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升
師(深情地):我們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童年夢幻般的色彩是人生亮麗的底色。魯迅先生以一個文學家特有的敏銳,捕捉到種種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場景,其中有快樂、有苦澀,也有理性的批判。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一同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走進他的百草園,走進他的三味書屋。
(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請看課題,大家能獲得哪些信息?
生:“從……到……”,這是時間上的跨度。
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是地點的轉變。
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由小時候的玩耍狀態(tài)過渡到長大后的求學狀態(tài)。
師:課題是文章的“眼睛”,讓我們既感知了文章的內容,也把握了文章的結構。因此,我們在學習一篇文章時,要學會從分析課題入手。這篇文章可以分成兩大部分,請大家快速瀏覽全文,找出起止節(jié),想一想:這兩部分是怎樣連接起來的?
生:第一部分1-8節(jié),第二部分9-24節(jié),是通過第9節(jié)聯(lián)系起來的。
師:第9節(jié)在這里的作用是?
生(齊):承上啟下。
師:請大家齊讀第9節(jié)。
(播放PPT。“讀情”: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 )
師: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了魯迅先生對百草園怎樣的情感?用一個詞概括。
生:依依不舍。
生:無比懷念。
生:無可奈何。
師:讓我們一同走進百草園,看看百草園為什么讓作者如此留戀,請默讀1-8節(jié)。
(生默讀。)
師:誰能從第1節(jié)中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情感的詞?
生:“樂。”
(板書:樂。)
師:“樂”在哪里?
生:景美。
生:聽美女蛇的故事。
生:雪天捕鳥。
(板書:景美,故事,捕鳥。)
師:大家先聽聽這一節(jié)的范讀。
(播放范讀視頻。)
師:百草園里的景色美不美?
生(齊):美!
師:這份美來自作者的生花妙筆,請大家齊讀。
(播放PPT?!白x景”:試從用詞、修辭、句式、感官、寫景順序等方面任選其一品味語句。)
生:這段文字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如“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寫出了百草園的美景之多。
師:還有嗎?
生:還有擬人,如“鳴蟬在樹葉里長吟”,生動形象地寫出鳴蟬在樹葉里鳴叫的情形。
師:分析準確,回答簡潔。請大家齊讀“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一句。
(生齊讀。)
師:大家看這個句式,哪個詞后面的內容才是強調的重點?
生:“單是”后面的內容。
師:請同學們用這個句式寫作,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xiāng)。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生:家鄉(xiāng)淮安的景區(qū)真多,不必說肅穆莊嚴的周恩來紀念館,歷史悠久的淮安府署,也不必說燈影璀璨的里運河文化長廊,群山環(huán)抱的天泉湖,單是老子山溫泉山莊,就足以讓游客流連忘返了。
師:這位同學的回答讓我對淮安有了這樣的認識: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學生熱烈鼓掌。)
師:百草園中,每個角落都可以去嗎?為什么?
生:不是的,“長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
師:這里插敘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
生:增添神秘色彩。
師:百草園的冬天里,作者是如何捕鳥的?請齊讀這一節(jié),邊讀邊畫出有關捕鳥的動詞。
生:“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等。
師:老師把原文中的一段文字給改寫了,請大家小組討論:這樣改可以嗎?為什么?
(播放PPT?!白x事”:原文——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一看,卻什么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只。改文——我雙眼緊盯著竹篩,清楚地看見有幾只鳥鉆到竹篩底下了,這時,我的心懸了起來,快速把繩子一拉。我興沖沖地跑過去,小心謹慎地掀開竹篩,結果發(fā)現(xiàn)一只鳥也沒有。我非常生氣,浪費了半天時間,一共才捉住三四只鳥。)
生:改文語言啰唆,而原文簡潔、準確、傳神地描繪出捕鳥時人物的動作、心情,充滿童真童趣。
師:否定改寫。語言簡潔明了,正是這篇文章的表現(xiàn)力所在。下面我們來看作者在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他主要提到兩個人:一是老師,二是自己。
(播放PPT?!白x師”:1.“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2.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里去了?!”3.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4.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p>
師:課文中涉及壽鏡吾先生的語句就這些。下面請幾位同學發(fā)揮一下想象,模擬壽鏡吾先生的語調、動作、神態(tài),將這幾句話給大家演讀出來。
(學生進行精彩演讀,贏得陣陣掌聲,課堂氣氛異?;钴S。教師演讀第4句,將課堂推向高潮。)
師:壽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生:嚴肅認真。
生:讀書投入、用心。
生:不溫柔,不和藹,給人壓抑感。
師:作者寥寥幾筆,就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讀書專心、嚴肅認真的私塾先生的形象。壽先生是作者一生都非常敬重的老師,他不僅學識淵博,還擁有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課后請大家查閱一下資料,深入地了解壽鏡吾先生。
師:文章中,作者也細致地描寫了自己,請大家自讀相關部分。
(播放PPT?!白x‘我”:1.出門向東……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我們便對著那匾和鹿行禮。2.“先生,‘怪哉這蟲,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3.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靜悄悄地沒有聲音。4.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于我們是很相宜的。)
師:從這些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讀書時的魯迅有哪些特點?
生:懂禮,好問,愛玩。
師:第1句中,魯迅是怎樣稱呼老師的?
生:“我的先生?!?/p>
師:一個“我”字,足以表明魯迅對壽先生是多么的敬重!
師:“三味書屋后面也有一個園”中,“也”字表明什么?
生:作者對百草園的依戀。
師:還能讀出什么?
生:作者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
師:是的,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對私塾教材有著理性的批判。每個人都有難忘的童年,冰心老人就寫過一首關于童年的小詩,請大家齊讀。
(播放PPT?!白x詩”:童年??!你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師: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理解?
生:童年一去就再也不復返了。
生:回憶童年往事時,就會不知不覺地流下淚水。
師:是啊,童年“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我們想象一下,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時,是否也流淚了呢? 我們一起看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播放PPT。開頭: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現(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結尾:后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師:兩段文字中都有一個“賣”字,滲透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生:辛酸與苦澀。
師:人在什么時候最容易回憶往事?
生:在最困難、最痛苦、最無奈的時候。
師:是的,這是人之常情。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在45歲時寫成的,他當時由于受到政府的迫害,離開北京的家,南下廈門大學任教。他有家難回,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這時自然會想到曾經的美好時光。文中這兩個地方,都曾帶給他很多快樂??梢哉f,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生命中的兩個重要空間,也是他一生守護的精神家園。魯迅身處困境時從未屈服,一直做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氖聵I(yè),他的精神正是我們最需要的“民族魂”。
(學生熱烈鼓掌。)
師:最后,請大家齊讀當代著名學者周國平的一段話。
(播放PPT: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們都在做正經事,孩子們卻只是在玩耍,在夢想,仿佛在無所事事中揮霍著寶貴的光陰??墒牵@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節(jié)。粗心的大人看不見,在每一個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靈魂在朝著某種形態(tài)生成。)
師:課后作業(yè)——結合目前的學習生活,大家想對童年時的“百草園”說些什么呢?請用一段文字記敘下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新城區(qū)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