文言文解題活動,幫助學生明確文言文閱讀思路。在明確的閱讀任務驅(qū)動下,高中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文言文閱讀潛能,同時還會積極學習其他同學優(yōu)秀的閱讀思路,由此完善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待小組探究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會在組際之間拓展生生合作,鼓勵學生相互質(zhì)疑、反駁與辯論,以便進一步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最后,我會適當介入教師指導,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感悟,提煉文言文閱讀思路,為未來的應試活動做好準備。
三、借助高考真題組織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
能力的形成需要以大量的實踐檢驗為中心,高中語文教師也能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選擇以“題海戰(zhàn)術”來組織文言文閱讀教學,使得高中生變得越來越被動。而且,大量的作業(yè)練習還會影響高中生的應試自信,且由于數(shù)量龐大而剝奪了高中生的練習反思機會,使得學生逐漸失去了練習自主權,嚴重影響了高中生應試能力的提升。針對這個現(xiàn)實問題,高中語文教師應引入專項訓練,看重文言文練習的質(zhì)量,根據(jù)高中生在文言文解題活動中所表露出來的思維缺陷展開針對性練習,促使學生在專項練習中把握文言文的解題規(guī)律。
通過觀察高考語文文言文真題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選擇題都集中在文言文常識、故事情節(jié)概括與文意、人物性格分析層面,而不同的學生也在各類題型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解題優(yōu)勢與不足。比如,如果學生不擅長通過文言文內(nèi)容分析人物的個性品質(zhì),那么我便會著重訓練學生從細節(jié)描寫分析文言文中關于人物描寫的解題能力,使其重點閱讀文言文作品的對話信息、外貌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內(nèi)容。再如,如果學生在文言文常識問題中出錯,那么我也會進一步歸納文言文常識,及時抽查與聽寫,觀察學生對文言文常識的理解程度與完善性。另外,文言文句子翻譯基本上考查的便是學生在語境中應用文言文常識的解題能力,需要學生有較好的應變能力。對此,我也會著重訓練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根據(jù)文言文句子翻譯的得分點引導學生歸納翻譯技巧。
總而言之,文言文本就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現(xiàn)代人探尋古代社會的一個文學媒介,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正視高考文言文的應試要求,通過突出學生的閱讀主動權、歸納完善的解題技巧、補充豐富的文言文基礎知識、設計針對性的專項練習等來提升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雷紅霞.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問題教學法”運用策略[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
[2]羅麗.高考背景下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初探[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完顏培培,女,1986年生,河南省鹿邑縣人,本科,中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