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娜
[摘要] 目的 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治療中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療效展開研究。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12月間隨機選擇10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開展分組研究。對照組給予前列地爾,實驗組此基礎上聯(lián)合甲鈷胺,療程均為2周。結果 實驗組在總有效率、SNCV與MNCV評分以及臨床癥狀評分中前兩者高于對照組,而后者則小于其。結論 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治療上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不但能夠獲取良好聯(lián)系,且對于患者癥狀有效減輕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前列地爾;甲鈷胺;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19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From June 2017 to December 2018 a randomized study of 10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as conduc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lprostadil,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for 2 weeks. Results The first two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SNCV and MNCV scores,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while the latter was small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mecobalamin can not only obtain good contact, but als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the effective reduction of symptoms.
[Key words]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lprostadil; Mecobalamin; Therapeutic effect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對稱性肢體疼痛、麻木,運動障礙,可累及自主神經、運動神經與感覺神經。所以在實際治療時不但要對患者的血糖進行嚴格控制,而且還需注重對其末梢循環(huán)進行改善。這幾年來治療該項疾病時較為常用的藥物有甲鉆胺與前列地爾。其中甲鉆胺屬于一類內源性輔酶B12,其能夠參與到甲基、亞甲基等循環(huán)當中,并且在轉甲基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相較于一般維生素B12來說,甲鈷胺在周圍神經中含量更多,加上其甲基參與到生物轉甲基,能夠有利于卵磷脂、蛋白質與核酸的合成,加速行成神經髓以及軸突再生,能夠對部分受損神經細胞進行修復,對神經傳導速度進行優(yōu)化。前列腺素E1是前列地爾的一項重要組成成分,其是一類非常有效的血管擴張劑,具有諸多生物活性,其能夠對細胞中磷酸二酯酶以及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進行有效調節(jié),提高細胞中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的濃度,擴張血管,使得血流量增加,且高凝狀態(tài)得以改善,實現神經傳單速度的提升。為此,該文,隨機選擇2017年6月—2018年12月100該院診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然后把他們平均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并給予不同治療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診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他們一般資料為: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最小33,最大67,平均年齡(45.6±10.8)歲;病程最短3年,最長9年,平均(5.7±1.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納入標準為經臨床診斷確診是糖尿病。該次研究所選患者排除精神不正常、孕期哺乳、臟器嚴重受損與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等人員。通過統(tǒng)計分析來看,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該次研究中對照組與實驗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治療上分別給予不同方法,其中前者采用前列地爾,后者則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甲鈷胺。①對照組與實驗組基礎治療上都需進行飲食控制以及血糖監(jiān)測,然后基于結果編制具有針對性的降糖治療方案以及血糖控制目標。結合實踐來看,后者可設定為空腹狀態(tài)下血糖低于7 mmol/L,餐后2 h則低于10 mmol/L。②在基礎治療實施后對照組5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要給予前列地爾,用法用量為在100 mL濃度0.9%氯化鈉注射液中添加進10 μg前列地爾進行靜脈滴注,1次/d。而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再增加0.5 mg甲鈷胺進行靜脈滴注,同樣為1次/d。③實驗組與對照組均進行為期2周治療。
1.3 ?療效觀察指標
根據相關醫(yī)療標準與規(guī)范可知,該文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上主要選擇總有效率、臨床癥狀評分、主側肢體腓總與正中神經SNCV、MNCV評分這幾項指標。(1)治療總有效率可分成3個等級:①顯效?;颊吲R床癥狀消失且淺感覺及肌腱反射恢復(或極大程度改善);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減緩,且淺感覺及肌腱反射一定程度上改善;③無效?;颊吲R床癥狀與體征沒有改善,甚至加重。(2)臨床癥狀評分上主要通過神經病變自覺病癥問卷對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進行調查。(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主側肢體腓總與正中神經SNCV、MNCV評分通過該院電生理科一位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對他們進行檢測。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50例患者以98%(49/50)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6%(38/50),且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對比
經治療后實驗組臨床癥狀評分為(1.62±0.34)分,而對照組則是(2.95±0.47)分,且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主側肢體腓總與正中神經SNCV、MNCV評分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SNCV與MNCV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為了更準確地探究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治療應用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效果如何,通過隨機選取了該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該院診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并根據方法不同進行分組研究,對照組治療上給予前列地爾,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結束并經統(tǒng)計數據處理后結果顯示,采取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的實驗組以98%(49/50)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6%(38/50),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1.62±0.34)分小于(2.95±0.47)分,同時治療后SNCV、MNCV評分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經相關文獻查閱以及結合該次研究來看,針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臨床治療上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不但能夠獲取良好聯(lián)系,且對于患者癥狀有效減輕發(fā)揮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瑤,胡軍,許騰,等.前列地爾與α-硫辛酸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療效觀察[J].臨床內科雜志,2017, 34(7):496-497.
[2] ?曹秀娟.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164-165.
[3] ?佚名.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v.31(15):12-14.
[4] ?武美麗,宋穎穎.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8,45(10):112.
[5] ?吳桂花.前列地爾聯(lián)合甲鈷胺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7,38(3):523-524.
(收稿日期: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