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美育的一種體現(xiàn),而目前素質教育倡導美育,所以學校應該重視對音樂的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操。音樂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方式,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法,音樂課上要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歡樂輕松的課堂氛圍,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音樂素養(yǎng)。本文針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0-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0.147
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課充滿了自由和樂趣,在核心素養(yǎng)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方面發(fā)展,這就要求學校要重視學生音樂方面的發(fā)展。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國家需要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所以,學校和教師,學生和家長應該引起對音樂教育的重視,讓學生在認識了解音樂的基礎上,增加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音樂課流于形式
一些初中學校的音樂課只是流于一種形式,教師在音樂課上并沒有給學生傳授相關的音樂知識,也沒有傳遞相關的音樂精神。而且一般音樂課還會被其他主科目占據(jù),一學期下來都沒有幾節(jié)真正的音樂課。而且初中音樂教學的質量也是低下的。還有一些學校,初三就停掉了與升學考試無關的其他學科,將停掉的學科都用到了主科的學習上,這使得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得不到提高,嚴重影響了音樂課程的施教,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音樂課不能流于形式,要全面落實對音樂課的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重理論輕實踐
在音樂課上,教師一味地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沒有在適當?shù)臅r候進行實踐的操作,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理論的基礎上,從而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思維,積極性就得不到提高。雖然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音樂的主體部分,但是一味地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沒有實踐的參與,那也只是紙上談兵,根本領悟不到音樂的精神所在。所以,教師在音樂課上應該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愛上音樂、享受音樂,從而提高初中音樂的教學質量。
二、初中音樂教與學的改變策略
(一)重視對音樂的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初中學校和教師應該引起對音樂課程的重視,要認識到音樂教育對初中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并且要將音樂課程納入初中教學計劃中,保障學生音樂學習的課時,無論學習有多緊張,音樂課要上。其實,音樂課無形中會幫助學生減輕壓力,可以在緊張的學習中放松一下自己,勞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學校和教師都不重視音樂課,學生又怎么可能會重視呢,一旦將音樂課納入教學計劃,學生也會認真學習音樂,音樂有很神奇的療效,它可以調節(jié)人的情緒,使人的情緒變好。為了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情操,學校和教師應該更加重視音樂教育的實施,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二)拓展音樂教學內容
和其他學科教材相比,音樂這門學科的教材厚度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充分說明音樂這門課程的知識點是經過簡化再簡化的。這也給教師施教帶來了一定的難題,很難激起學生學習音樂這門課程的興趣,所以,為了提高學生對音樂這門課程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可以在音樂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學習,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講點有趣的音樂知識。例如,在音樂課上講到抒情類音樂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放書本上的音樂,讓學生感受一下這種音樂帶給大家的感受,然后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不知道這么多歌唱明星演唱過哪些抒情的歌?”這就會引起學生的思考,而且與現(xiàn)實生活比較貼近,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然后,選一兩個學生答對的歌曲,利用多媒體放給他們聽,一方面活躍課堂,另一方面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
(三)更新教學模式
好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好的學習方法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要對教學方法有所創(chuàng)新。為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增強學生的參與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習。在具體實施時,教師可以分四到五人一組,小組與小組之間先進行評比,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對學習的欲望。
三、結語
初中音樂是一門開放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除了對教材知識的講解外,還要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讓他們對音樂感興趣,還要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操,從而使他們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端木萍萍.以美施教 以樂育人——淺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J].當代音樂,2017(18).
[2]劉真.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音樂教學[J].中國高新區(qū),2018(11).
[3]吳璨.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學術月刊,2007(12).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王巖(1981.5— ),女,漢族,甘肅蘭州人,中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