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羅素《哲學問題》

      2019-11-14 23:50:48
      長江叢刊 2019年27期
      關鍵詞:休謨歸納法羅素

      哈爾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關于知識與認識的來源、基礎與可靠性的問題一直是西方哲學領域爭論的焦點,羅素用十分縝密的分析方法對知識的來源、真理的可靠性等問題進行研究,從我們身邊的客觀事物入手,對感覺材料進行了分析,由此開辟了一種新的哲學研究方式——分析哲學。

      西方哲學家對待知識論的特點是運用懷疑的方法對知識的基礎進行追問,直至找尋到可靠地最終依據(jù),羅素也不例外。作為一名經驗主義者,羅素認為想要追求知識的確定性應當從日常經驗出發(fā)。在本書的開端羅素通過對感覺材料的說明把讀者引入他對外部客觀世界的真實性的探索中。首先他提出了“物體看起來是什么,而實際上又是什么?”的問題。我們通過感官直接感覺到的,羅素稱為“感覺材料”即事物看起來是什么。通過對比我們在不同時間、地點,以及借助不同的外界力量對一張桌子的觀察而得出不同的結果這一依據(jù),得出感覺材料和物理客體本身是有所區(qū)別的這一結論。他認為我們的感官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對于事物的本質卻不甚了解,從而揭示了“表象”與“實在”的差別。我們對一件事物的認識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有自身的因素、認識對象的因素、也有外界認識條件的因素。因此,我們的感覺也就多種多樣,是不可靠、具有相對性的,事物真實的樣子和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是一樣的。通過感覺我們無法認識事物的本質。對于我們來說,能確認的只有感覺材料,而并非物體本身。

      緊接著羅素又引出了貝克萊唯心主義的觀點并對其進行批判。當許多人面對同一物體時,會產生不同的感覺。但不能由此斷定沒有真實的物體存在。羅素借用笛卡爾懷疑的方法說明雖然我們可以懷疑物質的存在,但不可以懷疑‘感覺材料’的存在,而且自我意識也是無可懷疑的。雖然僅憑直觀的感覺可能無法獲取事物真實的樣子,但如若在意識和心靈之外沒有物質獨立存在,很多經驗事實都無法得到合理的解釋。羅素認為唯心主義者的錯誤之處在于混淆了感知對象與感知作用。貝克萊只承認心靈與心靈之內的觀念的存在,認為可以憑借人的心靈直達事物的真理,并把最終原因歸結為上帝的心靈,但他并未對上帝的存在做出合理的解釋,羅素認為這是不可靠的。

      羅素進一步提出認識是否可能的問題,并引申出親知與描述知識的關系。親知,即我們通過自身的感覺所接觸到、經歷到的,來源于經驗。例如,我吃過橘子,知道它的味道,這就是我的親知。我沒去過上海,但是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上海,這就是描述性知識。親知是直接性的,但它的的來源不局限于感覺,還包括記憶的知識和反省的知識。羅素認為人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內省的能力。動物只會機械化的去接受自然,是出于本能性的活動,而人類有自我意識并會進行反省。描述知識是間接性的,是一種復合型的知識,它可以被分解為親知和一些關系的復合。當我們知道有種描述只適用于某種客體,但是對于這個物體本身我們并不能有直接的認知的時候,我們就說,對于這種客體我們有的只是描述知識。實際上,現(xiàn)實中許多知識都是通過描述得來,描述知識不僅可以擴大我們能獲得知識的范圍,還可以使我們超越個人經驗的局限。

      當認識到我們所能肯定的只有感覺材料的真實性及自我存在的真實性時,如何做出這些推論,這些推論是依靠什么原則,這些原則的依據(jù)是什么等問題又引起了進一步的追問。羅素認為如果一件事是無可懷疑的,那么必定有某種可靠的原則可供我們做出這種推論。至此,他提出了歸納法原則。首先,羅素以“明天的太陽是否會照常升起”為例來說明歸納法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對于‘明天的太陽是否會照常升起’這一命題,沒有人會進行懷疑,因為在我們所知的過去的每一天里太陽都照常升起,沒有出現(xiàn)過任何的反面例證。由此,我們可以對明天也做出預測。歸納法原則是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是以往經驗的概括。那么我們用以對未來做出推測的這種原則是可靠的嘛?答案是否定的。它不是必然性的,是具有或然性的。因為即使事件A在已知的任何時間里都只產生B一種結果,沒有任何其他的反面例證,也無法證明在將來的時間里仍然只會出現(xiàn)同一種結果。我們無法用過去肯定未來,但可以推測未來。當我們掌握了關于同一件事的大量經驗時,當再發(fā)生這件事時,在我們的腦海里會浮現(xiàn)關于這件事的感覺或者結果。這說明由A事件得出B事件的概率很大,有很大的必然性。但即使是99%的概率距離100%也仍有一定的距離。歸納法原則是無法用經驗證明的,同樣也是無法用經驗反駁的。但我們可以運用歸納法來推論以經驗為基礎的未發(fā)生的事件,類似某種不言自明的道理。除了歸納法原則,生活中還有許多事情具有高度的自明性,讓人們堅定不移的相信。例如,今天是五月五號,那么明天一定是五月六號。有些知識我們無法得知它們的依據(jù),但對它的真實性卻又無比的肯定。這類知識被稱為先驗性知識,其中包含著先驗的原則。這種原則只能告訴我們關于事物之間的真理,對于事物自身的存在與否卻無法加以說明。

      可以說羅素的哲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休謨的影響,但二人關于歸納法的觀點卻大相徑庭。休謨認為感覺材料來源于知覺,而知覺是由清晰地印象和作為其摹本的觀念所組成。我們所稱之為‘知識’的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關于現(xiàn)實客觀事物的知識,一種是關于觀念之間聯(lián)系的知識。前者是我們憑借直觀的接觸所獲得的,后者則是以在因果關系為基礎的。休謨認為因果關系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但他卻無法用邏輯推理證明因果關系的合理性。于是休謨把最終原因歸結為‘習慣’,并認為知識也源于習慣。羅素同意休謨關于我們無法用過去的經驗去準確的預測未來這一觀點,但對休謨把最終原因歸于習慣表示不贊同。他認為歸納法同樣也是遵守一定的原則,而不僅是依靠“過去的未來”和“未來的未來”的一種簡單的相似和完全憑借我們的臆測去進行的推論。羅素相信一定有某種靠得住的“支點”去支撐這個原則。他企圖用事物之間的必然性與或然性來說明歸納法原則,以此來解決休謨所留下的僅依靠心理習慣來說明一切的問題。羅素則從日常的經驗出發(fā),以主體的感覺經驗為基礎,推出確定的原則、規(guī)律以及事物真實的樣子。羅素認為即使是最抽象的摹狀詞也要與現(xiàn)實經驗有所對應。因為面對一個客體雖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但是這些感覺都出自一個客體。所以必定有中立的超越人們感覺的客體存在,它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產生相似感覺材料的原因。

      接下來羅素又提出了何為真理以及判斷真理標準的問題。羅素認為判定一個信念是否具有真理性,依賴于內心中的信念與發(fā)生的事實是否相符合。如果內心的信念與心靈之外的事實相符,則為真理;如不相符,就是虛妄。信念存在于內心,但真理與否卻不存在于心靈,因為對于信念來說,真理或虛妄只是它具有的性質。如此說來真理的定義就是一種“一致性”,心靈并不創(chuàng)造真理和錯誤,心靈只產生信念,信念一旦被創(chuàng)造出來,心靈便不再能使信念變?yōu)檎胬砘蛱撏<热晃覀兡軌蛴嘘P于事物的知識,又該如何判斷知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呢?羅素認為“當一個真確的信念是從一個虛妄的信念演繹出來的時候,便不是知識。只有當前提是已知有效的,演繹推理過程也是真確的,從而推出有效的結論時,才會獲得知識”[1]。那么問題來了,除了用真確的前提有效演繹出來的知識以外,還有別的知識存在么?顯然是有其他知識存在的。因為推論的前提也是一種知識,是一種直觀的知識,而邏輯推理得出的被稱為派生知識。每當我們談起一個派生知識,討論他是否正確時,總會經過一番推論回到它的源頭直觀知識上去。因此,想要判斷一個知識是否具有真理性,就要判斷其中包含的直觀知識是否具有真理性。

      在本書的最后兩節(jié)里,羅素對哲學的認知限度展開討論。他否認了黑格爾關于“絕對觀念”是一個無缺陷整體的觀點,羅素認為世界乃至宇宙都是無限的,知識也是無限的,面對這樣一個無窮無盡的世界,我們無法去認知它的全部,總有人類認知能力之外的東西存在。對于世界我們無法做出整體性的認知。哲學研究真正關注的不是結果,而是方法和過程。

      猜你喜歡
      休謨歸納法羅素
      羅素悖論
      物理方法之歸納法
      數(shù)學歸納法學習直通車
      羅素悖論的成因
      智富時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不信教者”大衛(wèi)·休謨:死如其生
      英語學習(2018年2期)2018-04-16 15:32:12
      休謨自然主義的兩個面向
      用“不完全歸納法”解兩道物理高考題
      數(shù)學歸納法在高考試題中的應用
      新休謨及其實在論的因果觀
      羅素的親知理論解析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53
      家居| 寿阳县| 泽州县| 小金县| 湾仔区| 桂阳县| 海林市| 江阴市| 什邡市| 衡东县| 那曲县| 镇江市| 汪清县| 玉环县| 繁峙县| 武安市| 新绛县| 东海县| 突泉县| 石屏县| 元阳县| 长汀县| 光山县| 美姑县| 南皮县| 巴塘县| 开封县| 中牟县| 自治县| 理塘县| 梨树县| 蓬莱市| 彰化市| 红安县| 松桃| 视频| 德清县| 永德县| 子长县| 白山市|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