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多紅
摘 要: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方面。2015年,國家推出了“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在教育領域,“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新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诖?,文章就探究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學習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信息技術;小學語文學習;有效性;提升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因為外物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渙散問題,影響到教學的效果。而采用融聲、色、音、圖、形于一體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能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且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活躍課堂的氛圍,這就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提升小學語文學習有效性方面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借助鮮明的色彩、逼真的影像圖形及聲音,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發(fā)散自身的思維,進行積極的聯(lián)想和想象,從而不斷推動自身想象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多媒體信息技術下,還能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生們可以根據(jù)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的視頻學習到相應的語言知識,并根據(jù)多媒體展現(xiàn)的過程進行模仿,這樣就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此外,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還能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調(diào)動小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了充分的準備。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小學語文學習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筆者在前文已經(jīng)說過,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對新鮮的事物往往十分好奇,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就應該緊緊抓住一二年級小學生的這一顯著特點,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書本上枯燥的文字進行動畫處理,使其變得具體、形象,然后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地呈現(xiàn)在小學生的面前,這樣一來,就可以借助生動、活潑的動畫形象吸引一二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巧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授課活動,能促使學生將自己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培養(yǎng)并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因為年齡的緣故,他們的生活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較少,閱讀理解能力較低,對于一些課文的內(nèi)容,無法全面地理解。而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將這些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生活化處理,使小學生們更好地進行閱讀和理解,從而有效促進他們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尋小蝌蚪變成青蛙這一過程的圖片,然后將其制成課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觀看,并向?qū)W生介紹小蝌蚪的生長習性,這樣一來,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還有效增長了學生們的見識,使他們能夠更快、更好地理解課文講述的大意,從而有效培養(yǎng)并提高一二年級小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三)巧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在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還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促使他們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進行積極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這樣不僅能豐富他們自身的知識構架及儲備,并能促使小學生們靈活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有效培養(yǎng)并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小學語文學習中多媒體信息技術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一)不能過量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因為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提高小學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具有極大的作用,因此,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不論什么課文,都要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授課活動,本來幾句話就可以解釋的問題,或是幾個簡單的字就能完成的板書,非要用多媒體設備來展示,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來進行,這就導致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使用占據(jù)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甚至是全部的時間,致使學生閱讀的時間大大減少,注意力都集中在動畫片或者圖片、視頻上面,反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二)注重引導學生的思維
在小學語文一二年級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制作課件時,無論是否和教學內(nèi)容有關,都事無巨細地羅列出來,這就使得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過多,從而致使小學生沒有時間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這樣一來,就會嚴重限制小學生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的發(fā)展,反而不利于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學一二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的選擇,合理安排課件的內(nèi)容,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預留一定的空間,引導他們積極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開展合理的想象與聯(lián)想,從而有效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小學一二年級的語文教師要想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學習的有效性,應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并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實踐操作的能力。但在使用中,不能過量使用,還要注重引導學生的思維,這樣才能有效發(fā)揮出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教育功能,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朱建敏.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4):31-32.
[2]謝潔玲.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的應用[C].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2018.
[3]張文雅.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整合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15):73-73.
[4]鄒春玉.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綜合運用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