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晗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皓月當空,廖遠銀河;古有夸父追日景,嫦娥奔明月,今我年少無知,躬逢盛世,問何以君子自強,何以筑夢中國?就讓中國青年用李大釗先生的話來回答——
“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青春之我,首先應(yīng)修其身而成就“我之青春”。修身才能齊家,齊家才能治國,治國而后平天下,故曰“修身”是成就一番事業(yè)的第一步,是筑夢的基石。正是因為要讓中華崛起,周恩來在年少時奮發(fā)圖強,毛澤東更是在上學(xué)時期如饑似渴地泡在圖書館里,于知識的海洋里充實自己,才有化為大鵬時“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勢不可擋?!疤煜轮驹趪瑖驹诩?,家之本在身?!泵献铀詷O是!而某青年網(wǎng)紅宣稱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自然也無可厚非,畢竟第一要義是修身。
青春之我,要有當年北大學(xué)子游行時振聾發(fā)饋之吶喊。聽,1981年“團結(jié)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響徹燕國,如同一面旗幟,鼓舞著整個社會投身改革,激蕩夢想;看,38年后這面旗幟仍在薪火相傳——榮獲“中國五四青年”獎?wù)碌娜~聰,是“蛟龍?zhí)枴鄙詈]d人潛水器總設(shè)計師、首席潛航員,是堅定吶喊的中國青年,“以青春之我”創(chuàng)建了“青春之宇宙”并“資以樂其無涯之生”。當下的我們,更要“奮力向上走,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不辜負魯迅先生對中國青年的期望,即使如螢火一般,也可以燎原。
青春之我,當有腳踏實地不迷惘、不懼山高水長的力量。橫在青春中國面前的,是波瀾壯闊的時代浪潮,而就此時此刻的青春之我來說,眼下正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誠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是我們的真實寫照,但我們腳踏實地,不惆悵、不迷惘,只因青春之我,猶如朝陽,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充滿希望與生機。
一百年前,周恩來向天地發(fā)問:“吾輩生于積弱不振之中國,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而今我們生于太平之盛世,安能享樂而不一搏耶?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中國青年必定自強不息,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中國。
■
考生開篇就提出論點“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國”,隨后將該論點分為三個分論點,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論證有力,結(jié)構(gòu)清晰。作文縱橫激蕩,催人奮進,選材由古至今,追憶仁人志士,發(fā)出了新時代青年的呼喊,展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