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月梅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應(yīng)用,能夠非常直觀地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要加強作文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對如何有效開展小學中低年級作文教學進行簡要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中低年級;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學中低年級作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利用童話、日記、造句、看圖、趣味氛圍對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激發(fā),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作文的寫作當中,并在教學中要循序漸進,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成長。
一、巧用童話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中低年級學生都是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性格,這部分孩子對于童話故事有著極高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時候不可以使用“注入式”作文教學,這是受到學生年齡特點和形象思維的限制,若是教師一味地灌輸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無興趣可言。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若是失去了興趣,當然就無須談及提高,其實教學活動教師最為理智的做法是能在滿足學生興趣,巧妙地變興趣為動力的前提下,通過童話故事激發(fā)學生興趣。適度給學生讀一些作文,然后由教師引導學生查看相關(guān)作文,使得學生具有自覺讀作文的興趣。其實在中低年級作文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學生在平時學習的時候能多讀作文,興趣隨之提升的同時,作文教學也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教師在二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就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教師需要在班級范圍內(nèi)籌建圖書角,盡量將一些課外讀物全部集中在一起,使得學生能更好地消化課余時間,并利用每天早上的幾分鐘為學生讀一篇故事,或者帶領(lǐng)學生念一篇作文,學生在歡呼雀躍的同時,能拍手稱快,久而久之,學生在教師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可以主動地看一些作文書。
二、利用日記,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文字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qū)⒆约嚎吹健⒙牭胶拖氲降膬?nèi)容更加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些寫作的目標與日記相同。相比于作文,日記本身擁有更大的教學優(yōu)勢。首先,學生在完成日記的過程中能夠?qū)θ粘I钪械氖虑檫M行及時記錄,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中具體事件的記憶,并且不需要學生花費多少時間便可以完成。另外,寫日記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將自己的內(nèi)心所想進行真實的表達,同時也不存在任何的約束,學生可以自由記錄,主動性和靈活性都非常強,能夠?qū)W生內(nèi)心當中的真情實感有效地表達出來。因此,日記可以非常直接地對學生的作文能力進行鍛煉,能夠使學生的文字應(yīng)用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
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身邊發(fā)生的故事記錄下來,并將自己的想法與情感在文字當中進行積極的表達。教師對學生進行日記指導時,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身邊的動植物,可以讓學生去觀察父母的生活行為。要讓學生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加強接觸,并將自己的感官感受記錄下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討論,加深學生的感悟,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在日記當中將自己最為深刻的情感體會進行更好的表達,使日記本身變得更加生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日記的形式進行作文寫作,讓學生將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想法表達出來。
三、重視造句訓練,提高學生寫話能力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記日記,可以讓學生每天細致地觀察生活,由于中低年級學生的詞語累積量較小,所以很多學生不知道用何種詞語表達他們的意思,因此在教學中增強學生詞匯量也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其實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教師在三年級下學期會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抄錄一些好詞佳句,抄錄完成后讓學生做好朗讀與背誦,這樣學生才能在日常累計的過程中更好地對其進行應(yīng)用。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講授“藍藍的天空”時,教師可以趁機組織一個替換詞語比賽活動,要求學生替換“藍藍的”,使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孩子們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會主動地思考這個詞的同義詞,然后結(jié)合自身經(jīng)驗?zāi)芙M織出恰如其分的短語。如,“晴朗的天空”“高高的天空”“一望無際的天空”等。教師指導學生造句練習的時候,先要讓學生理解詞匯的含義,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知進行造句來聯(lián)系,特別是在造句訓練時,要注意扶放結(jié)合的使用,利用學生童真幻想,指導學生使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讓學生能將句子完成得生動形象,更能在充滿想象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完成寫作。
四、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加強學生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各種問題。首先,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加強對圖片的觀察。例如,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當中都有什么東西,讓學生講出圖片當中的人都在做什么,圖片當中的事物都是些什么,圖片當中的人會怎樣使用圖片里的事物。通過引導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其次,讓學生按照順序進行寫作,從整體到局部再到細節(jié),對圖片內(nèi)容進行全方位的觀察。例如,可以讓學生先對圖片當中的時間和地點、人物等進行觀察。觀看圖中的人都在進行什么樣的活動,并對人物以及圖中事物的細節(jié)進行觀察。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圖片開展教學活動。先將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觀察,之后利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開展對圖片的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講出在圖片當中都有多少個人物,并說出要如何稱呼這些人物。之后讓學生說出展示的圖片當中都有哪些事物,這些事物都可以做什么用。之后讓學生觀察圖片當中的人物都說了些什么。最后,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嘗試進行口述表達,講解在展示的圖片當中都發(fā)生哪些事情,圖片當中的人物都做了什么,說了什么,想象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最后讓學生動筆進行寫作,將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內(nèi)容都寫在紙面上。通過這樣的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觀察與理解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可以學生得到更多的寫作知識、寫作經(jīng)驗以及對生活的閱歷。
五、創(chuàng)設(shè)趣味性學習氛圍,循序漸進地開展寫作教學
寫作本身便需要具有一定熱情才能夠進行更好的發(fā)揮,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對寫作進行思考,主動投入到作文創(chuàng)作當中,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鍛煉。小學生的思想當中對于未知的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與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特點,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趣味性的氛圍當中不斷地產(chǎn)生好奇心。教師可以嘗試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利用學習到的漢語拼音結(jié)合漢字的形式進行寫話,激發(fā)學生表達自我的欲望,使學生能夠逐漸地對寫作表達產(chǎn)生興趣。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寫作或者說話表達的過程中使用其最為喜歡的方式,促進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表達,為學生打好寫作的基礎(chǔ)。
例如,低年級的小學生對于畫畫有著一定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將自己的感受或者自己想到的東西畫出來,并在圖畫當中寫出自己畫的內(nèi)容或者自己的想法。譬如“快樂的星期天”或者“我的爸爸媽媽”等。教師可以從這些圖畫當中選出一些高質(zhì)量的作品進行展示。對于不會寫的漢字,學生可以使用拼音代替,也可以向教師或者家長尋求幫助。將教學活動游戲化,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提高。讓學生進行圖畫配字的過程中,鍛煉學生進行復(fù)雜語句的表達。例如“可愛又調(diào)皮的小雨滴”等。通過優(yōu)質(zhì)作品的展示,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長期使用這樣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可以逐漸提高學生的表達欲望。以學生自己的表達欲望為基礎(chǔ)開展高效的作文教學活動,讓學生不斷地嘗試進行語句的編寫,并嘗試將這些語句整合成為一篇短文章。對于中低年級展開作文教學時,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將會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當學生逐漸形成了寫作能力之后,教師便要培養(yǎng)學生進行有目的的寫作,要讓學生逐漸掌握寫作的規(guī)則。例如可以開展命題寫作,或者開展命題與自由寫作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式,使學生通過鍛煉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六、加強觀察生活,提高寫作質(zhì)量
所有的高質(zhì)量文章無一不包含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寫或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脫離生活的文章便無法進行情感的有效表達,無法提高文章內(nèi)容的豐富性,只會使文章變得空洞。
因此,教師在開展中低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時,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qū)ΜF(xiàn)實生活加強觀察,積累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一定的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從而更加了解生活,更加理解生活。
現(xiàn)代教育中,學生被家長與教師嚴密地保護起來,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所面對的都是世界美好的一面,都是輕松的一面。因此對于缺乏閱歷與社會經(jīng)驗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嚴重缺乏對現(xiàn)實的理解和感悟。他們在進行作文寫作的過程中也無法進行深刻的思考。因此,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加強對生活的觀察,先從身邊的事物與細節(jié)入手,了解這些事物的構(gòu)成和作用。還要對生活當中的各種事件進行觀察,了解這些事情產(chǎn)生的原因和過程、結(jié)果,向家長和教師詢問其中的道理與意義。
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僅僅是引導,而并非對學生進行灌輸。要讓學生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要讓學生能夠?qū)⒆约簡渭兊乃枷霊?yīng)用到文章創(chuàng)作當中,進行最為直觀的表達。教師要在學生觀察生活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通過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對學生的成長進行監(jiān)督。寫作能夠非常好地體現(xiàn)學生思想意識,能夠使教師對學生的變化進行更好的掌握。因此,寫作教學本身也是一種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保障。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開展必須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chǔ),必須要重視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要以科學有效的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最高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最好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陳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7,16(16):176-177.
[2]劉海艷.試論小學語文低年級作文訓練有效策略[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4):86-87.
[3]翟素平.立足課堂追求有效:淺析小學語文習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好家長,2017(66):196-197.
[4]王娟.論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11):12-13.
編輯 杜元元