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伯戡黎》之“西伯”淺探

      2019-11-13 10:51:17李瑞潔西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蘭州730070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guān)鍵詞:武王文王尚書

      李瑞潔 西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蘭州 730070

      《西伯戡黎》屬今文,所記為西伯滅黎國后,商紂大臣祖伊警戒紂勿“淫戲用自絕”,但紂自謂“有命在天”而拒諫的史實。“西伯戡黎”這一事件無論對于周還是商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史官秉承“君舉必書”的傳統(tǒng)必然會有所記錄,但由于所記內(nèi)容文辭簡奧,不曾言明“西伯”所指,從而給后人的解讀留下了歧義。

      一、文王戡黎說

      《西伯戡黎》文中未明言“西伯”系誰,但“文王戡黎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尚書正義》正義曰:“文王工業(yè)稍高,王兆漸著,殷之朝廷之臣始畏惡周家。所以畏惡之者,以周人伐而勝黎邑故也。殷臣祖伊見周克黎之易,恐其終必伐殷,奔走相告,言殷將滅。史敘其事,作《西伯戡黎》 ”?!墩x》所述史實極為清楚,而且坐實西伯就是文王??追f達(dá)等的這種觀點并非創(chuàng)見,而是學(xué)有所宗的。就目前所見史料而言,這種觀點主要是承司馬遷《史記》的記載而來。在司馬遷的記述中,“西伯戡黎”同一事件互現(xiàn)于《殷本紀(jì)》與《周本紀(jì)》:

      《史記·殷本紀(jì)》:“及西伯伐饑國,滅之,紂之臣祖伊聞之而咎周,恐,奔告紂曰:“天既訖我殷命,假人元龜,無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維王淫虐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安食,不虞知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不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 胡不至?’今王其奈何?”紂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祖伊反,曰:“紂不可諫矣?!蔽鞑茸洌芪渫踔畺|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蔽渫踉唬骸盃栁粗烀??!蹦藦?fù)歸。

      《史記·周本紀(jì)》:“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明年,西伯崩,太子發(fā)立,是為武王?!?/p>

      司馬遷的《史記》也主張“文王戡黎說”,它有關(guān)“西伯戡黎”的記述主要沿襲自《尚書·西伯戡黎》。《西伯戡黎》并沒有說“西伯”是誰,司馬遷的看法應(yīng)該直接襲自《尚書大傳》?!渡袝髠鳌窞槲鳚h今文家釋經(jīng)之作,《晉書·五行志》謂其作于漢文帝時,相傳系伏勝所傳。《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正義引《尚書大傳》云:“文王一年質(zhì)虞芮,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須,四年伐犬夷,紂乃囚之。四友獻(xiàn)寶,乃得免于虎口,出而伐耆?!薄对娊?jīng)·大雅·文王·正義》引《尚書大傳》:“西伯得四友獻(xiàn)寶,免于虎口而克耆?!薄抖Y記·文王世子·正義》引《尚書大傳》云:“五年之初,散宜生等獻(xiàn)寶而釋文王。文王出則克黎,六年伐崇,則稱王。”司馬遷對《西伯戡黎》的理解,當(dāng)源自《尚書大傳》。而清代學(xué)者梁玉繩《史記志疑》認(rèn)為是司馬遷將文王伐耆之事與武王伐黎之事相混淆了。其觀點還會在后文中論述。

      此后,鄭玄、王肅等承司馬遷所說:

      鄭玄云:‘西伯,周文王也。時國於岐,封為雍州伯也。國在西,故曰西伯?!?/p>

      王肅云:‘王者中分天下,為二公總治之,謂之二伯,得專行征伐,文王為西伯。黎侯無道,文王伐而勝之。’

      均認(rèn)為西伯系文王。兩說雖略有不同,但都謂此西伯即文王則一致。唐興,孔穎達(dá)等疏《尚書》當(dāng)是承此說而來。

      二、各戡耆、黎說

      上博楚簡中有一篇專講上古帝王傳說的《容成氏》,其第45——48簡記載了文王平撫九幫這一重大周族史實:“于是乎九邦叛之,豐、 鎬、舟 、琶 、干 、鹿 、耆 、崇 、密須氏。文王聞之,曰:‘雖君無道,臣敢勿事乎?雖父無道,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受聞之,乃出文王于夏臺之下而問焉,曰:‘久邦者,豈可來乎?’文王曰:‘可。’文王于是乎素端褰衣以行九邦,七邦來服,豐、鎬不服。文王乃起師以向豐、鎬,三鼓而進(jìn)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盡,一人為無道,百姓其何罪?’豐、鎬之民聞之,乃降文王?!本虐钪械摹瓣取眹鋵嵕褪恰袄琛眹?。《西伯戡黎》之“戡”,《說文》謂“刺也,從戈甚聲”,可引申為武力平定。從《容成氏》簡文可發(fā)現(xiàn),文王對殷紂之暴虐而反叛的“九邦”完全著眼于安撫安慰,是以懷柔方式使之“降”,使之“服”,與《尚書》所記載之“戡”不同。從這個角度可以推斷出《容成氏》所謂“服耆”者為文王,而以武力“戡黎”者則是武王?!度莩墒稀芬矎囊粋€側(cè)面印證了清代學(xué)者梁玉繩的觀點,“周師取耆”與“伐黎”不但是“灼然兩事”,而且“耆”與“黎”亦“判然兩地”,文王受命征伐攻取的是“耆”,武王討伐的是“黎”。原文論證如下:

      “耆”與“黎”為二國,故《竹書》“紂三十三年,王錫命西伯得專征伐。三十四年,周師取耆。四十一年,西伯昌薨。四十二年,西伯發(fā)受丹書于呂尚。四十四年,西伯發(fā)伐黎。”灼然兩事?!堵肥贰o(jì)》云:“黃帝后姜姓有耆國,侯爵,自伊徙耆,堯之母家。商后子孫有黎國,侯爵,與紂都接?!迸腥粌傻?。

      但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容成氏》中第46簡的()字,該字整理者釋作“耆”,即《尚書·西伯戡黎》的“黎”,而《容成氏》所見字較模糊,差忒甚多。陳劍先生指出,諦審圖版,其為“耆”字的可能性很小,從蘇建洲先生說,釋為“()”,即“來”的異體,頗疑當(dāng)讀為“邰”,又作“斄”,這是極有見地的。所以《容成氏》中的“耆”國是否為《尚書·西伯戡黎》中的黎國還有待商榷。

      三、武王戡黎說

      蔡沈《書經(jīng)集傳·西伯戡黎》序云:“或曰西伯,武王也。《史記》嘗載紂使膠鬲觀兵。膠鬲問之曰:‘西伯何為而來。則武王亦繼文王為西伯矣。’”但其實仔細(xì)分析,這里的“武王亦繼文王為西伯”可以有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解:一是武王姬發(fā)為西伯;二是武王姬發(fā)繼承了文王姬昌的西伯之位。因此,這里不足以說明“西伯”就是武王。

      宋代理學(xué)盛行,因而不少論者的出發(fā)點是:以文王的德行,是不可能去征伐黎國的。如宋代陳經(jīng)如是說:

      此篇乃商家之亡周家之興,皆自此而始。西伯即武王,非文王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必?zé)o戡黎之事 。至武王時,人心去商久矣?!睹献印吩唬骸叭≈嗝駩倓t取之。”武王是也。

      《論語·泰伯》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边@是當(dāng)時學(xué)者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

      2008年10月,清華大學(xué)向外界公布了一項重要發(fā)現(xiàn):受校友捐贈,7月中旬自境外搶救入藏了一批戰(zhàn)國竹簡,內(nèi)有多篇《尚書》類文獻(xiàn),學(xué)者稱之為“清華簡”,2010年12月正式出版。其中《耆夜》篇與今文《尚書》中的《西伯戡黎》一篇關(guān)涉極大?!扒迦A簡”《耆夜》篇:“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還,乃飲于文太室”的記載有力地證明了“武王戡黎”的說法,同時也印證了梁玉繩等人提出的討伐黎國的是武王的觀點。

      四、兩個黎國說

      2006年,山西考古專家將黎城縣西周墓論定為黎國黎侯墓。2016年,山西長子縣西南呈村再次發(fā)掘出比黎城縣規(guī)模更大更符合黎國黎侯的古墓證據(jù)。據(jù)考古專家張崇寧判斷,2006年發(fā)掘出的黎城縣西周墓的時代應(yīng)該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而據(jù)考古領(lǐng)隊韓炳華推測,2016年長子縣發(fā)掘出的墓葬年代為西周中晚期。他根據(jù)對墓葬的發(fā)掘,以及大墓的形制和規(guī)模判斷,這是一個侯級別的墓葬,而且由于全部墓葬的方向是南北向,所以應(yīng)當(dāng)是姬姓墓葬。依據(jù)墓葬時代、有關(guān)歷史文獻(xiàn)及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韓炳華認(rèn)為西伯戡黎之后,周天子應(yīng)該是把姬姓宗室分封到了黎國的舊地,管理古黎國遺民,這個時間應(yīng)該是西周早期。由此看來,兩個墓葬極有可能存在傳承關(guān)系。所以,在西周早期和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各存在過一個黎國,而古時位于今山西長子縣的黎國,應(yīng)當(dāng)是《尚書·西伯戡黎》和清華簡《耆夜》所記載的被西伯戡滅之黎國。

      綜上所述,我們約略可以知道《尚書·西伯戡黎》所敘事件,乃是危及殷商王畿的大事件,與清華簡《耆夜》所記述的情形相合,可以肯定,《尚書·西伯戡黎》中的“西伯”正是周武王,“黎”正是《耆夜》中所伐之“耆”,而《尚書大傳》、《史記》皆誤以為“西伯”是文王。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及張崇寧、韓炳華等考古專家的判斷,“兩個黎國說”的說法可以成立。

      猜你喜歡
      武王文王尚書
      為文王發(fā)愁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0
      《尚書》中“迪”釋為“由”新探
      鄭玄“文王受命”問題考論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36
      問鼎
      問鼎
      小小說月刊(2019年9期)2019-09-24 02:07:21
      “武王攻擊紂尸”的原由探析
      青年生活(2019年6期)2019-09-10 17:54:19
      尚書·禹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海磁懸浮列車:貼地飛行的火車
      軍事文摘(2016年14期)2016-04-04 08:05:41
      魏文王還是魏文侯?
      《明新興雷石庵尚書遺集》補(bǔ)遺
      石泉县| 卓尼县| 精河县| 谢通门县| 玉田县| 宝鸡市| 崇仁县| 汉寿县| 旬邑县| 天镇县| 清涧县| 夏邑县| 曲阳县| 周至县| 来凤县| 绍兴市| 泾阳县| 五河县| 南和县| 紫金县| 政和县| 金沙县| 卫辉市| 昔阳县| 襄樊市| 堆龙德庆县| 庆安县| 武威市| 红原县| 石泉县| 东乌| 北碚区| 体育| 宝坻区| 德江县| 麻阳| 中方县| 宣威市| 射阳县| 石林|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