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巨江
【內容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老師為了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朝著“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主動學習的方式”改變,增加教學的質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育。本文主要討論“通過試題評價來引導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分析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為小學數學老師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數學試題 教學改革 教學文化 現實生活 數學思維
引言
當前形勢下,新興的教育制度不斷完善,學校朝著學生的全面性發(fā)展培養(yǎng),現在家長群體對孩子“起步”階段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作為孩子求學之路的第一個階段,如何能更好更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為很多小學學校當下著手解決的問題。小學生的教育內容主要包括語文和數學,數學課程的教學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我們廣大小學教師重視數學教學,采用多種方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理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邏輯能力。
一、通過數學試題了解數學文化
數學的起源要追溯的很久以前,其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是人類世界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數學的出現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數學文化發(fā)展至今天,其文化影響力逐漸衰弱,現在的數學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更多的是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答題技巧和思路的培養(yǎng)和鍛煉,而忽視了數學歷史文化的傳承,更沒有將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講述給同學,使學生們認為數學只是一門很費腦子很難學的課程,枯燥乏味。因此,數學老師首先需要重新認識數學,了解數學文化及其歷史發(fā)展過程,而不僅僅只是鉆研數學題目;其次老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學會與生活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們主動尋找數學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改變學生對數學認識的“偏見”,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的效果。比如“2018年是閏年”“閏年二月只有28天”等,這種簡單的問題不僅包含數學知識,更包含了數學文化和日常常識。
二、通過數學試題中融入現實生活
上段提到老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使學生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學應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舉一些例子進行說明,比如:“商品市場的先漲價再打折處理的問題,原價相比進價是增加還是減少”;還要多加引導學生發(fā)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這一類數學問題,發(fā)現它們的特性,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與數學相關的問題。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們更加“近距離”的了解數學,感受數學文化,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待學生能主動去了解數學,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學時,老師可以將數學教學的側重點轉移到數學試題上來,引導學生思考數學習題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習題出題人的目的和意圖,通過解決這類習題可以了解生活中那些現象等,在數學習題講解的時候,老師可以詳細講解,從數學文化到日常生活再到數學習題,這一系列的關系,確保通過數學內容教學和數學習題講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感悟數學習題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更好的學習掌握數學習題解決方法。
三、通過數學試題激發(fā)學生潛能
小學數學的內容簡單明了,教學任務相對較為輕松,在學生的初始階段,老師應該視情況增加一些開放性的數學試題,做到數學教學從小抓起,更好的激發(fā)學生潛能。小學數學的傳統(tǒng)教學主要是老師根據書本內容主動灌輸給學生,數學試題也僅限于課本中的例題,這導致很多學生在理解起來很費勁,而且很難保持對書本的興趣,也日復一日的書本內容灌輸和例題講解,也可能導致學生的興趣衰退,影響教學質量。這時,老師要根據課堂中學生的表現,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一些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數學習題。通過“創(chuàng)新”數學習題,保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彌補數學書本內容的不足。例如,在學習拼圖時,老師可以布置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圖形作業(yè),只要學生們能夠自我創(chuàng)新,拼成自己喜歡的圖形,將三角形和四邊形充分結合起來就行,這樣學生可以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環(huán)境下開發(fā)數學思維,增加問題解決能力。
四、通過數學試題培養(yǎng)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的新大綱中要求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主動動腦和主動動手的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更理性的解決,使自己的解決方式更具有邏輯性。老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如上文提到的七巧板拼圖問題,不制定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去解決。這樣,學生可以在長期的培養(yǎng)中,培養(yǎng)起自己的一套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方法等,并能在遇到不同的問題時轉換更加靈活的角度和多元化的思維,也就是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使小學數學的教學真正達到大綱要求。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老師要主動引用“通過數學試題引導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方法,在教學中,根據書本內容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具更加開放性的數學試題,讓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從而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的思想更具邏輯性。同時,開放式的數學試題,能增加學生學習興趣,覺得數學不僅僅是枯燥乏味的學科,而是歷史悠久且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學科,確保教學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陶愛忠.通過試題評價引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104.
[2] 趙秀華.基于試題評價-引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99.
[3] 潘紅.數學教師課堂師生互動過程及影響因素研究——以農村小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1):111-112.
(作者單位:青島膠州市鋪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