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摘要:本文闡述了一位患有分離焦慮傾向的孩子依賴陪讀的原因,并敘述了作者如何運用心理咨詢技巧與陪讀孩子對話,一步步讓陪伴孩子告別陪讀的過程。
關(guān)鍵詞:分離焦慮;陪讀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7-112-1
一、陪讀孩子簡況
培培(化名),8歲,二年級男生。獨生子女,出生時剖宮產(chǎn),母親是一名醫(yī)生,父親是工人,從小基本上由奶奶帶。陪陪在自己小區(qū)的幼兒園就讀,小班和中班基本上午去上學(xué),中午領(lǐng)回家吃飯,下午休息,平時還會隔三差五地請假。進入大班后,老師告訴家長孩子規(guī)則意識較弱??赡赣H覺得孩子還小,也沒有重視。家族中兩系三代內(nèi)無精神病史。
培培進入小學(xué)一年級,規(guī)則意識不強:上課鈴聲響了,他依舊一個人在外面;小伙伴們用午餐了,他依舊一個人躲在校園一角;美術(shù)課上,小伙伴們?nèi)S媒淌疑险n,他竟然一個人在教室睡覺;上課時,他一個人溜出去方便,對著花壇就拉尿……
二、陪讀的原因
通過與孩子母親交流得知,培培小時候容易哭鬧,特別不好帶。上幼兒園大班時,老師反映孩子常常不參加集體活動,總喜歡一個人待在角落里。他平常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在家只喜歡和母親待在一起。平時,離不開母親,不太會用眼神與母親交流,總是躲避;喜歡爬高,爬上去跳下來,爬上去跳下來,可以重復(fù)無數(shù)次,上上下下,可以玩半天……后經(jīng)醫(yī)院診斷,培培屬于分離焦慮。
整整一年,母親和爺爺就輪流陪讀。進入二年級,9月初,因孩子奶奶突然腦中風(fēng),爺爺和母親晚上得照顧生病的奶奶,白天還需要到學(xué)校陪著孩子,身心疲憊。為此,母親特地前來咨詢:希望通過咨詢,培培能在學(xué)校獨立,自己逐漸退出陪讀,從教室退到外面,直至退出學(xué)校。
三、與陪讀的孩子對話
1.初識孩子(第1—2次)。第一次會談,培培母親帶著孩子一起過來。培培的目光看著咨詢師以外的地面,兩手各拿一支鉛筆,似乎在不停地比長短,又似乎在比哪一支鉛筆更尖。前兩次會談的內(nèi)容主要是,填寫咨詢登記表,運用共情、尊重和積極關(guān)注的咨詢技巧與培培母親會談,建立良好的咨詢關(guān)系。
2.陪伴孩子(第3—6次)。每次咨詢,母親總會帶著孩子準時來到咨詢室。從第三次開始,母親的臉上不再那么焦慮,微微露出了笑容。她不再迫切地講述了新?lián)Q的老師怎么看不起自己的孩子,而是能夠心平氣和地跟咨詢師講述這一周陪讀自己由教室外轉(zhuǎn)移到校園內(nèi),孩子進步挺大。但下課了仍舊會找她,探索與反觀之前不正確的家教方法。
為了讓培培接受我,每次咨詢,我都會讓培培玩會沙盤。培培拿玩具時,眼睛會時不時地斜視我?guī)酌?。為了減輕孩子母親的焦慮,每次咨詢開始時,我會讓母親說說本周孩子的點滴進步。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繼續(xù)使用傾聽、共情和無條件接納等心理咨詢技能與兩位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guān)系。與培培討論他最喜歡的沙具,雖然孩子不愛說話,但他時而會指給我看,時而拿在手里朝我晃晃。每次咨詢,我也會試著讓母親暫時離開5分鐘并觀察孩子的反應(yīng)。孩子從一開始著急地喊媽媽呢,到后來主動告訴我媽媽馬上就會回來的。
3.孩子開口對話了(第7次)。培培的狀態(tài)越來越好。這時候的他已經(jīng)沒有了初次見咨詢師的那份拘謹。第七次咨詢,一到咨詢室,培培主動與咨詢師問好。培培母親欣喜地告訴咨詢師:培培第一次在語文課上發(fā)言了、培培第一次拿到老師的表揚信、培培第一次與同學(xué)一起玩……自己也從校內(nèi)轉(zhuǎn)移到校外,不再陪讀了。為鞏固咨詢效果,咨詢師鼓勵母親堅定信心,用放大鏡積極關(guān)注培培的每一點進步,并馬上給予正強化,以促進孩子的更大進步。
四、跟陪讀說再見
在本案例中,來訪者母親自我改變的意愿非常強烈,積極主動地配合咨詢師進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訓(xùn)練,這是促成孩子進步的關(guān)鍵因素。咨詢過程中,咨詢師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讓來訪者與咨詢師一起去探索自己、覺察自己一步步達成目標。
9月份,逐漸調(diào)整母親與孩子的陪讀距離,調(diào)整到孩子可接受的視野范圍。每天記錄,每天肯定孩子的進步。
10月,家長開始正常上班??梢坏较挛绲谌?jié)課,孩子就會開始渾身不自在,哭著要找媽媽。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于是與家長商定每天下午14:45接孩子。也許是孩子有了期待,學(xué)習(xí)的熱情高了,慢慢地也會跟老師交流了?!袄蠋?,蓋章?!薄袄蠋?,聽寫超人?!薄袄蠋煟羞M步。”……盡管表達的不是很清楚,但他的每一點進步,老師都給予表揚。孩子的書包也貼滿了老師獎勵給他的一個個大拇指。
看著孩子這些可喜的進步,12月,我又與家長商定,每天正常時間去接孩子。或許是母親在家高質(zhì)量的陪伴,同學(xué)的友善,老師的無條件接納,孩子進步啦!教室里,小伙伴們聽到了他的第一次發(fā)言,都情不自禁地為他鼓掌。語文老師第一次看到了培培朗讀課文,欣喜若狂。別的班級老師,第一次得到培培的求助——幫忙系一下紅領(lǐng)巾,幾乎有點受寵若驚……家長3:25準時去接,也試驗成功了。孩子徹底與陪讀說再見。
這是一例咨詢成功的案例,畢竟孩子就在我們學(xué)校,就在我的班上,雖然咨詢的設(shè)置沒有達到嚴格的咨詢標準,但對孩子的關(guān)愛至少會多一些。總之,只要我們接納孩子,相信孩子,陪伴孩子,孩子就會有花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